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有幸得知01這塊寶地也有一段時日,在此許多前輩們的熱心分享,讓敝人受益良多...
一直想要回報些有用的東西給01,讓自己也能盡一份力,而不是只有受惠。但卻苦無時機,也沒什麼東西值得寫起。

  直到半年前入手G-MAX4V 150後,這段時間的騎乘體會,讓我對速克達有了不一樣的印象,想說把它歸納整理,分享給大家(雖然4V已不是什麼新鮮車款),希望對考慮購入此車的版友們能有所幫助
  
  2006/07/10晚上7點多剛洗完澡就接到老闆電話說可以交車了,二話不說~連飯都還沒吃就立刻出發。到了車行把錢交給老闆,原廠隨車附送一把碟煞鎖,等級應該算中等吧,老闆另外拿了一把保險公司用的大鎖(市價700),要讓我和碟煞鎖二選一,我考慮了幾秒,選了碟煞鎖。檢點所有證件與車籍資料後,ok!在省道上一路20km/h龜回家,動力性能如何還不清楚,不過已經體會到制動性與穩定性了!這是我人生的第一部車,當初看到實車覺得真的很大台!排氣管聲浪低沉飽滿(比起一般125cc以下而言),大燈亮度比起心情好多了。左轉鎖龍頭,壓下右轉開油箱蓋,壓下左轉開坐墊。花了73張小朋友把她娶回家。

  2006/07/11早起去新市鎮試車,從8點10分~9點10分剛好一小時。一開始0-40km/h來回加減速1分鐘,再來加速至60km/h來回加減速,10分鐘後熄火休息5分鐘,順便幫寶貝拍照留念
  
右把手:緊急斷電、大燈、電門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左把手:遠近、PASS、喇叭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油箱蓋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後單二卡鉗+200mm碟+鋁合金後搖臂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雙孔迴壓管+碳纖維紋路防燙蓋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33mm前叉+前對四卡鉗+220mm浪花碟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車廂小燈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車箱容量參考:原廠送的碟煞鎖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可塞有帽簷3/4罩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機油濾清器+油冷器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近燈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遠燈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炯炯有神的車頭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儀表照明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光型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高翹的車尾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煞車燈很亮~反射面的視覺效果很像LED(相機拍不出來)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右後視圖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充滿肌肉線條的方向燈殼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休息好了之後,接著進行0-80km/h來回加減速,持續5分鐘後加速到100km/h。很穩,不愧廣告形容它「重車的靈魂」。再拖個幾秒~喵一下表已經105km/h了(油門轉了3/4多一點),但是我已經不敢再加速了 (而且路也不夠長),收油門減速至40km/h,突然想到若放開雙手會如何?想不到龍頭絲毫不會搖晃,車子還是忠實的直線前進..(當時週邊完全無人車才試了一下,道路上不建議這麼做。)

  接著測試煞車反應,以及模擬緊急煞車狀況,天啊~煞車實在有夠猛,真可形容是原廠改裝車!40km/h按緊後煞,後輪輕微滑了一下。 按緊前煞,強大的俯衝力道,讓整個人往前傾,嚇一跳...(翹後輪我不敢試,心臟沒那麼大顆,且並非在賽道環境)

  看了一下里程表30km,差不多了,於是就騎省道回程以60-70km/h不定速巡航,到車行換機油&齒輪油,本來要換金帝MAX9,不過老闆說G妹交換量是0.8L,金帝那罐是0.7,問我要不要換YAMAHA 4S,就聽老闆的建議囉~花了300。嗯..Y牌就是比別人貴了點(金帝250)。之後又用了PGO原廠15W50一段時間,才換Agip 10W60 RACING直到現在。


最近一次的中寮山之旅-簡直像Off Road...[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愛車近況-洗車後的儀表板[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愛車近況-左後視圖[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愛車近況-右側視圖[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巧合拍出的借位(像不像March的輪胎卡在G妹油箱上?)[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DIY置物掛勾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未完成的前輪右側[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DIY輪圈反光貼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DIY反光造型貼紙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夜拍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洗車傢私
[分享] G-MAX4V【代步重車,跳脫速克達車型的突破】

