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多方面的資訊搜尋之後,原本鎖定RT-33&空刀3,但無奈我的頭型問了幾間RT33都缺貨,雖然知道RT的碳纖版要出了,但聽到的價格太爆預算了,現場試帶了空刀後,馬上被它的重量嚇到了,48S戴久了1.6KG比起空刀的1.37KG真的 超!有!感!
有現貨的情況下,就直接衝了空刀啦!
OGK的箱子頗大一咖,而且是單手提拿的設計

OPEN~~~!

買的是Stellato藍白彩繪版本,故意挑跟車子比較搭的顏色

正面,進氣孔是在額頭左右兩側,下巴也有進氣孔

特寫進氣孔

屁股的部分

後方的排風口

開啟的樣子

內襯的部分
五件式設計,含眼鏡溝槽設計

眼鏡溝槽特寫

帽子的身分證(?)

配件有PinLock防起霧片、鼻罩、墨片(其實墨片上面那張是安全帽上的),還有帽套沒有入鏡><

整體使用感想
在使用了一個禮拜後,大概整理出空刀3的特性,供大家參考參考
使用條件:單趟12KM每天約24KM
氣溫約23~25度,有一兩天18度
出發時間:每日上午8點&晚上6點,單趟25分鐘到30分鐘
時速有1/2的時間都是80KM/hr,剩下是走走停停,0~60KM/hr在騎乘
一. 重量
1370g正負50g,對於全罩安全帽來說是個非常輕的重量,戴起來脖子相當有感,雖然我的脖子早就被48s練的很強壯了,但脖子還是有比較放鬆舒服的感覺,至於有人討論過的,帽子過輕會在高速行駛時造成晃動,老實說騎到時速80公里,無太大側風並不會有晃動的感覺,但是風只要一大還是會有晃動感。
二. 通風
由於我只有帶過48s,沒有辦法比喻其他帽子,從48s換到空刀比起來大概就是,鼻中膈彎曲半邊鼻孔吸不到空氣,然後開刀後又能呼吸到新鮮空氣的感覺,進氣感覺非常強烈。
不過讓我覺得最強的進風點是下巴到耳後,進氣不外乎就是額頭這2個進風口&下巴,下巴進風的風量非常之大,至少占了2/3以上,帽子設計的關係,下巴進風會帶進眼鏡溝槽&額頭,風進到眼鏡溝之後,會走到後腦,最後應該是由尾巴出氣口排掉,額頭進氣也滿有感的,有一道風會流進來,雖然說沒有到灌進來那麼誇張,但只要一起步額頭就會有風不斷的進來。
帽子戴上去後用手去摸帽子的入口邊緣,因為內襯設計的關係,本來就很緊,除非手指硬塞才有辦法伸進去,所以要從下巴或額頭以外的地方進風是不可能的,可是因為風直接從下巴衝進來,相對的風切聲會比較大聲,這點也是大家討論比較熱烈的地方,耳朵很直接的會有呼呼呼的聲音,這算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三. 使用操作上
在配戴上,前面有提到,帶進去時比較緊一點,但整個頭進去其實還滿舒服的,兩頰算緊,戴久了應該會更和臉一點,空刀戴起來,整頂要抓著下巴稍微再往下拉一下,整個眼鏡溝才會到位,如果沒有喬好,耳朵會稍微被擠壓到。
雖然對於雙D扣的使用上已經很熟練了,但是遇到空刀的雙D扣是有點半圓弧度的,跟之前習慣的四方形位置有點落差,所以目前還在習慣中,在穿脫上多了一點時間,比較大的那一環還有一條可以快速解開的拉繩,但是一樣還在適應中,而且一開始偶爾會被它刺到,因為它是個很單純的類尼龍材質,邊邊沒有做修飾,所以會有比較尖的地方。

鏡片在開關的感覺手感很不錯,一共只有3段,左手大拇指出一點點力就會彈上去,值得說的一點是,騎乘中如果將鏡片打開,風切聲會很~大。
在拆鏡片時,熟練了其實算很好拆,將水滴狀的按鈕壓下,然後推整片鏡片一下就起來了,一開始拆只單純壓按鈕然後推按鈕…心想:fuXX怎麼那麼難推,後來才知道方法錯了阿阿阿。

進風口也很好推,不過目前沒有遇過大雨,尚不知是否會有漏水的情況,不過我習慣是只要下雨都一律會關進氣口,所以應該也沒什麼機會吧XD。
在台南很明顯的戴全罩或3/4的人越來越多了(台南很明顯多於其他城市),識貨的也越來越多,雖然路上很多SOL、KTY、Zeus、海鳥還有不少VR-1 但進口帽還是占少數,所以現在也踏上了帽奴之路…進公司、買東西、吃飯…甚至不敢放家樓下了,畢竟一頂9.2K阿…
雖然這次是捏一發衝了第一頂進口帽,還被閃光念了一下,但的確是個超有感升級,很值得購買的一頂帽子,以上跟大家分享參考參考
最後來一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