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機油劣化&小常識

由於今天到台中分公司出差... 整間公司整剩我一個人... 無聊呀~~ 因此就針對大家平時比較困惑的幾樣事情分享一下個人的心得... 如有錯誤.. 煩請指教阿~~~
------------------------------------------------------------------------------------------------------------------------


1.如何判定機油是否劣化?!

A: 一般來說比較有經驗的情況下只要根據騎乘的感覺就可以分辨了... 不過如果神經比較大條或是非常追根究底的版友們 可以參考一下小弟的方式:

拔出機油尺....滴一滴到衛生紙上....
1.顏色:將如果顏色沒很黑 或是跟原本差不多 基本上都還可以用(但不太準 有時候是廠商添加劑的緣故)
2.氣味:聞到汽油的味道
3.黏度:用拇指跟食指沾一些油 看看是否能夠將油拉長(至少2mm)
如果已經稀的跟水一樣不會牽絲... 基本上就是不能繼續用了 即使顏色沒很黑 但黏度是機油最最基本的要件




2.如何選擇號數?

A:
1.不加W字的黏度等級是一般氣溫用的而定義的方式是以100℃黏度來限制 並要在某一範圍之內

2.W字的是氣溫較低時用的 它的定義除100℃黏度要在一某數值之上外 更加上低溫黏度限制
即在低溫要有某一程度流動性

3.不論有w或無w之黏度 數字越大黏度愈高

所以我們舉個例子來看
5w-50 的意思是 他"同時符合" SAE 5W和SAE 50的要求... 套句白化一點的意思... 他具備在低溫時5W的黏度特性... 並在高溫保持50的黏度...

因在台灣....前面用10W 15W就很夠用了... 當然0W和5W可以提供更好的冷車能力 只是價格偏貴...老車則建議10W以上...

而新車在後面的號數則選擇30 40即可...老車引擎則為了彌補壓力不足的情況 最好選擇50以上...
如果選擇錯誤 好比新車選用50..60 則比較容易產生油們反映變慢的情況
而老車選用過低如30..40.... 則會有機油消耗加快(吃機油) 廢氣排放惡化 引擎噪音變大....




3.那該如何分辦機油的優劣呢?
較好的方式是從"黏度指數(V.I)"來作為依據
因為機油黏度會依溫度作改變 倘若變化越小 對引擎的潤滑就越高
所以一般的機油V.I至少都有130~150 一些高檔油甚至還到180以上呢!
不過現在廠商都不會標註在上面...所以可能要google一下(還蠻多資料的) 或是跟油商詢問囉~~


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謝謝~~^^


判斷機油劣化&小常識
判斷機油劣化&小常識
判斷機油劣化&小常識
文章關鍵字
受益良多!!

給你推推!!



我們需要這種好文章!!
kaochuhao wrote:
受益良多!!給你推推...(恕刪)


額外補充一下....
前面有w數字的黏度是指低溫時的黏度指數 與高溫時無關...
也就是說 15w-50和5w-50在"工作溫度"的時候"黏度是一樣的"
所以在台灣的氣候下 刻意去使用0w或是10w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此外之前提到 後面數字越高代表工作溫度下的狀況越黏...
而越黏就代表拉轉更慢...油耗更高...輸出的馬力更小....
(舊車使用的目的是讓黏稠的油膜填補因車老舊所造成的間隙...同時也比較不會吃機油)
因此刻意去選擇尾數60的油品... 在新車上是很沒意義的...

不過SAE是個很粗略的計算方式
同樣是50可能在A產品上是最上限...B產品上是最下限... 但廠商一律都印50上去...
我個人建議在台灣最合適的號數是10W-40.... 在低溫上提供足夠的流動性(熱油快) 而在高溫的表現上也足以應付一般的拉轉使用....
當長途旅程則選擇15W-50或是20W-50左右的油品(價格上比10W-60更便宜 但也足以應付)

廠商的基礎油等級&來源 以及添加劑的配方... 有時候比起SAE數值... 是來的重要多了...

供各位參考...謝謝!

Gtr Aero: 彎道! 我就是休止符!!!!
喔喔~這篇文確實不錯,讓許多對機油係數不了解的車友們獲益良多。

車手輕量化中... MSN:s123190450@yahoo.com.tw
我之前好像有聽說漏下來的機油如果是黑色

並"不一定"是機油已經劣化

也有可能是該款的機油清潔力好

哈仔 wrote:
由於今天到台中分公司...(恕刪)


這篇文章很實用~

5分送上~
有時候 故事像新詩 有時候 故事像散文 有時候 故事像小說 有時候 故事像電影 這是我的故事,而且,故事才剛開始!
哈仔 wrote:
此外之前提到 後面數字越高代表工作溫度下的狀況越黏...
而越黏就代表拉轉更慢...油耗更高...輸出的馬力更小....(恕刪)

可是我用5W-50的機油卻變省油了
前一罐機油用的是10W-40
說真的要明確的說 很矛盾
不過很好奇 大大的工作是什麼??
jkzax328 wrote:
可是我用5W-50的...(恕刪)

黏度較高導致馬力下降油耗增加是正確的,不過實際上影響油耗的原因太多了,若只單看一項原因很難保證會有一樣的結果

我自己之前使用GTX 10W/40和20W/50相比,後者的確用起來比較沒力....但是油耗沒有增加,只能說理論跟實際還是有點差距
哈仔 wrote: 如果們 可以參考一下小弟的方式: 拔出機油尺....滴一滴到衛生紙上.... 1.顏色:將如果顏色沒很黑 或是跟原本差不多 基本上都還可以用(但不太準...(恕刪)
敝人就屬於神經比較大條或是非常追根究底的版友族.. 受益良多!!給你推推!!我們需要這種好文章!! 我承認~ 我已輸一半 (來認真的)..
敢問請教, 顏色沒很黑, 怎樣才算黑?? 多黑?? 暗度?? 灰度?? 256灰階?? 滴在衛生紙如何判斷機油夠黑?? 如果不太準, 那有哪些機油可以藉此判斷?? 有些機油配方, 就是氫化(加拿大 Omega品牌)或x化, 機油顏色已是暗紅色... 機油配方你有嗎?? 去 google找找到哪兒找??


另外, 請指教機油的指數何來之"黏度"指數?? 機油的"流動性"指數 等同於 "黏度"指數?? google大神何處找到這類的引證?? 網友們或機車師傅的以訛傳訛之論, 就少再端出來引用, 省省吧!!

謝謝 (本人還沒問夠, 待續.. 我有點給它白目溜..)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super010 wrote:
黏度較高導致馬力下降...(恕刪)

雖然對機油了解有限
但網路資訊太多 都被搞混了
之前有看過 說機油黏度不論在高溫還低溫時
黏度都是一樣的(同一罐油品的狀況下)
真的很渾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