12/13交車 ALTIS 走地下停車場 平路會稍微晃及傾斜(未踩油門)


sandydy wrote:
如依樓主所言.
---------------------------------
攝影愛好者 wrote:
越舒適 越軟的懸吊 碰到高低不平 坑坑疤疤的路面 反而會更平穩的
---------------------------------
請問那時, 路上其他的車子.
到底在慢什麼 ?????
到底在慢什麼 ?????
到底在慢什麼 ?????...(恕刪)

以雙避震登山車跟淑女車(或公路車)來舉例更好吧
雙避震登山車從台階下來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避震器只要調校的好, 震動並不會太明顯
但若你騎淑女車或公路車下台階, 人應該震到飛出去了吧
"避震器"這個名字就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它是用來減少震動的

到底在慢什麼??
很簡單啊, 怕卡到底盤, 怕傷車子避震器, 這些都是減速的理由
就像你從高處跳下為什麼不能把腳打直, 因為要用彎曲膝收衝擊, 不然你膝蓋可能就報廢了
但是腳能吸收的衝擊有沒有限度? 當然有啊, 車子避震器當然也一樣了
ofbokimo wrote:
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論點.......

攝影愛好者說的其實完全沒錯
高級車為什麼要用氣壓彈簧?
因為氣壓彈簧非線性的特性, 初段非常非常軟, 可以有極度舒適的路感
但是後段卻又難以壓縮, 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撐性
螺旋彈簧的壓縮量與作用力則是成線性的, 如果要維持舒適路感而降低彈簧常數, 往往會使彈簧行程過長(這是某兩個牌子的日系車常見的問題)
雖然有疏密彈簧可用, 但效果不如空氣彈簧

另外阻尼為什麼是雙筒比單筒舒適?
因為雙筒有較大的hysteresis(遲滯現象), 在小幅度動作的時後, 雙筒的阻尼會非常微弱
但也因為這個小範圍非常微弱的阻尼才能增加舒適感
而單筒則是一點點位移就能產生阻尼, 所以反應直接快速, 路感當然就比較硬派了

歐系車跟日系車的設計理念差異很大
歐系車強化"運動"性慣用初段較軟的設定增加舒適度, 但避震器大幅壓縮又有一定的支撐性, 代表性就像VAG的車款
日系車對"運動"的想法又完全不同, 從一開始就很硬, 從頭硬到尾, 像Mazda早期就是這樣, Lexus的避震器也是這種特性, 但彈簧則沒有像Mazda早期那麼硬派, 還是有兼顧一點舒適度

而歐系車用這種避震器設定, 理論上會讓你覺的操控感模糊, 但人家則有辦法讓你發覺不出操控有什麼問題
日本車如果用一樣的偏軟設定, 大多會讓你覺得操控有一定的降低
地面材質應該也有差吧!
之前開Vios去Costco總感覺滑滑的,
都不太敢摧油!
非獨立懸吊不要談到舒適,在怎麼調也不可能比獨立懸吊的好!

衝著結構簡單好保養,好好開就好!

midoyes wrote:
非獨立懸吊不要談到舒適,在怎麼調也不可能比獨立懸吊的好!

衝著結構簡單好保養,好好開就好!..(恕刪)


樓上這位大大,
您真內行 !!

meridian wrote:
以雙避震登山車跟淑女車(或公路車)來舉例更好吧
雙避震登山車從台階下來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避震器只要調校的好, 震動並不會太明顯
但若你騎淑女車或公路車下台階, 人應該震到飛出去了吧
"避震器"這個名字就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它是用來減少震動的

到底在慢什麼??
很簡單啊, 怕卡到底盤, 怕傷車子避震器, 這些都是減速的理由
就像你從高處跳下為什麼不能把腳打直, 因為要用彎曲膝收衝擊, 不然你膝蓋可能就報廢了
但是腳能吸收的衝擊有沒有限度? 當然有啊, 車子避震器當然也一樣了...(恕刪)


很簡單啊, 怕卡到底盤, 怕傷車子避震器, 這些都是減速的理由
-----------------------------------
呵呵., 你的理由還真強 !!
請找一天開一台原廠的 Altis 去跑正在修理的石子路.

記得要開到 60 km 喔 !!
你就知道是什麼感覺 !!

到時你就知道, 他們到底在慢什麼了??

sandydy wrote:
樓上這位大大,您真內...(恕刪)


鍵盤車手說的,你還稱讚他真内行
看來你真的不太内行

chials wrote:
鍵盤車手說的,你還稱讚他真内行
看來你真的不太内行...(恕刪)


小弟不想和你嘴炮, 嘴炮多了傷感情.

如您有空,而且夠內行的話,
可以回答一下問題, 那不是很好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