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速變速箱+舊引擎=油耗差 破除toyota=省油錯誤觀念 台灣人才能擁有更好的產品

如果你要談省油
其實大部份的人
公里數並不多

這裡不是小日本
去日本抗議比較快
蛙鳴之地 wrote:
不小心看到最後一名居...(恕刪)


因為那顆是2003年的accord的引擎
camry是2002的

altis1.8的更慘,是2001的商品

但說真的,其實都不差啦,近幾年的引擎,好像也沒有繼續進步多少
所以………真的沒啥差


隔音的話,我覺得現在市面上每一台車,都與九○年代一樣
舉例來說:GOA camry是1997的商品,2002與2006的camry隔音說真的根本一模一樣
再舉例:九○年代的任何一代accord跟現在的accord,隔音根本一樣爛
最後再舉例:現在一大堆車,隔音都還輸九○年代的cefiro、sentra,我拍胸部保證



結論:引擎、隔音在九○年代技術根本就成熟了,2000年後的進步的速度比龜還慢,但外殼是神速的進步
在這邊PO文實質幫助不大

回歸原點,在一片撻伐TOYOTA把台灣消費者當盤子時...

其他車廠又有多給了消費者多少?

大多數人買車要的是一台"交通工具"而不是"玩具"

買玩具可能就真的要買自己喜歡的外型、性能、安全性甚至品牌給自己的優越感

但今天要的只是一台交通工具時,二手價、保養維修便利性是否就應列入主要考量?

至於安全性的部分,台灣人短時間內還沒辦法跳離"DVD優於氣囊數"的迷思

就看有哪家車廠願意身先士卒把安全配備列為最主要的銷售優勢

重點是TOYOTA已經不知長進,代表給了其他車廠大好機會時...

其他車廠的改革進步幅度實在太有限,尤其是在售後維修保養部分

這就好像今天一群賽跑選手,之前總是同一個人拿第一,但他這段時間鬆懈了沒訓練

給了其他選手一舉超越他的機會,結果其他選手卻跟著一起鬆懈...

這才是身為台灣汽車消費者的悲哀不是嗎?

懂得現狀的人很多,但力量沒有大到足以改變台灣的汽車生態~

而且商人最重視的除了利益還有什麼?

10個消費者只有1個重視變速箱、氣囊、操控性

但車廠如果為了那一個重視的消費者而換配備,由於成本的提升可能流失5個原先會買的消費者

中間的損失難道要由重視配備的消費者單獨吸收嗎?

真的有心想要車廠覺醒、重視消費者的聲音

就是親自進去該公司,弄清楚台灣的汽車業生態,了解為什麼TOYOTA就是不肯換變速箱

或許等到弄清楚後,會再願意用下一個十年也說不定

--------------------------------------------------------------------------------------------------------------

樓上大大的說法讓我很有感觸

家裡12年前買過一台Cefiro 3.0(當時是最後一批進口,不久後就大改款全面國產)

那隔音效果真的堪稱經典...就算到了現在(後來那部車給親戚開)

偶爾去坐還是覺得很安靜,沒有雜音

而且車子也沒啥毛病~頂多就是音響冷氣的指示燈不亮了、冷氣比較不冷了

02年時換了剛國產化的Camry,高下立見

總共也才開五年~兩三年後高速下就會有雜音,回原廠也抓不出原因

車身穩定性、舒適性也都沒有Cefiro好~其實國產跟進口可能才是最大的差異所在XD
MILK660 wrote:
沒什麼好氣的吧 你這...(恕刪)


不會阿我覺得版大這樣很好~~真的很多人以為頭又大就代表最省油那是跟不上時代的觀念

也許這樣子讓很多人能客觀一點不要買到後悔的東西沒什麼不好阿

消費者跟廠商本來就是永遠對立的 有這樣的批判車廠才有進步的動機跟競爭阿~~

看過這篇文章後 不管是正方反方的論調都讓我更確定如果我要買車~~就不會再陷入以前的迷思了~~

現在的馬自達 真的愈來愈棒了
妳不覺得很多女孩子買車不知道要買什麼也不想研究


怕問題多~也沒聽過其他牌子的風評
...........................

所以就買TOYOTA?有人同意嗎= =

喔~~上次有個燒烤店打工(跟黑道老板有一腿)的女生問我們來喝酒的客人說她想買車有沒有推建的?

然後她又說她覺得福斯的不錯,我們就開始跟她分析一堆有的沒有的我想她其實也沒有在聽

消費行為再怎麼理性還是比不上錢砸下去時的那種爽度,要滿足那種心裡需求有時候真的也不能太理性耶…

其實我很懷疑經濟學家建構的模型裡那樣理性的人真的存在嗎??

買一個東西背後的動機需要有很多想法來支持你構買的理由,也許一個了解自己要什麼的人

花錢買的東西符合他的需求,才是真的最適合他的吧! 這就包含很多了,誰說品牌不能是一種滿足的藉口

就算它不實際也不省錢~~ 真的要講客觀,我覺得人性也應該包含在裡面才能算真正的客觀吧

買東西真的不一定要很理性~~ 但也真的不應該買會讓自己後悔的東西~~只要夠愛它

那怕它不切實際~~自己買來用也是很爽的
不知道為什麼

看國外的論壇跟台灣的論壇相比

不管是什麼主題


國外的很少有看到針對沒惹到別人的版主的攻擊文章

大部份都是理性的陳述


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發表言論的自由

似乎比較懂得尊重人

至於真正要嗆人的也會大方公開指名道姓的嗆並且很樂意因此提高自己知名度的部落客,而不是用酸的

看看英文文章多半都是會以" Well my point of view is...."OR "I'd rather take it in a different way because..."

看看中文的文章多半都是會以"來這邊發文又能改變什麼?""又是這種月經文、取暖文等等的"

老外傾向於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想訴求的內容重點上面,台灣人傾於把注意力放在怎麼攻擊別人,他的語病在那裡上面

似乎台灣蓋大樓的文章都是用口水蓋出來的

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差異~~民族性還是教育? 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說所謂的網路禮儀就是不要發表你不願意在露臉或親身面對別人時會發表的文章。

不要躲在id背後亂攻擊人,那樣既不成熟也不會有任何建設性。

Notavailable wrote:
我幫樓主翻譯:路上的...(恕刪)


這句話,好狼哦!
我想T牌優於其它對方最大的優點是在二手車價上的優勢~
其它的,我不予至評~
童心協力勢力好龐大@@


有家族的喔…
小的擁有過豐田.但是不會在買的原因不是油耗.而是晃動感
如果要在買國產車 我應該會從本田 福特擇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