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ker wrote:
真的要通風"一流"看...(恕刪)
EXO-700有人說通風直逼X-11,也有人說大約只有X-11的七八成水準
我是不認為X-11的八成還是會樂勝包括Arai在內的歐日帽啦...
不挑X-11 一方面是頭形不合
二方面是我的本命是AGV Ti-Tech(VR46/博士/裸女get,義大利之心觀望中)
想找次頂級通風帽只是因為我現在搬到新加坡
有點擔心歐洲帽會擋不住熱帶的炙熱氣候(移作賽道使用也是不錯~),以通勤/偶有載人給後座用的考量
這種用途不想買到另一廠的頂級帽去
要不是AGV次頂級帽以下的CP都沒那麼好....我應該是不會考慮別家的....囧>
這種跨廠牌跨級距的比較還真難啊....Orz
Haiker wrote:
真的要通風"一流"看...(恕刪)
說"一流"的通風還有跟"x11"差不多的效果,
感覺好像是很有壓力的讚美XD
我是沒擁有過頂級的安全帽,
所以無法得知和頂級進口帽比較的結果
不過我自己的感覺exo700的各項設計的確是有發揮他的功能,
進排氣的確能發揮一定的效果,
但實際效果的程度,
還是要多點人的範本心得比較為準.
(私心覺得如果帽體能再小一點就更棒了XD)
而不是少部份人的心得,
反而把些東西的效果給神話了,
到時反而招來一些人的反批,
因為每個人的感受很容易不同.
(像是只戴瓜皮的人直接昇級到全罩,他會覺得全罩帽涼嗎XD)
我自己也是覺得東西不一定貴就是好,
還有適合你的東西不一定適合別人,
東西自己用得爽的就是好東西.
所以我在我寫的心得後都會說多少會有我主觀的成份,
主要就是希望看的人還是要以自己的感受為準,
而不是人云亦云,
我自己是覺得能以這樣的預算,買到exo700這樣的表現,
我是蠻滿意了,跟一些國產帽比起來,
它該有的功能都表現的不錯.
但還是要靠多數使用者的感受才是比較能做為依據的.
Haiker wrote:
三頂Ti-tech....(恕刪)
我是扁頭...(抖)
Arai跟AGV Ti-Tech都合頭,但是Arai帽體下緣圓徑收太小
我帶進出都會刮耳朵超痛的
X-11是後腦杓不知道會卡到什麼 一整條橫的痛過去.....= =
Ti-Tech EVO版對我來說也沒有舊版戴起來那麼順了 減輕重量的同時內裡感覺變薄也變硬
空間感也稍微變狹長了一點 要橋一下才不會折耳
也可能是因為我EVO戴的不夠久...要多戴才會合頭? 不過橋得好的狀態比舊版本(對頭)挾持性更優秀
配上輕量的帽體,在TIS練車一節因為風壓出汗等等造成的帽體相對小位移=0
簡直像臉皮一樣跟頭合而為一的感覺 :P
三頂....但是VR46已經摔掉了....現在供奉在家
有想過要再買一頂VR46補上,但是AGV這兩年的新花色好大膽好美 對比VR46突然感覺到時代感(大汗)
還是慢慢來吧....最近半年要敗的東西太多了
Aprilia RS250
Dainese連身皮衣+內靴+手套
這可以讓我的薪水乾好久了....(哭)
ksking wrote:
說"一流"的通風還有...(恕刪)
之所以會拿出X-11來比較,也是當初在東吳部品板看到senmin大的評比心得
比較不像是從瓜皮升級的那種
看他戴過那麼多頂級帽,評比時心裡那把尺我想應該會公正些才是??
當然,心得這東西嘛,以自身的感受力為準
有的人對通風的感受力強(像我頭髮還滿短的,對通風好壞的感受力也還算可以)
有的人在意的是包覆性或是舒適性,甚至也有比較在意眼鏡好不好戴的
每個人著重的力道跟方向不同,寫出來的東西也不同
有壓力的讚美,您言重啦,心得本來就是參考而已不是?
--
Arai那個是頸襯的關係,其實我也多少會這樣
Shoei應該是帽體設計?可以看看帽體後方鴨尾,那條稜線較為明顯
但您說帽頭合一的感覺我懂,小弟剛好是Arai頭

A牌RS250(汗)
大大您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