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Auris上市前搶先近距離賞析心得

目前坐車是家父的CEFIRO A33T,這車是家父跟同事買來的二手車,不過前一手也是買二手的,所以至少是第三手了。先前也有加裝過車頂架陪我去過許多地方。
THULE 車頂架開箱,讓CEFIRO A34頂著單車出門

也曾有發生過事故,驚覺車輛保養還是要靠自己努力,所以漸漸就把保養責任扛起來。
事故後,車修好了又去做底盤強化,盡量讓車子恢復正常狀況:
胡鐵克的底盤強化
只是車子畢竟年紀開始有了,現在高轉有時會有異音、壞過高壓線圈、板金狀況不佳,最重要的曾撞過,這不怪車子只能怪我沒盯緊保養廠,雖說修好了但總有疙瘩。於是就開始四處看車了。
目前列入考慮的大約都是90萬的車款,基於安全性,國產原則上先不考慮,本田似乎還行所以加減看,於是名單就有豐田的AURIS、C-HR、本田的HRV、CRV(好貴)、松田的馬三、CX3。

也剛好小惡魔舉辦Auris上市前搶先近距離賞析,能儘早看到車也解決一些疑惑。


剛到場,賞車車友還沒到齊,工作人員先拍自己用的畫面,不過這時我們也開始偷看了。


先看看行李箱,基本上我是覺得還好,反正再大不整理都會塞滿,而且我會把車頂架移過去,除非去大採買否則差不多。寶特瓶是600cc的,底板還沒下移。


飾板放下來,也就是後門關上,可見高度不算很高。


底板下移可以在多個十幾公分,底板下本來是備胎空間,但聽說這車是不配備胎的,但由於是展示車所以也沒有放補胎組。


行李箱左右側還有隔板可以當做小物收納隔離,亦可手工拆除放更寬的物品。



到車裡了,後座有ISOFIX,不過跟我還沒什麼關係。椅面夠放我的屁股,但是椅背兩側較突起,在山路上可以幫忙固定上半身抵抗離心力,但長途是否會有多餘的壓迫感?尚未可知。


前座車友大概也是身高180吧,調到舒適後再把椅背放倒,這時頭枕最好放到最底才不會頂到。


大家最關心的後座空間,前座是沒調到最後,但我坐也舒服的前提下,後座膝部尚有空間,不過椅面為了爭取頭部空間,所以很下斜但是大腿底下還有空隙感,簡單說支撐力不到。但最終原因是因為我腿太長(喂!)
至於頭部空間,只差一兩公分,本來以為車子彈跳會頂到天篷,不過試乘證實是我多慮。


後門略小,畢竟車也不大,我要稍微鑽一下才進得去。


晃到前座,中央扶手置物空間並不大,好像還能再做大一點吧?


冷氣一如TOYOTA的強項,即使沒撞風散熱依然很涼很舒服。以藍牙連線聽音樂,音質也可以了啦,真的要提升音質,可能得靠後天升級隔音。



前座、門板置物空間還有手套箱,這我沒什麼想法,不知道車友看了有什麼感覺?


有點糊掉的全車照以及車頭燈特寫,認真說不論是C-HR或是AURIS會吸引我,絕對是因為它們不像目前台灣市場上的豐田,線條造型車型都年輕很多。




引擎室及引擎標籤特寫,恩,日本製的引擎。


最後用車尾照結束。


我自己是還挺喜歡的,不過今天朋友剛好開舊款RAV4過來,RAV4也算很常坐,雖說沒這麼運動,但要舒服還是得多花錢啊。
至於AURIS跟馬三,我倒覺得AURIS比較好坐,馬三的椅子很抗拒我把屁股放上去。
又因為CEFIRO是非獨立懸吊,所以我滿希望下一台車是後輪獨立懸吊的,尤其是以往ALTIS的印象,實在提不起我的興趣。
以上是賞車心得,有空再來補充試乘心得。
感謝分享,從有消息到大鵬灣試乘會,一直在等待這台車的消息,

想請問樓主身高也是180公分嗎? 現場有無透漏任何售價訊息呢?

