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車大車並沒有離去角的問題, 應該立法後方做保護一般乘用車高度能夠緩衝的機構
不然那個高度就是對小車的斷頭高度!!
笑死 日本原裝鋁罐車
有錢要買後面長眼睛,會自動閃的特斯拉。
阿彌陀佛

有命沒命 輕傷重傷

淪為看圖說話 任何車子遇到這種特殊撞擊狀況 都不值得用兩條命存在與否 讚揚一台車

上天給了兩條生命 生命在才值得讚揚

按科學論 以後車子除前撞側撞

還要測試 車子遭遇插底式夾殺嗎? 撞擊測試沒有這種設計的

這種重擊式插底夾殺只是 速度重力與死神的命運組合 沒有人想這樣測試自己命 證實車子強度

這種情況 真的是上天的奇蹟
這跟進口原裝沒有關係,所謂原裝只是除了車載媒體系統外,
其他是從國外整台車進口,
但是配備不一定等於該國現行配備,
也不是日本JNCAP就一定等於台灣進口進來的成績,
車體結構是可以猜考的,但撞擊測試不單就車體結構,
乘客的存活率還是要看配備,
甚至在美國「頭燈」也是重要配備,如果是智慧頭燈換成一般大燈,那成績會一樣嗎?

真的希望政府趕快建立公開透明的撞測實驗室,
不管國產、進口都要抽樣測試,這樣才是最標準的。

不過撞擊測試只是拿來嘴的,我相信新世代車子安全性一定有中等以上水準,
足以在大部分時候保護生命,別再說豐田的車不安全!
聽到就知道是嘴砲,豐田身為全球第前兩大車廠,好車那麼多,
今天這上一代的RAV4有保護到駕駛人,我也不覺得意外,
豐田的車體安全設計有起到作用。

不要再盲目推崇進口車,要回歸到製程、設計、用料,
這次車禍我覺得是豐田設計潰縮讓駕駛座在撞擊時,往後、往下退,
減少乘客傷害,從側面圖片來看,駕駛座已經躲到後面了。

盲目的推崇進口車,更加扼殺台灣汽車產業,真令人憂心,
自己想想看,台灣除了納智捷外,哪一款車不能海外生產?
福特?老牌大車廠,全球生產線遍布,他也可以改成全進口,
雖然很難,因為深耕多年,
只是如果真的鬧到台灣都只買進口車,他也是有本錢改成全進口。
豐田?更別說了全球第一大車廠,你要搞個進口車會很困難?
本田?日產?都嘛可以,這樣對台灣有甚麼好處?選擇更少而已。
台灣人全買進口車對車廠根本沒影響,這只是一門生意,但台灣汽車產業就慘了,
那些人何去何從?

除了原本就都進口的歐洲進口車外,
這些有留在台灣國產的,都是因為在台灣有產線,
都是大車廠(豐田、福特、現代、本田、日產、三菱),
那些沒有生產線的才被迫進口(馬自達、鈴木),在日本都是小眾市場。

台灣就是個小市場,豐田的車子都逆向出口了,
這情況不是很好笑,舉例,
今天台灣人喜歡買進口車,好,豐田全改進口,
但台灣生產線保留,生產出來的車出口給A國家(Made In Taiwan),
然後台灣人又是用豐田從B國家進口進來的...這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嗎?
真替台灣的車市感到憂心,市場這麼小,還這樣的話就會更慘。
mc wrote:
中彰大橋驚傳5車追撞...(恕刪)

以太少的資訊下結論,很危險。
慢火奶茶 wrote:
這種夾法看車速 高速追撞的話 輕傷的機率不高 因為 貨車車尾比休rav4引擎室高 也就是rav4前方的潰縮區效果會變差


結論是推撞 所以 不是神話 或是產地的效果

因為沒人在測靜止時 車輛的安全性




謠言止於智者 造謠始於腦殘 其實 我只想當個「反腦殘 不反綠」 無奈腦殘多
這要是換成瑞典國寶
遭殃的應該就是卡車了
utrosemary
國小國中開始放假了omg...
不同的車體結構與材質受相同的碰撞會造成一樣的結果?!

那你物理可能沒學好,需要回學校重讀。
前後兩台大車這樣夾

我覺得甚麼車都一樣

只是這兩個人"運氣"爆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