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何判定機油是否劣化?!
A: 一般來說比較有經驗的情況下只要根據騎乘的感覺就可以分辨了... 不過如果神經比較大條或是非常追根究底的版友們 可以參考一下小弟的方式:
拔出機油尺....滴一滴到衛生紙上....
1.顏色:將如果顏色沒很黑 或是跟原本差不多 基本上都還可以用(但不太準 有時候是廠商添加劑的緣故)
2.氣味:聞到汽油的味道
3.黏度:用拇指跟食指沾一些油 看看是否能夠將油拉長(至少2mm)
如果已經稀的跟水一樣不會牽絲... 基本上就是不能繼續用了 即使顏色沒很黑 但黏度是機油最最基本的要件
2.如何選擇號數?
A:
1.不加W字的黏度等級是一般氣溫用的而定義的方式是以100℃黏度來限制 並要在某一範圍之內
2.W字的是氣溫較低時用的 它的定義除100℃黏度要在一某數值之上外 更加上低溫黏度限制
即在低溫要有某一程度流動性
3.不論有w或無w之黏度 數字越大黏度愈高
所以我們舉個例子來看
5w-50 的意思是 他"同時符合" SAE 5W和SAE 50的要求... 套句白化一點的意思... 他具備在低溫時5W的黏度特性... 並在高溫保持50的黏度...
因在台灣....前面用10W 15W就很夠用了... 當然0W和5W可以提供更好的冷車能力 只是價格偏貴...老車則建議10W以上...
而新車在後面的號數則選擇30 40即可...老車引擎則為了彌補壓力不足的情況 最好選擇50以上...
如果選擇錯誤 好比新車選用50..60 則比較容易產生油們反映變慢的情況
而老車選用過低如30..40.... 則會有機油消耗加快(吃機油) 廢氣排放惡化 引擎噪音變大....
3.那該如何分辦機油的優劣呢?
較好的方式是從"黏度指數(V.I)"來作為依據
因為機油黏度會依溫度作改變 倘若變化越小 對引擎的潤滑就越高
所以一般的機油V.I至少都有130~150 一些高檔油甚至還到180以上呢!
不過現在廠商都不會標註在上面...所以可能要google一下(還蠻多資料的) 或是跟油商詢問囉~~
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