期待後續的試乘感想。感謝。

我要等展間有車
去實際試駕後才要買
把握當下、愛要即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Yoshihiko wrote:
感謝分享,從有消息...(恕刪)

依照現場發的簡易規配表,尊爵版(也就是便宜的)是87.9萬、旗艦版(比較貴的頂規)是91.9,聽說進展間談可再折價。


Newman.Chen wrote:
我要等展間有車
去實...(恕刪)

我也想試駕看看,不過坐起來已經不錯了。



補充試[乘]心得,雖說我大多都是自己開車,但我也得考量家人的乘坐感以及身高,所以我選擇坐後座。
前文有提到椅背,大概就是偏向賽車椅設計,不論前後座,椅背兩側較突起,中間凹陷,而且高低差有點大,好處即是山路上即使較高速過彎,上半身仍可以保持穩定,缺點則是覺得肩胛骨有被頂住的感覺。

另外是頭部空間,我身高180左右,在後座頭髮剛好碰到天蓬,本來以為遇到坑洞會彈起來,撞到車頂,實際上多慮了,只是前座天蓬有往上削薄,為何不延伸至後座?難道車頂跟天蓬之間還有什麼東西?

坑洞處理,感覺是偏硬,但阻尼感很好,壓過坑洞後車身只跳一下就結束了,也沒有多餘的零件共振及異音,看來車身號碼J開頭有其價值。不過車上坐滿四人,如果少兩人會不會有更大的彈跳?

動力上,為了盡快讓車友都能試乘所以都是坐滿四人(含小惡魔駕駛),從福德復育公園開下山到木柵路再上山,轉速約4000(我偷看HUD的)動力就很充裕,如果還有直線應該還能再加速,這動力配上僅1.39T重的車身感到相當充裕,至於0-100...我沒有很重視啦,若真的重視的話現在就應該把A33抓去壓掉。
(A33T多再幾個人就很喘了,加上4AT一旦遇到檔位落差就很難開)

過彎表現,這就讓我很驚艷了!富德公墓及焚化廠的山路不大,加上速度的話轉彎是很刺激的,不過以小惡魔駕駛本身是開BENZ,看他在開也是信心十足,同時車身側傾不明顯,連帶四個輪胎都在地上,車身相當穩定,即使當日飄雨路面潮濕也未有任何打滑。
(畢竟原本開A33嘛,即使底盤強化過但車身還是偏軟,稍微轉個彎就想跟機車一樣壓車)


總結,車子對大多受薪階級來說還是一個滿大的負擔,假設一台車開20年,90萬的車攤分下來一年也是4萬5,加上大多車子都是一週停在那6天,沒有室內停車位的話耗損更快更大,而車廠除了賣車以外,其實還賣給準車主一個[幻想],冀望有車之後把馬子更順利、想去哪就去哪不用怕招計程車遇到壞駕駛、在車上想帶狗載貓不用看人臉色,加上今天看的是一台市場上仍較少見的五門車,雖然是TOYOTA 但是顛覆以往對TOYOTA 的刻板印象(我家也開過美規CAMRY 2.2,就是一台外觀大氣但拙拙可是很可靠的車),難得有一台TOYOTA 這麼漂亮耶!這樣一連串的構思...是不是真的花不起這筆錢?好像也能看得比較開了,因為真的花得起啊。

那AURIS,雖說0-100有點慢、椅背有點不適合長途、車頂有點矮,但是近乎滿配的安全配備、日本製造的品質、新型的引擎跟變速箱、四輪獨立懸吊、七具氣囊,定價上似乎也不是這麼不合理(比如FOCUS 5D 180 頂級運動型89.9萬可沒有ACC;馬三5D要到旗艦型93.9才有ACC),認真說真的有打動我。

不過AURIS旗艦版多了18"鋁圈、LED前霧燈、換檔撥片、雙區恆溫、盲點偵測、數位儀表、HUD,要不要多花錢買下去,這我還得多想想。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