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
自從戰將FIGHTER出現後
把悍將改成12吋似乎是越來越盛行
去年開始正式著手
先是來顆FIGHTER後12框直上來看看
後來市面上出現了滿多後碟的套件 不過大多都是YAMAHA車系為主
興起念頭來改後碟 為了保持完整度 暫不考慮加掛排骨的作法
爬文 比較料號 比對墊片及車種圖片
終於是成功的移植了FIGHTER ZR的後碟系統
上了後碟之後 總覺得後高前低 急煞車時屁股都往前溜
所以又去削了椅墊 是比較能保護到寶貝
不過過彎的角度跟路線 表現起來還是不如前後12吋車種的完整
又爬了很多文章看別人怎麼改前12吋
大多都是要更改三角台為前提
日前爬文見到gt晃晃改了一卡很熟的框(因為倉庫內有一樣的東西,但一直都不知道是什麼車用的)
卻沒動到原廠前叉及三角台
這就激起我的興趣了
討論細節後便備料動工了
以下為材料
PMX110 中古12吋框 X 1
快活110前輪套筒 X 1
FIGHTER碼表齒輪 X 1 (需用洗床將碼表齒輪厚度切至26mm 但要保留凸點)
FIGHTER碼表線 X 1
12吋輪胎 X 1
墊片1mm X 數個
然後.....就可以裝了
以下就看圖吧 (車...很髒 不介意就參考一下吧)

這是本來的樣子 (205mm訂做碟盤)

倉庫挖出來的

背面是三孔(鎖點與原廠相同)

試裝看看差多少

新舊輪框比一比

卡鉗與碟盤位置

卡鉗與碟盤位置 上下比較可看出碟盤未置中

卡鉗座可流用 需用墊片調整卡座使碟盤置中

弄到一半亂入的名流100 車況超好

左側為快活110碼錶齒輪 右側為FIGHTER齒輪 差異就在那跟凸點 (原廠前叉有溝沒凸點)
左側套筒為快活110前輪套桶24mm 旁邊兩顆是卡鉗後移套筒

將卡鉗後移看看會不會摸到框

正面圖可看出使用快活110的碼表齒輪及套筒框會偏左2mm 因此才使用FIGHTER的齒輪下去修改

修改後把601裝上去瞧瞧

100/90-12的胎離後方土除空間還很大

正面圖輪胎離上面下巴空間也足夠

另一邊看起來是完全不會摸到車殼

碼表齒輪凸點近照

再將原廠的小土除裝上去試看看 (雖說用不到 但不裝佔空間 丟掉又可惜)

依然有足夠空間應付輪胎高速膨脹

使用墊片墊在卡座與前叉中調整左右

碟盤於卡鉗中位置

卡鉗上螺絲點與輪框間隙

卡鉗下方與輪框間隙

碟盤使用小雲豹245mm碟盤(目前只有NCY有做...但是只有0.3mm 手感又更Q了.....)

這樣的傾角.......想摸到中柱....

後碟也入鏡一下

完成圖
打完收工~
後續廢話
本想像正12吋可上260+輻卡...但前叉寬度是現實的 這卡框這樣就緊繃了
圖中前叉為R2的33mm悍將前叉(因為原本的前叉被輻卡的力道弄到左右不一樣硬了)
但是鎖點與長度位置皆與原廠相同
這樣的改法應該是最省錢的了
撇開我的用料不談 框+齒輪+套筒+碼表線了不起三張而已 加個B03也沒超過五張
另外畢竟碼表齒輪不同 使用快活110的碼表齒輪在輪框上可以自由轉動(接觸輪框的油封比較大)
FIGHTER的就比較小了 可以裝的進去 也可以轉動 不過有點緊 剛裝好試騎時會覺得有股阻力
不過隨著騎乘距離增加 這股阻力也慢慢變小
裝了大胎卻感覺龍頭變震了 前叉再設定調整後應該更好騎
測試結果 晚上於空曠停車場練車 過彎反應變快 角度迅速往下探 一直磨到膝蓋稍向內縮才輕碰中柱
定圓時也不會感覺後輪進線前輪外拋
下回應該可以下場與正12吋車系比較一下秒數
--感謝GT晃晃解答他的用料 省下我不少比較測量找材料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