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ani A10 這次總共分為兩種版本,一種是 WIRED 版本,一種是 BOOM 版本,前者為全罩式安全帽適用的軟線麥克風版本,後者則是與 A10 一樣使用硬桿麥克風版本,而兩者在主機功能是完全相同,相較於 Parani 之前的產品 M10 來說,A10 最大特點為操控介面改為三鍵式設計,簡化了部分功能的選擇,另外 A10 系列在續航力方面更高達 16 小時以上的表現,再加上主機重量僅 32g,是目前 Parani 產品中最輕盈的主機,因此對於佩戴全罩帽的平衡影響更小,如果近期想要替自己的全罩式安全帽尋找藍牙耳機,卻又不想花到三五千甚至破萬,那麼 Parani A10 WIRED 值得參考!

|Parani A10 WIRED 開箱與配件介紹
- 盒裝

- 背面

- 開箱

- 所有配件

- 主機

- 多功能鍵

- 耳機埠

- USB Type-C

- 背面

- 耳機組

- 正面

- 背面

- 左耳

- 左背面

- 麥克風

- 魔鬼氈

- 連接埠

- 防呆

- 底座

- 夾式底座

- 夾具面

- 背膠底座

- 背膠面

- 耳機海綿

- 耳機魔鬼氈

- 麥克風魔鬼氈

- 充電/傳輸線

- 彎頭 USB Type-C

- 說明書

|Parani A10 WIRED 操作說明
- 開機問候

- 待機介面

- 音樂播放

- 對講進行中

- 來電顯示

- 耳機配對

- 手機配對

- 邊充邊用

- 關機

- 關機充電

- 功能設定

- 第二手機配對

- 速撥

- 語音提示

- 刪除所有配對

- 恢復出廠設定

- 離開設定

- 開機與關機
- 手機配對
- 來電顯示
- 音樂播放控制
- 邊充邊用
- 功能選單
- 前後對講配對
- 四人對講配對
- 管理軟體

- 韌體更新

- 快速撥號設定

- 套用設定完成

|Parani A10 WIRED 實際使用

對全罩式安全帽來說,之前的 M10 系列要用硬桿麥克風來安裝,對於臉型較大且帽體較小的騎士來說會很困擾,但 Parani 推出全新系列的 A10 之後,直接提供軟線麥克風,因此安裝變得更容易且簡單,主機則是回歸比較常見的按鍵設計,好處是耐用且穩定,不過外觀方面就少了一點帥氣度,由於小編已經很熟悉 SENA 的三鍵式操作介面,所以使用 Parani A10 很順暢很直覺,至於還未體驗過安全帽藍牙耳機的騎士們,則是建議詳讀說明書並記得操作的幾個重點,並記得短按與長按的差異。
- 右耳位置

- 左耳位置

- 麥克風位置

- 底座位置

至於前後對講的表現部分,Parani 由於有著母廠 SENA 的技術支援,因此 A10 在風切與噪音的抑制能力依然讓人感到滿意,騎士或者乘客講話時的音量過濾清晰,幾乎不太容易聽到風切以及配戴者的吐氣聲,而且連接反應速度很快,只要耳機在範圍內,基本上秒按都是秒連,不會像是很多產品,在按下對講後可能還要等個三五秒甚至十秒還不一定連得上。
另外過往 M10 系列有個「啵」爆音的問題,在 A10 上似乎是解決了,小編這次配戴出去騎乘兩三天都沒有聽過「啵」聲出現,算是可喜可賀,不過對於 M10 系列的使用者來說可能就只能升級耳機主機了,至於體驗上覺得還可以再加強的部分,就是 A10 系列的音量大小分割層級,A10 系列的最大音量幾乎可把耳機當喇叭用,但是分隔的層級太少,所以音量有點不太容易找到適合的音量大小聲位置,要嘛會覺得過小,要嘛會覺得有點大聲,若是能將音量的切割範圍切多段一點,就更容易找到適合的音量聲音大小囉。
|總結
上次的 Parani M10 以低價位讓消費者能夠輕鬆體驗到 SENA 技術的加持,這次 Parani 則是更貼心的區分全罩與 3/4 安全帽使用者選擇,讓消費者依然能以相對低的價位買到能對應自己安全帽的新世代安全帽用藍牙耳機,並且在這同時依然有著 Parani 的四人通話對講,以及首次搭載在 Parani 產品的邊充邊用功能,不論是短途騎乘者,或者是長途的外送人員等,都大幅提升其表現續航力,再加上雙手機配對與有螢幕的功能顯示調整,耳機更容易設定,因此如果近期想要在自己的安全帽上加上藍牙耳機,那麼 Parani A10 系列不僅源自 SENA 且功能眾多,價格還相對容易入手,不妨至經銷商體驗看看吧!

延伸閱讀:
Parani M10 安全帽用藍牙耳機測試 高品質通話不再昂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