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城小壞蛋 wrote:
不知咧?我只知道目前加氣站一家一家收起來,業者都沒有勇氣引進及研發新技術,台灣想在電動及油電車押寶領先世界....

還不如在瓦斯車方面研發,最少會做的國家都轉攻電車,剩下的市場夠吃了

這就跟大陸的燃煤炭蒸氣火車一樣,全世界占有率第一,因為只有他們做,毛利銷量驚人


Luxgen號稱自主開發,請裕隆發展研發LPG即可.
S3/S5/U6/U7都掛上LPG,可以大幅改善油耗的缺失,一舉數得,對嗎?
全市界占有率最高的瓦斯車是豐田咧,叫和泰早點推出就好,反正油電車也賣不太動,瓦斯車才是王道
Inova停產可惜,新竹滿多買來改瓦斯,客貨兩用很超值,窮人的wish
風城小壞蛋 wrote:
wish改裝成瓦斯車...(恕刪)


字數那麼少,有可能被當專業寫手??一定是客套話……
nccl wrote:
字數那麼少,有可能被...(恕刪)


你看到的文章,是被砍掉過,寫了很多也因為太詳細被砍了三次,所以只好簡露一點,也許今年有機會,有油電車改瓦斯的話,貼出來才叫精采。

感謝提供豐富資訊, 這個啟動ICE暖機的問題, 剛上市才第二年 RAV4 hybrid 不知道是不是解決了?
跟一個開mondeo TDCI 的機場接送司機聊過, 他對油電車印像奇差無比, 他同事之前大膽選 Camry Hybrid 的, 幾乎都不到兩年就賣掉了.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2.暖機問題(目前4代Prius在台灣,車主回報已無此問題)
舊系統有個缺點:冷機開機後,系統會自動啟動ICE暖機。
此時所有動力來自電力,加上鎳氫電池會有大電流充放會導致壽命減少的特性,因此有可能導致電壽命縮短。
(看到這,應該有人已經猜到Camry Hybrid為何大電池壽命會比Prius要短的多個可能原因了)
另外,很多運匠喜歡急加速急煞車,這都會導致HSD系統不容易將電池充電,導致效率低落,油耗偏高,甚至大電池壽命縮短的現象。

changtimwu wrote:
剛上市才第二年 RAV4 hybrid 不知道是不是解決了?


RAV4 Hybrid跟Camry Hybrid都是基於3代HSD的2.5L系統。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日後症頭有可能會很像....

4代Prius已經改掉開機需暖機的部份。(根據車主提供的資訊)


Taxi的話,就目前數據來看,Prius的耐用度與可靠度遠比Camry Hybrid要好。

畢竟這是一套越想刻意拉大EV時間來省油,反而會越耗油並損耗大電池的奇特系統(笑)

以上提供參考。
政府後來再不推汽油車改裝LPG的原因是環保問題,主要是氮氧化物排放,超過原車未改裝的排放標準,等於是拿錢補助,將原本氧化物標準排放,改成不標準,環保署基於這理由,才不再力推LPG,LPG燃料車要能重新讓大家都能接受,主要還是要改善缺點,比如動力不足,無法跟汽油車比里程數,再來就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問題,任何燃料拿去燃燒,多多少少都有氮氧化物排放問題,尤其是燃燒溫度越高,產生的氮氧化物就越多,LPG因為燃料特性,辛烷質比汽油高,燃燒後溫度也比汽油高,燃燒產生的熱值比汽油低,由熱能轉為機械能的動力比較少,直接把汽油引擎拿來套用,本來就不太合適,所以必然會產生引擎動力不足,引擎溫度過高,汽門潤滑不足燒汽門,潤滑不足是因為燃料本身是氣體,燃燒溫度高,所以氮氧化物排放比汽油超標

以現在的油價走勢,LPG燃料其實還是有競爭力的,主要是汽車製造商,願不願意針對LPG燃料推出專用引擎,LPG辛烷質適合高壓縮比引擎,壓縮比介於柴油引擎與汽油引擎之間,可以拉高到12:1,拉高壓縮比有助於彌補動力不足汽油引擎的缺點,也有助於節省燃料,提高每公里耗氣量,再來是針對汽門潤滑的設計,汽油因本身有膠質,所以有潤滑汽門與引擎內部機件的效果,燃燒溫度較低,也有助於降低汽門溫度,LPG燃料氣體特性,自然無法潤滑汽門與引擎內部機件,降低汽門溫度,所以汽缸頭與汽門的設計,自然必須改善這些缺點,再來機油的使用,必須針對LPG燃料潤滑不足的特性補強,因燃燒溫度也比較高,所以機油的散熱效果,也比普通機油要求高很多,再來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問題,基本上這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柴油車的氮氧化物排放,可以透過SCR尿素系統改善,同樣的道理,LPG專用引擎,也可加裝SCR尿素系統來改善,只要多了這個尿素的成本,LPG的燃料價格競爭力,如果跟汽油差距不大,添加尿素的成本加上去,那消費者可能就不會有興趣購買LPG專用車來替代汽油車,但基於環保,添加尿素的LPG車,在環保空污的競爭力上,已經遠遠在排氣汙染上,比汽油車更有競爭力,這就看政府與消費者怎麼選則而已

開放多元燃料競爭,其實是有利消費者的,也有助於平衡壓低物價,在什麼都缺,都需要進口的台灣,能源政策不能單獨壓在石化燃料上,當能源價格握在別人手上,又沒有多餘的選擇,國際油價走勢如果繼續像上次一樣,一桶衝120美元以上,那台灣的經濟壓力,負擔就越重,在薪資不漲的情況下,不分散分風險,那別人喊多少錢,那叫只能吞下去照買
歐洲車有 LPG 專用的車,

只是台灣都沒進口!


tree6815 wrote:
政府後來再不推汽油車...(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