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買賣雙方都是有責任的
買方要買到便宜的價格是天經地義
有那個人買東西會希望自己買的比別人貴
不是嗎???
賣方的價格如果能統一
不管他的利潤是多少(或許很多或許很少)
買方要考量的除了價格以外
就是服務...便利性...和業務人員的緣份...等等
業務人員有成交
自然也會有他們的利潤
但是
賣方為了彼此競爭
用價格才做為銷售的唯一工具
不充實自身的專業技能
客戶買完車也提供不了服務
永遠和客戶之間只有數字
客戶有疑問或是問題時
不能替客戶處理或解決
那...
業務人員...你還有什麼價值???
可悲的是
這種業務人員似乎越來越多了
然後賺不到錢就離職了
再換一批新血
相信大家都可以認同業務人員的底薪是不高的
多數品牌的汽車業務底薪不會超過兩萬元
不提昇自己的價值
讓客戶認同你...服務是為了賺他(她)的錢
說真的
去麥當當上班一小時都還有100元以上
會不會領的比較多???
至於價差從那裡出來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
天底下是沒有白吃的午餐的
不是嗎???
便宜你很多然後還要從中獲利來生活
這種人不只是天才...還是鬼才
當然
每個人對於賣方的利潤要設定多少
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我只想說
在目前的銷售環境中
當然...不只是賣車
很多需要銷售的行業都是如此...
賣方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和你穿一樣衣服的同行
賣方自己要拼價錢搶業績
不能怪消費者愛比價
是你們自己讓消費者比的到價差的
我很喜歡業務工作
現在的我也是個業務人員
希望能重拾當初入行時的熱情...
2001 老老闆退休, 把公司轉賣給他人, 同業有一間家族企業連鎖MAZDA 及數間GM車行的總經理跟我洽談, 在條件優豁的情況下, 我帶著我6位班底, 一起跳槽到新公司. 有的繼續做 GM, 有的就跟我到隔壁的 MAZDA 開闢新的業務. 照慣例, MAZDA的維修部, 一並也做CHRYSLER的保養, GM的老客人,則到隔壁的GM車廠來招呼. 所有客人到公司來保養, 我每天都有清單, 只要是時間上許可, 我一定會一一的招呼, 並確認保養事項是否妥當!! 老客人也因為從買車到售後的所有服務我都有確實做好, 有的因為我換到新的公司,甚至就跟著添購或更換成新公司的產品!!
2004 受到 MB的邀約,因此轉值到MB去服務, 過去10幾年培養的老班底,漸漸開枝茁壯,大概溫哥華所有的品牌都有我共事過的同事或徒弟!! 所有的售後服務或選購新車, 只要是找我, 我都會盡力做好服務. 2年多前終於擠進我夢想的PORSCHE公司.
一路走來, 對客人的服務態度,始終如一, 絕對努力做好, 老客人也漸漸的變成好朋友, 他們的下一代, 也變成是我的客人!客人的鄰居&朋友也因為耳聞我的服務或是因為到客人府上服務時遇到,也因此變成客人更是不在少數.
在此想跟同業衷心的傳達一個訊息, 那就是"車價並不代表一切, 真心的對待客人,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有喜歡殺價不留利潤的客人, 但也有會體恤銷售人員長遠服務, 多少會留點利潤空間的客人. 從入行開始到看到成果需要4~5年的時間, 當老客人再換車時會想到你, 這就對了!!! 20年一路走來,目前是加拿大 BC省汽車銷售從業最久的現役台灣人, 我會繼續的把這信念推廣下去!!!
阿淂444 wrote:
好棒的過程,好棒的經...(恕刪)
老實說, 如果再叫我從頭走一次,我想我大概已經沒有那個耐力了.....
很巧的, 前中華賓士民生東路的劉主任, 幾年前移民加拿大,經客人介紹,跟她及她家人成為好友, 她老公也因我牽線,現在也在LEXUS服務.
這位劉主任連續獲的台灣賓士龍虎榜的榜首. 05年回台灣時,有到民生東路公司去拜訪她. 從2次的拜訪中,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她的過人的動力. 她也是從HONDA ,Peugeot一步步爬上來. 最重要是她是女性,在車業這種以男性為主的行業裏, 竟然可以打敗所有對手,連續5年銷售榜首,這絕對不是因為大打折, 或是偷機摸狗換零件騙保費可以做到的.
汽車業是種長期的服務業.我老老闆常告訴大家, 車是一般人一輩子買的最貴的東西( 房子不是人人買的起,更少會是3,5年就換...)只要你能賣到,以後什麼東西都可以賣!!客人要相信你到說白一點, 就是女兒都可以嫁給你的這種信賴度, 以這樣的態度去面對就對了!! 價錢??!!! 它重要但是不是絕對!!!
台灣騎時賣車的壓力應該不會大過加拿大, 據我所知, 2005台灣MB的業代,每年基本數量是24輛(平均每月2輛),在這裏沒賣個6輛8輛的話隨時是會被炒魷魚的.
市場的統計每見4位客人應該就有一位會成交.如果紮紮實實的做好賣車的6大步驟; Greeting, introduction, demonstration, negotiation, closing and follow up. 一步步做好,一定會成功!!!
PS> 加拿大的銷售業務員95%是沒有底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