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5+2轎車的後座, 行駛高速公路真的很不安全

所有的車都是潰縮車體吸收撞擊能量

所有的車都是潰縮車體吸收撞擊能量

所有的車都是潰縮車體吸收撞擊能量


超過設計能夠吸收的量 都是縮到乘員的乘坐空間

超過設計能夠吸收的量 都是縮到乘員的乘坐空間

超過設計能夠吸收的量 都是縮到乘員的乘坐空間



這是基礎~~



至於哪車比較安全 沒辦法僅用潰縮的車體來判斷

要用設定相同條件的碰撞測試才有參考價值

要用設定相同條件的碰撞測試才有參考價值

要用設定相同條件的碰撞測試才有參考價值
其實什麼車都差不多吧,保留潰縮區越長越好。

撞擊測試好像都是從前面撞的!

有沒有從後面撞的測試呢??

iijima_ai wrote:
其實車廠可以自己做,但是如果IIHS又多測這個的話,車廠會很麻煩。



撞擊測試時沒有踩煞車

此案例實際上煞車踩著+被大貨追撞,全車人員受傷程度不一


也許可以反過來思考,要是小黃進去內線當龜車是不是就能避開此等血光之災
重點不是5+2
假如是德國VW的touran或者sharan或者Luxgen的M7結果肯定不一樣
不要用toyota的5+2套用在其他對安全執著認真的品牌
lute6688 wrote:
5+2載人載物空間可靈活運用很方便, 坐後座在高速公路就真的很危險, 保護家人, 在高速公路後座就只當做置物空間吧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229/621525.htm
ragexyz wrote:
樓主好偏激喔
可以不要汙名化5+2車型嗎
有種就直接把撞爛的車名寫出來啊
馬五車主路過...(恕刪)



污化? 你確定你的馬5就可以承受在高速公路上被大貨車高速追撞 ?



assassining wrote:
假如是德國VW的touran或者sharan或者Luxgen的M7結果肯定不一樣.(恕刪)



你是神哦,你怎麼知道肯定不一樣..


現在很多這種假七人座,真七人座車身不會那麼短,再說IIHS沒有測試後方撞擊,或者先撞前再有車從後撞擊的測試,所以⋯⋯⋯

icewalker wrote:
端看大家對自己性命...(恕刪)


一堆人坐車也都喜歡招希望號阿....
還好有回報檢舉功能,拯救茺哥玻璃心

lute6688 wrote:
5+2載人載物空間...(恕刪)


本來就是

五門車也是一樣的

所以別再說 小鋼炮有多厲害了
短程平路7人ok,如去難停車的地方,總比開兩台車便利,至少也是鐵包人
高速,快速道路就不建議了,畢竟長途坐起來也不舒服跟危險
我想這樣才是5+2的設計精髓吧

還好有回報檢舉功能,拯救茺哥玻璃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