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策自製率不該被汙名化,和泰應該對應澄清

handup wrote:
樓主邏輯清晰,國瑞的...(恕刪)
沒邏輯。

台裝豐田這麼厲害,背後的資方幹嘛提個只針對大陸車的政策建議。

MG那麼爛,那麼假便宜,讓它自生自滅不就好了。

MG確實不怎麼樣啦,大陸三線品牌而已,然而進台灣1年銷量就直接進入主流集團了。和泰/國瑞可能不那麼怕MG,但那群吊打MG九條街的大陸品牌,台裝廠肯定怕,畢竟正港日本豐田都頂不住它們。所以嘛,和泰/國瑞就是盯著自己一畝三分地,擺明堵死後續的大陸車。
HHLZR
kerker 擋中國電車進來 說難聽的就民進黨國家電力政策出現大問題 電都不夠用了 還放給大量車子來用嗎
articying
反正不管怎麼說,未來台灣汽車製造業,只有兩條路,1像澳洲汽車業一樣倒光光,2變成大陸品牌車的代理製造廠,總之日企車商估計會全退出,所以我等統一企業後,再買車/換車吧!
這次和泰在CC"小"改款已經很有誠意降了價
雖然跟安全較相關的TSS3.0還是沒有,
台灣人的錢跟台灣人的安全,
和泰還是選擇台灣人的錢,
台灣人的安全,怎麼能跟中國人比?(中國CC標配TSS3.0)
kenot303
美元計價啦
Chaoles
台灣是次等國民,只配用亞大規,不配用和中國、日本、美國、歐洲相同的最新版本,到底是誰決定台灣是屬於亞大規的?反正也不重要,永遠不會買把台灣歸屬於亞大規的車廠出的車
應該台灣車廠要輔導台灣零組件打入原廠國際供應鏈中,達20%才叫國產車. 否則就算在台灣組裝也要用別的名目收關稅跟進口車一樣
lunacc0909 wrote:
自製率8/1上路後,...(恕刪)

你還以為提升自製率就能創造國內就業率喔!!
企業還是用原本的那些人來加班搞生產而已啦!
kenot303
沒辦法政府帶頭使用約聘
呆灣穰不屑沒有呆灣價值的車,太便宜沒有呆灣價值!!
lunacc0909 wrote:
自製率8/1上路後,...(恕刪)


其實政府這10年來已經透過政策讓不少小型工業區的汽車零件加工業強迫退場了
一下要求集中化要求遷廠,一下要提出節能用電計畫
新竹、新豐、香山、一路往北到幼獅工業區,看看當初讓台灣有經濟奇蹟的加工業中小企業這十年來關了多少
結果政府只讓和泰這些大廠繼續有利可圖而已,更因為政府撐腰沒有其他強大競爭者
這最終結果只讓消費者必須花大錢買一個大廠牌但陳舊的系統
因為市占率高、有經濟規模就只有國瑞,你看車美仕一年EPS比40% IC設計公司還高就知道利潤有多少,弄個爛機子綁個汽車大廠一樣賺飽賺滿
而他們一樣也用不少中國、東南亞(菲律賓)零件,但他就是夠大,在台灣這土地上有訂價權,所以要怎麼收割就怎麼收割
說真的,還是期望台灣有一天可以向中國一樣有很多便宜的車可以任君選擇,畢竟絕多數人用車只是解決通勤問題而已,至少要像個消費者主導的市場~~~
如果真的要提升自製率要就改100%才是保護國產,要不然改35%只是假議題,真的要認真連原料、零組件都要台灣製造哦~ 這樣沒有台灣價值
木下藤吉郎 wrote:
如果真的要提升自製率...(恕刪)

只要引擎和變速箱是台灣產的就可以,剩下的對汽車工業發展沒什麼幫助.

都拿一些低科技的來提升自製率也沒什麼用,只是萬年代工廠.
自製率是假議題;主要是大陸車廠將配備只分兩個等級;而且基本車型配備幾乎全給;不像和泰把配備閹割;細分好幾個車型;甚至有的配備幾年後才給;更惡劣的配備如果有多個功能;如盲點偵測;原廠盲點雷達及行車電腦功能包含RCTA;和泰就將功能拆成兩個車型以獲取極高的獲利;所以大陸車廠銷售方式是國產車龍頭廠不易樂見的廠不易樂見的
如果台灣汽車已面臨倒閉,我同意可以保護他們。但是你看看台灣各家車廠都賺飽飽,連一個月賣沒多少台的車商都很賺。可見台灣不管造車買車都超賺。
看看台灣的車價跟日本中國韓國的車價,不要老推給關稅,國外都零關稅嗎?連台灣生產跟台灣品牌都能被跟日本進口賣一樣價錢,日本人工成本還比台灣高。
尤其 和泰年終獎金 新聞說領十幾個月,媽的我公司才一個月,別說和泰的高層,我看員工賺的可能都比買和泰車的車主收入還高,這就是劫貧濟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