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國產鋼砲計畫確定?!

小光 wrote:
不然真的在跑山路130匹也是可以讓200匹的吃苦頭的...(恕刪)


+1
SAXO或206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囉
性能版將搭載代號3ZR的2.0L可變氣門自然進氣引擎,最大輸出功率至少有160-180hp/20.0-22.0kgm的實力,變速系統則有六速手排

看到這裡, 我的心猶如看到夢中情人般,怦怦跳著. 於是我對著12歲的老P 說: 加油!! 再撐兩年, 我就讓你榮退!!

至於國產化的心臟當然不是這些設定,而是和中國版相同的1.8L Dual VVT-i自然進氣引擎,馬力在140-145hp左右,變速系統則可能是CVT/附七速手自排設定。

繼續往下看到這裡, 我又對著老P說: 等我左腳踩不動離合器的那天, 才是你榮退的日子. 你繼續給我頭好壯壯撐下去吧!!
lihigh wrote:
轉貼一下更多照片給有...(恕刪)


看了一下
根本就是altis的車頭 + yaris的尾巴
怎麼看都和tiida有8成像
fayever wrote:

各位請注意一下,這裡用的是「趨近」喔!
趨近是接近、靠近的意思,但跟等於、相同完全摸不到邊,是一個很模糊又容易誤導的詞彙。
簡單講,就算她是雙A臂、手排,你也不能拿它像歐洲掀背車一樣的跑,因為操控性根本跟不上。
所以要有歐洲小車的操控性,歐洲車當然是首選,再來Swift也不錯,牛頭的就不用考慮了。
這一切都是行銷用語阿。



引進歐規TOYOTA

或引進柴油引擎的TOYOTA

是目前國產車廠最害怕的事.......

歐規CAMRY特式車 搭載的可是德國BILSTEIN套裝懸掛系統(黃筒藍彈簧)


rty2222001 wrote:
如果這台真的出國產 又有六速手排在配個柴油 最好要有EBD 我看依六十萬的價格 真的會影響不小 但這些 都只是說歸說... 國瑞的高幹曾經跟日本TOTOTA 談到為何不引進柴油房車跟休旅 日本方面回答很簡單 看其他廠牌在台灣柴油的銷售比例很低 所以 為了降低成本因此不打算引進 由此可知 生易人終究是生意人 TOYOTA的想法就是反正你們在台灣銷售率那麼高 只要顧好這些產品線 不就好了 套一句名言 銷售第一的同等級配備 永遠比銷售差的還來的少或來的慢 想當年 三菱的菱帥配備導行銷售還是比阿梯斯賣的差 話說當時菱帥的檔導航是不怎麼好啦 我只是舉例而已 所以 這篇報導 就靜觀其變吧 日系跟歐系比操控 倒不如比進原廠的保養費... BMW的操控好阿 但原廠保養一般人哪吃得消.... 當然啦 也可以去選一般保養廠 多連桿操控佳 但後需 皮碗破損是不用太久就會面對的到的問題...
廢話太多 酸~



那是之前的情形

現在.........呵呵

柴油TOYOTA/LEXUS一但進入台灣市場..................其他品牌柴油車..
swiftboy wrote:
那是之前的情形現在....(恕刪)

TOYOTA會打到的柴油級距就只有國產的FORD,買到獅子/福斯/閃電牌的客戶也不會去看安全配備被偷光光的國產車......,而且這幾個牌子價格又低於高貴的L牌,對平價進口車一點威脅性都沒有

fayever wrote:
各位請注意一下,這裡用的是「趨近」喔!
趨近是接近、靠近的意思,但跟等於、相同完全摸不到邊,是一個很模糊又容易誤導的詞彙。
簡單講,就算她是雙A臂、手排,你也不能拿它像歐洲掀背車一樣的跑,因為操控性根本跟不上。
所以要有歐洲小車的操控性,歐洲車當然是首選,再來Swift也不錯,牛頭的就不用考慮了。
這一切都是行銷用語阿。
...(恕刪)


對阿 歐洲車才是操控霸主嘛 歐洲的月亮總是比較圓 對吧

一樣的麥花臣 一樣的雙a臂 一樣的拖曳臂 一樣的多連桿

同樣懸吊裝在歐洲車上就是好
裝在日本車上叫做爛懸吊

所以歐洲的月亮總是特別的圓啊!!! 不知道為什麼台灣跟日本的月亮都特別不圓喔!!!??

同樣是月亮怎麼差這麼多哩

不知道這位大大對於歐洲小車的認識有多少

被稱為鋼炮的車有哪些 每台車有哪些特性 都用些什麼神奇的懸吊 你開過哪些歐系鋼炮的原廠車?!

同樣的麥花臣 雙a臂 拖曳臂 多連桿 歐洲跟台灣製 日本製 差在哪裡?

好想知道能不能說來聽聽?拜託你了大大


pocoGT wrote:
你把30放哪去

好啦...那都是貨車


對耶,想到我家也有一台三菱的:雙門,雙座,5MT,後輪驅動......的veryca
duke501 wrote:
(恕刪)同樣的麥花臣 雙a臂 拖曳臂 多連桿 歐洲跟台灣製 日本製 差在哪裡?

好想知道歹勢能不能說來聽聽?^++^拜託你了大大


為何歐洲車叫鋼炮,台裝車叫......
因為同類型的懸吊歐洲車就是用料足不偷工減料啊,反觀台裝車.....

生命誠可貴!買車要買安全性

看過就會知道....平平是拖曳臂懸吊....
效果怎麼差這麼多..... 真是不知不怕
就說最便宜的前麥花臣 後拖曳臂 + 扭力桿
歐洲某車廠可以調校到拿下最佳底盤大獎
其中的技術與經驗累積
不是用短短幾句行銷的話術可以帶過去的

沒有體驗過, 開的一嘴好車的朋友
再凹也只是自曝其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