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呆群 wrote:台灣人對豐田的癡迷足以讓車商把台灣當成清庫存的好地方 如果台灣人對TOYOTA算癡迷的話,澳洲大概已經把TOYOTA當神了,其他的不說,在耐用度要求越高的地方,T牌越受歡迎,澳洲二手車市場跟台灣高度相似。
每進一台 "新車款",後續的銷售(人員訓練)、後勤維修....等等都要有對應的規劃。這些都是成本(都要花錢去處理)換成你是老闆,現有情況就能賣得好?何必冒風險?什麼叫做「一手好牌不懂得打?」人家靠現有的局面就贏的,誰還跟你出奇招?佈局?打一些有風險的牌?產品總有大賣的(數量很大、主力商品)也有小眾的(數量少,但利潤可以拉高)但台灣的市場是否可以跟強國、美國、日本那樣,各種型號都有,甚至彼此重疊(功能與價格有一點重疊?)論壇上,一大堆民眾以為這裡是「許願箱」以為喊了就有,先喊先贏?這想法 淺了 多的是您想不到的事.....(這好像是王力宏的歌曲?)
市場小自然會這樣操作…賣不好就不再進新款其實不要說和泰,你看一輪國產品牌都是如此,不斷縮編再縮編頭很大已經算是車款範圍涵蓋最廣的一家了看一下隔壁的另一個田,一度房車產品線全軍覆沒,被笑只賣休旅車進口喜美油電也是被笑盤子價不是要幫和泰說話,而是他們要引進車款到台灣,要有左駕版本不然就會是只有台灣特規,成本就會很高,基本上不會有車廠母廠同意這件事的因為Sienta新款原廠只出右駕啊至於CH-R,這就標準的賣不好下架然後自家有競爭力的車款又跟他範圍重疊,說不引進不意外所以如果要有台灣能進的車,你真的不能看日規,更何況日本人常常把好料留在自己國內(又和台灣的情況完全倒過來)
louisbb wrote:很簡單因為引進了也賣不掉。其實直接去買其他品牌就可以了。不然也可以自己找貿易商引進,想買啥都有。 樓主這類人都把自己的喜好當作大家的喜好,自己想要的車型買不到就說車商不懂市場需求,toyota會賣那麼好怎麼會沒有做市場評估?
人家和泰花錢代理的品牌想進什麼車款式他的選擇如果他有違法,做錯事情理虧的地方各位盡量罵和泰想怎麼做生意,是他的自由你想買的車型他沒進,有什麼好罵?和泰開公司是要賺錢跟股東交代的不是為了要讓你開心啊你想買碗公他沒有,就找別人買這道理很困難嗎和泰現在就是從低價到高價,每個車型都擺好位置本來一個超值角色吸菸塔因為改版變的不超值這角色不就尷尬了嗎碗公再怎樣有需求也大不過SUV CUV第一名不代表要把市場所有需求所有客層都拿下來個人覺得和泰的策略很合理阿高層不這樣做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