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是從國外整台車進口,
但是配備不一定等於該國現行配備,
也不是日本JNCAP就一定等於台灣進口進來的成績,
車體結構是可以猜考的,但撞擊測試不單就車體結構,
乘客的存活率還是要看配備,
甚至在美國「頭燈」也是重要配備,如果是智慧頭燈換成一般大燈,那成績會一樣嗎?
真的希望政府趕快建立公開透明的撞測實驗室,
不管國產、進口都要抽樣測試,這樣才是最標準的。
不過撞擊測試只是拿來嘴的,我相信新世代車子安全性一定有中等以上水準,
足以在大部分時候保護生命,別再說豐田的車不安全!
聽到就知道是嘴砲,豐田身為全球第前兩大車廠,好車那麼多,
今天這上一代的RAV4有保護到駕駛人,我也不覺得意外,
豐田的車體安全設計有起到作用。
不要再盲目推崇進口車,要回歸到製程、設計、用料,
這次車禍我覺得是豐田設計潰縮讓駕駛座在撞擊時,往後、往下退,
減少乘客傷害,從側面圖片來看,駕駛座已經躲到後面了。
盲目的推崇進口車,更加扼殺台灣汽車產業,真令人憂心,
自己想想看,台灣除了納智捷外,哪一款車不能海外生產?
福特?老牌大車廠,全球生產線遍布,他也可以改成全進口,
雖然很難,因為深耕多年,
只是如果真的鬧到台灣都只買進口車,他也是有本錢改成全進口。
豐田?更別說了全球第一大車廠,你要搞個進口車會很困難?
本田?日產?都嘛可以,這樣對台灣有甚麼好處?選擇更少而已。
台灣人全買進口車對車廠根本沒影響,這只是一門生意,但台灣汽車產業就慘了,
那些人何去何從?
除了原本就都進口的歐洲進口車外,
這些有留在台灣國產的,都是因為在台灣有產線,
都是大車廠(豐田、福特、現代、本田、日產、三菱),
那些沒有生產線的才被迫進口(馬自達、鈴木),在日本都是小眾市場。
台灣就是個小市場,豐田的車子都逆向出口了,
這情況不是很好笑,舉例,
今天台灣人喜歡買進口車,好,豐田全改進口,
但台灣生產線保留,生產出來的車出口給A國家(Made In Taiwan),
然後台灣人又是用豐田從B國家進口進來的...這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嗎?
真替台灣的車市感到憂心,市場這麼小,還這樣的話就會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