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商引進車輛的成本會是與日本當地售價相同?
照你這種所謂的算法,也把日本當地售價所包含的利潤部份再乘以1.6倍而爽爽的賺入口袋。
即,你所謂的“以日本售價成上六成的稅”的算法正好說明了車商暗裡多賺了比日本車商多賺1.6倍的事實!
舉例來說,
一部車在日本賣100萬,假設成本80萬,其中利潤 20萬。
在臺灣賣160萬,事實上成本80萬乘上1.6即含所有稅率後售價128萬,台灣車商賺了160-128=32萬。
更別提那些售價是外國售價兩倍的車輛了,在每賣一台在國外得賣兩台才有同樣的利潤。國內的汽車銷售人事成本可不見得比美日當地還高。車商利潤之高,看和泰車近年來股價與其商品價格節節升高即可窺知一二。
其實,臺灣車價有辦法拱這麼高,消費者自己也該負部份責任的,買車時當成是買面子,喜歡攀比,買進口車的瞧不起買國產車的,買歐洲車的自認比較懂車懂操控而瞧不起買日系車的。買總代理車的瞧不起買水貨/貿易商車的,說是什麼二手啦,什麼買不起總代理車的加油加三百啦等等。
有這麼畸形變態的消費者心理,車商們有本事當然就爽爽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cdma2k wrote:
沒錯!
所以一堆嫌貴的該去駡政府
以日本售價乘上六成的稅,還要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