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好有幾次都跟好友或是自己騎著車上山




常在山上跟一些車友交流後發現很多騎得比較「殺」一點的車友明明是穿著大牌子的連身皮衣



本想說這些大牌子(a星跟丹老師)的防護性應該很好很棒,但訝異的是有些車友竟然會故意性的放棄



像是護胸(丹尼斯好像是要用夾著的a星我沒問過)跟護腰(要用綁的),我看過一個車友連護背都沒上,好像是因為丹尼斯的護背要用背的?(這我不大清楚)


他們為了動作更加的順暢不想干擾有些都會拿掉



而且


各大廠的皮衣皮褲好像也真的不會像通勤款做這麼周全的防護


像板上很推的komine他的上半身跟下半身通勤款好一點的護具護墊加一加就快15件!!


但他家的連身皮衣就不會再這麼多地方都有防護



但這我猜是取向的不同,場上摔車就是一直滑行到動能減低所以主要是要耐磨


但一般通勤摔了可能沒滑多遠就撞到護欄,撞到樹,撞到車

所以防護更周全也更多面向而且主要是要吸收衝擊為主



可是台灣有很多重車車主很喜愛連身皮衣但又沒有在做一些補強


最近一件車禍就是車主低速碾道路上的髒東西滑出去雖然穿著連身皮衣

但是胸口受撞擊導致肺出血而死,這個案例如果有護胸說不定就不會這麼的嚴重了





板上有些熱血的版友一定也很偏好皮衣甚至是連身皮衣



大家是如何在這不同的取向上取得平衡的?


一起來討論吧

吸收衝擊可以用類似這種背心,一件搞定一切需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