    想買這台車的人,要先想清楚,你買車是日常通勤代步?還是假日遊山玩水?是否常載客(後
座很高,女友上下車是否不便)?是否可忍受置物箱比100CC大,但比其他125CC級還小的事實?78公
分的座高,騎士至少要有標準身高(170)才不會覺得吃力。對通勤代步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個考量。
油箱設計於前腳踏空間,無平地台,載貨可行性0%.....若能克服上述現實面問題,加上外型喜愛,
並已審慎考量過是否適合自身需要,且無品牌迷思,此車真的值得考慮,尤其是注重性能&運動風格的
騎士。

------------------------------------------------------------------------------

  怠速不穩定&熱車後停紅綠燈怠速偏高到3000RPM,將怠速調至2000RPM,新車期間先不要調怠速至
建議值,等馴車過了1000RPM後再調整,比較不會因為怠速過低而熄火。
  坐墊開啟有時候會秀逗(不會彈開,要用手扳),檢查之後發現是車子座墊高度不一,少了一顆平
衡塊,修改換上並重新安裝馬桶後已解決。
  時速60以上引擎出力忽快忽慢(會有頓挫感)這似乎是大部分新車都會遇到的現象,只能撐過去
,以上是我遇到的小毛病。
  敝人新車騎291km就遇上液晶時鐘故障,聯絡原廠馬上免費換新,一直到現在已邁6300km都沒有再
發生問題。※機油不要加太滿(約0.75~0.8L即可),否則會有加速不順、暴衝&頓挫感。

  理論上二汽門在低中轉反應會比較靈敏,四汽門在中高轉出力延伸較多。但實際上還是要看原廠的
配置。2V在低中速比4V略佳,但4V尾速並沒有比2V好多少(差異不大),因為4V的排氣管跟2V一樣,原廠
為了彌補4V車在低速反應不足的缺點,因此把4V的排氣比照2V回壓設定,這也是4V150為何在尾速表現
並沒有特別出色的緣故。

此車優點:
  4V版改善不少2V車的缺點(電系問題、曲軸耐用度、連桿壓破空濾修正、連桿培林潤滑問題)加上配
備升級:浪花碟盤+對向四活塞卡鉗、後碟單向雙活塞卡鉗、13"鋁合金輪圈、油冷器+機油濾清器、重
車級雙環抱鋼管車架、中置六連桿避震器、三相發電等...跟他牌相較之下,PGO不計成本的強化原
廠配備可說是極致了,原廠就是希望車主省下一筆改裝費用,(沒有跑賽道的話)原廠配備已足堪用。
因為車重,高速行駛很安定,高速過彎也穩定,車身傾角大,原廠翹管,卡普不容易磨到排氣管。扭力
不差,雖動力不大但爬山還不至於軟腳。


此車缺點:
  雖然是150cc,但礙於車重,所以動力以同級來說並不算強悍(極速比SYM Fighter低)。沒有手套
箱,前腳踏被油箱隔開,不能載貨,前置腳空間姿勢較固定,長途可能較累。
  置物箱不長(但比RS和馬車深,可塞下一頂全罩+手套,手套要塞在安全帽裡面),騎乘時車箱則可
容納:兩件式雨衣、背包、大鎖、碟煞鎖、抹布、原廠隨車工具包。是短而深的設計,敝人認為「魚與
熊掌不可兼得」真想要買這種車,就應該心裡有個譜,瞭解它的定位,畢竟它不是設計來日常通勤用的
,因此一般大眾也比較少人接受。換輪胎的時候會比較貴,而且非代理PGO車行幾乎不會庫存130/60 13
MAXXIS M6029這顆輪胎。車子比一般125較重&長,停車時需要多花點時間與技巧。(但別忘了YAMAHA
Majesty125有146kg,G-MAX才133kg。)
  坐墊78cm高,身高太矮騎起來較不方便。(敝人168cm雙腳無法平貼地面,有一隻腳會踮腳尖。但還
不影響操控,因為已習慣用單腳停車。)後座高翹,乘客若要抱著騎士時,舒適度不比一般125速克達(
人會往前傾,且安全帽容易相撞),乘客上下車的方式要比照重型機車,一隻腳先採腳踏桿,另一隻腳
再跨上車...等。

