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LE 車頂架開箱,讓CEFIRO A34頂著單車出門
也曾有發生過事故,驚覺車輛保養還是要靠自己努力,所以漸漸就把保養責任扛起來。
事故後,車修好了又去做底盤強化,盡量讓車子恢復正常狀況:
胡鐵克的底盤強化
只是車子畢竟年紀開始有了,現在高轉有時會有異音、壞過高壓線圈、板金狀況不佳,最重要的曾撞過,這不怪車子只能怪我沒盯緊保養廠,雖說修好了但總有疙瘩。於是就開始四處看車了。
目前列入考慮的大約都是90萬的車款,基於安全性,國產原則上先不考慮,本田似乎還行所以加減看,於是名單就有豐田的AURIS、C-HR、本田的HRV、CRV(好貴)、松田的馬三、CX3。
也剛好小惡魔舉辦Auris上市前搶先近距離賞析,能儘早看到車也解決一些疑惑。

剛到場,賞車車友還沒到齊,工作人員先拍自己用的畫面,不過這時我們也開始偷看了。

先看看行李箱,基本上我是覺得還好,反正再大不整理都會塞滿,而且我會把車頂架移過去,除非去大採買否則差不多。寶特瓶是600cc的,底板還沒下移。

飾板放下來,也就是後門關上,可見高度不算很高。

底板下移可以在多個十幾公分,底板下本來是備胎空間,但聽說這車是不配備胎的,但由於是展示車所以也沒有放補胎組。


行李箱左右側還有隔板可以當做小物收納隔離,亦可手工拆除放更寬的物品。


到車裡了,後座有ISOFIX,不過跟我還沒什麼關係。椅面夠放我的屁股,但是椅背兩側較突起,在山路上可以幫忙固定上半身抵抗離心力,但長途是否會有多餘的壓迫感?尚未可知。

前座車友大概也是身高180吧,調到舒適後再把椅背放倒,這時頭枕最好放到最底才不會頂到。


大家最關心的後座空間,前座是沒調到最後,但我坐也舒服的前提下,後座膝部尚有空間,不過椅面為了爭取頭部空間,所以很下斜但是大腿底下還有空隙感,簡單說支撐力不到。但最終原因是因為我腿太長(喂!)
至於頭部空間,只差一兩公分,本來以為車子彈跳會頂到天篷,不過試乘證實是我多慮。

後門略小,畢竟車也不大,我要稍微鑽一下才進得去。

晃到前座,中央扶手置物空間並不大,好像還能再做大一點吧?

冷氣一如TOYOTA的強項,即使沒撞風散熱依然很涼很舒服。以藍牙連線聽音樂,音質也可以了啦,真的要提升音質,可能得靠後天升級隔音。



前座、門板置物空間還有手套箱,這我沒什麼想法,不知道車友看了有什麼感覺?


有點糊掉的全車照以及車頭燈特寫,認真說不論是C-HR或是AURIS會吸引我,絕對是因為它們不像目前台灣市場上的豐田,線條造型車型都年輕很多。




引擎室及引擎標籤特寫,恩,日本製的引擎。

最後用車尾照結束。
我自己是還挺喜歡的,不過今天朋友剛好開舊款RAV4過來,RAV4也算很常坐,雖說沒這麼運動,但要舒服還是得多花錢啊。
至於AURIS跟馬三,我倒覺得AURIS比較好坐,馬三的椅子很抗拒我把屁股放上去。
又因為CEFIRO是非獨立懸吊,所以我滿希望下一台車是後輪獨立懸吊的,尤其是以往ALTIS的印象,實在提不起我的興趣。
以上是賞車心得,有空再來補充試乘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