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yang wrote:
本田的科技相對於BM是我比較能夠享受的到的...(恕刪)
恕我直言
以台灣能享受到來說
並無法直接表現出H牌與T牌的科技
畢竟導入國產化後 多少會增加一些符合當地需求的設計
看一下你的舉例 其實還是過於偏袒H牌
簡單說
ALTIS是幾年前設計的車? CV8是幾年設計的車呢
照你思維來舉例
一台六年前設計的車
還有一些現在某些車都還沒有的方便設計(電動折疊後照鏡 座艙前移 隱藏式隔水條 可潰式方向機柱)
更別論很多沒引進台灣的技術
照你思維再擴張一下
那新CAMRY的主動防撞等等機制 不也是T牌領先H牌嗎
而油電混合的話
現今世界上一提到這技術
最先聯想的一定是T牌與F牌 而不是H牌
因為是T牌與F牌把這技術發揮的更大
R18A是不錯的引擎
但是搭配起來看看市區油耗
還是略輸"多年前"設計的A車引擎加上"四速變速箱"
日本的T牌還有SUPER ECT與無段變速箱還沒引進(不知十代是否有)
如果搭配現有引擎 CV8油耗很難取得優勢
要比馬力
比R18A研發還早兩年的T牌1.8升VVTLi(代號忘記了)即有192匹馬力
不要說上面的例子不夠實際
那些配備都是國外T牌"房車"就有的選擇
不是S2000那種為性能取向調教的車
以上言論不是要做啥比較
只是單就你思維做反比
謝謝
A7R II +愛好開車的人
tslee502 wrote:michael yang wrote:
本田的科技相對於BM是我比較能夠享受的到的...(恕刪)
恕我直言
以台灣能享受到來說
並無法直接表現出H牌與T牌的科技
畢竟導入國產化後 多少會增加一些符合當地需求的設計
看一下你的舉例 其實還是過於偏袒H牌
簡單說
ALTIS是幾年前設計的車? CV8是幾年設計的車呢
照你思維來舉例
一台六年前設計的車
還有一些現在某些車都還沒有的方便設計(電動折疊後照鏡 座艙前移 隱藏式隔水條 可潰式方向機柱)
更別論很多沒引進台灣的技術
照你思維再擴張一下
那新CAMRY的主動防撞等等機制 不也是T牌領先H牌嗎
而油電混合的話
現今世界上一提到這技術
最先聯想的一定是T牌與F牌 而不是H牌
因為是T牌與F牌把這技術發揮的更大
恕刪
我好像變成糾正魔人了....
首先 Ford 的 Hybrid 根本就是跟 Toyota 買的, 目前車廠中只有 Honda 是自行研發的
Nissan 直接跟Toyota 買 2代 Hybrid, Ford 跟 Toyota 買 1代來改.
原因? 因為Toyota 跟Honda 很早就跨足 Hybrid, 專利都在他們手上. 就因為 Ford 的Hybrid技術掌握在 Toyota手上, 所以Ford最近宣佈要改研發下一代能源而不把主力放在Hybrid上.
說真的, 一說到油電, 最先想到的應該是T 與 H才對, F還差遠了.
tslee502 wrote:michael yang wrote:
本田的科技相對於BM是我比較能夠享受的到的...(恕刪)
R18A是不錯的引擎
但是搭配起來看看市區油耗
還是略輸"多年前"設計的A車引擎加上"四速變速箱"
日本的T牌還有SUPER ECT與無段變速箱還沒引進(不知十代是否有)
如果搭配現有引擎 CV8油耗很難取得優勢
要比馬力
比R18A研發還早兩年的T牌1.8升VVTLi(代號忘記了)即有192匹馬力
R18A厲害之處在於馬力與油耗兼顧!!!!
T牌1.8升VVTLi即有192匹馬力
說真得真得不算什麼!!!
這種小引擎加上可變氣門高轉速引擎真正的王者正是HONDA
出了一堆名機...B18C...F20C....H22A.....K20.....
T在這領域還早的很呢!!!
這年頭要靠可變氣門加高轉速創造大馬力根本不是啥難事
不過油耗呢?????
引擎馬力大就吃油 引擎省油馬力就小
所以要像R18A降達到既讓馬兒跑 又不讓他多吃草 就是很難的技術!!!!
看來T牌corolla上面這顆新引擎應該也接近這樣的油耗馬力
不過慢了整整一年!!!!
不要亂講啦,Civic只是軸距比馬六長而已(2700 v.s. 2675mm),但是實際空間表現比起馬6還是小上一截,乘坐空間比馬6小,置物空間更是不能比,不知道你說的空間是指引擎室空間嗎?
當然沒有亂講!!!我本身開civic8 家族中正好也有一輛馬六!!!civic8 不但數字贏...實際空間表現贏的比數據還多!!!!不信到本田家族飯團看看大家的感受就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