有待改進之處:
  排氣管頭段離吊架很近,若避震老化後遭遇大坑洞也許有被車架敲擊之疑慮(敝人檢查自己的車尚
無發生)。未配置磁石鎖頭(雖然實際防盜效果不大,不過多一層防線總是比較心安)。
  前輪煞車油管沒有固定鐵架,在激烈轉向操控下是否會鬆動拉扯有潛在隱憂(目前無發現異狀)。
  牌照框後擋泥板若能加長將更有效防止雨天泥沙飛濺(4V後輪小土除視覺效果>實用性)。後座可以
加厚一些,乘客會比較舒適。
  建議更換如外銷版的防滑坐墊,但座高使用內銷的高度。(敝人坐過後座的感想是,兩小時的車程
腳會酸(屁屁還好),因為前低後高,後座乘客需要用腳支撐才不至於過度前傾(這就是為什麼腳會酸的
原因)。只要緊急煞車後座乘客一定往前滑...基本上這台車載人一定不會比其他125舒適,原本就是
設計給單人騎乘的(畢竟它是台運動型速克達,取向不在這裡。)短程都在可以接受範圍,長途只要中
途找時間休息就沒問題了。

  HS1大燈亮度略顯不足,且原廠怕35W耗電量不足會燒毀大燈,因此在右前方向燈附近設有限電水泥
電阻。若改為H4 60/55W焦距會更理想,也就不需要此裝置了。目前僅能靠原廠大燈拔除水泥電阻或換
裝進口H4燈泡+強光線組來改善。


  買了G-MAX,就一定要用心去顧他,因為它不是一般的速克達(若想用一般的速克達來看待
它,那可以不用考慮購買了)。停車的地點要慎選(敝人的車就曾被別人粗心擦撞,只能自己花錢消災)
。勤洗車,除了保持外觀乾淨外,順便留意自己的車子各部位有沒有異常。

4v150淨重133kg。這還沒算進7.5L油箱重量,加上雙載和行李的話,幾乎破300公斤,這樣動力還能
苛求什麼?畢竟它也只比125多25CC而已。(如果是G-MAX200就真的不錯,今年3、4月間總公司就會正
式上市。)

  若很介意乘客舒適度,請不要考慮G-MAX,它原本的定位就不是代步用的。G-MAX的賣點就是
穩定、安全,路上不普遍,注目度高。台灣首輛通過ARTC測試的速克達 ,車架剛性無庸置疑。騎帥不騎快,玩車才能長久!

  雖然在291km時液晶時鐘無預警故障、5645km時發生綠燈起步要摧油門時會感覺車子吸不到油然後就熄火,停紅燈時怠速很不穩定....這台車讓我花了不少時間與心力(金錢)平復問題,不過都一一克服,PGO原廠的服務態度也令人讚賞。我想我會一直陪著它,直到它不能動為止...等老爸要買車的時候,我想我會慫恿他挑G-MAX200或GSR125吧
天生翹孖管 跑格儀表板 浪花對四鉗 單貳後碟盤  十三吋胎寬 高壓金油管 中置六連桿 三向發電盤 南訓大型重機班116期
很棒的分享
這台我也很喜歡
當初也有列入考慮名單中
後來爲了標新立異而買了CPI GPR
如果可以我真想兩台都擁有啊
我去年也是一直很想把這台牽回家
但他的外型實在太前衛了
我老爸應該很難認同

又想想他維修一定比三大廠貴不少
只好默默放棄
騎著現在的G4

說實在的 很想騎騎看13吋輪框+中置避震的感覺
以原廠配備來說 C/P其實滿高的

恭喜有台好車


有些圖好像看不到耶!!
  GPR是純粹為玩樂而生的車,路上能見度更低呀...您是壓對寶了!
天生翹孖管 跑格儀表板 浪花對四鉗 單貳後碟盤  十三吋胎寬 高壓金油管 中置六連桿 三向發電盤 南訓大型重機班116期
中東小強 wrote:
我去年也是一直很想把...(恕刪)


由於此車是敝人工作1年努力積蓄得來的,因此家父不旦沒有反對,還稱讚我買了一台帥車,有時假日還會跟我借車出去兜風呢!

  其實一般保養不會比三大廠貴(換機油就比Y牌便宜...),貴的是卡鉗、避震、車殼、油冷器、儀表總成、排氣管等元件,不過這些東西壽命都滿長的,無需擔心。換輪胎比較貴倒是真的...

  有圖看不到嗎?敝人看都正常說。麻煩請告知敝人是哪些。因前半段的圖是連自己的網路空間,後半段才是上傳01的圖,怕有些連結路徑出錯。

這台車還有一大缺點,就是騎慣它之後會不敢騎其他速克達,原因只有體會過的人才會知道...
天生翹孖管 跑格儀表板 浪花對四鉗 單貳後碟盤  十三吋胎寬 高壓金油管 中置六連桿 三向發電盤 南訓大型重機班116期
好車一部喔~

不過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新勁戰~

方便性和運動性都有兼顧到一些~

請問一下輪框貼紙是自己買回來貼的嗎?還是用其他東西用的?

前半段的圖都看不到喔.只看的到P網的小花~
turbo_123_turbo wrote:
好車一部喔~不過我個...(恕刪)



感謝您的讚美^^雞的便利性確實不如鵝,若非我不介意那也買不下手吧..

  輪框貼紙是自製的(沒花半毛錢),那是家父以前經營廣告看板店時留下的「廢料」,所以我只是把它拿來廢物利用而已。需準備反光西德(敝人用AVERY這牌子)、游標卡尺、鋼尺、壓克力板、美工刀、原子筆、錐子、鐵絲、簽字筆、方可開工。拿一支錐子和一支筆用鐵絲綁起來,就能充當圓規,然後拿一塊壓克力板墊在桌上,反光西德放上,開始畫線...接著用美工刀割開。貼之前將輪圈清洗乾淨、弄溼。※雖然免費,但是效果成敗取決於使用者的美工程度,過程耗時(我花兩小時半),且手工不可能比得上輪圈的真圓度。建議去精品店或材料行買現成的輪圈貼條還是比較方便。

感謝提醒,已修正所有無法正常顯示的連結^^
天生翹孖管 跑格儀表板 浪花對四鉗 單貳後碟盤  十三吋胎寬 高壓金油管 中置六連桿 三向發電盤 南訓大型重機班116期
小弟是第一期的G妹(當時只有2V,而且沒有天空藍
兩年騎了快三萬
只有修過後碟煞組缸
沒預過其他小毛病
被撞過兩次
車架都沒出問題
騎了G妹
真的重新找回騎車的樂趣
以前學生時代騎車沒有規定要戴安全帽
不管去哪裡
帶著隨身聽騎車都很舒服
戴安全帽那種感覺都消失了
直到換了G妹 才重新找回
小弟的也是04 2V,不過我是牽中古的(2XXXXKM),之前不熟車的時候撞過一次,請大家多多指教喔~
我愛賺錢 wrote:
小弟是第一期的G妹(...(恕刪)


  首批G妹幾乎可說是白老鼠機種(曲軸掛點、上弔桿壓破空濾、六連桿潤滑不足、電系不穩等),這是很多苦主的心聲。您可算是幸運兒呢!不過也因為首批2V多數問題,才有後來的改善,直至4V的出現修正不少問題,首批功不可沒啊!

  敝人也出過一次車禍(被違規的四輪撞)

親身體驗了車架剛性,心臟差點跳出來,希望不會再有這種「臨床實驗」

  G妹確實提供買不起重車的人一個騎重車的感覺,安全帽的重要性深有同感,主題的照片是戴M2R SP333 III的時期。去年底已換SOL 58S全罩及NK長皮手套了,現在騎車出門比較有安全感(這輩子可能不會再考慮M2R的3/4,因為入手SOL 17S後才發現,同樣兩張小朋友,M兩R的品質通風實在...)

天生翹孖管 跑格儀表板 浪花對四鉗 單貳後碟盤  十三吋胎寬 高壓金油管 中置六連桿 三向發電盤 南訓大型重機班116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