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臺灣溫度,機車機油需要用到低於10W嗎?


toyulong wrote:
01雖然已成為嘴砲天...(恕刪)


其實小的還是不太懂
如前面大大有提到因為煉油技術的進步
以往引擎指定機油可能要10w-40
現在可能變成5w-30之類的

是煉油技術的進步或製作引擎科技的進步
造成了我們"一般"消費者不用用到高黏度的機油
照理說,黏度指數表不會改變
30和40是有一定的分別,不可能煉油技術改變會造成黏度30=40

那就應該是引擎製程的進步
對於我們一般消費者來說原廠指定機油目的是"保護"引擎
當然也考量的消費者們的高速行駛與拉轉(原廠會斷油吧?)的情況
那為何把指定機油黏度向下調低呢?
是因為用30黏度在任何情況下(原廠車沒改裝),機油保護引擎程度會跟40一樣嗎(或者大部分更好)?


P.S.
有另外的疑問
在真正競賽車輛機油黏度是高或低呢?
黏度高我比較可以理解,因為高轉速高溫工作下更需要潤滑
而如果是低黏度就不太了解了,為何會如此選擇?
是因為在不用保護引擎狀況下只需要狂操引擎
所以選擇低黏度好拉轉讓速度更快嗎?

感謝解答
像礦物油 GTX白瓶,
20W50總是比10W40便宜
猜想..同一款油中,
號數高的因為雜質比較多呈現較黏稠狀態,
而號數低的因為比較純,流動性比較好?

power802762 wrote:
在真正競賽車輛機油黏度是高或低呢?
黏度高我比較可以理解,因為高轉速高溫工作下更需要潤滑
而如果是低黏度就不太了解了,為何會如此選擇?
是因為在不用保護引擎狀況下只需要狂操引擎
所以選擇低黏度好拉轉讓速度更快嗎?...(恕刪)

真正只要速度的,零件也是盡可能輕量,引擎只需跑完該次比賽就好了,
所以機油也只需完成該次比賽潤滑就可以了,這樣會用高黏度還是低黏度呢?

所以我認為真正競賽用油不見得是保護較好的油,因為用途不同!
ก็็็็็็็็็็็็็็็็็็็็กิิิิิิิิิิิิิิิิิิิิก้้้้้้้้้้้้้้้้้้้้
power802762 wrote:
那為何把指定機油黏度向下調低呢?
是因為用30黏度在任何情況下(原廠車沒改裝),機油保護引擎程度會跟40一樣嗎(或者大部分更好)?有另外的疑問
在真正競賽車輛機油黏度是高或低呢?
黏度高我比較可以理解,因為高轉速高溫工作下更需要潤滑
而如果是低黏度就不太了解了,為何會如此選擇?
是因為在不用保護引擎狀況下只需要狂操引擎
所以選擇低黏度好拉轉讓速度更快嗎?

(恕刪)

因為節能減炭

同一牌~同一等級的30黏度跟40黏度..
在正常的行駛下.偶爾會熱熱血..偶爾會騎長程..春秋冬天..我建議用30..潤滑比較好
在常常熱血載重的情況下...又是大夏天...我建議用40..高溫保護力比較好
但以上只是通則~~主要還是要看油本身的等級..所以看認證大廠是最簡單的判斷方法

如果媽媽把你生下來..就給你一隻黃金右手..油門沒一拜不會騎車的話...那.就建議用黏一點..
不過車這樣騎..很快就會壞用啥油都一樣~

至於賽車方面..我只能說..像雷利賽車等嚴苛賽事..
都是指定5W40的機油...我不是賽車這方面的專家..
無法給你一定正確的解答~以上.....

如果想問的更深入一點可以在這樓發問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1531009&p=1

再請教T大...

看是否有買錯嗎?

http://buy.yahoo.com.tw/gdsale/gdsale.asp?gdid=3143085

在奇摩購物中心裡Shell Ultra Extra 5W-30 合成"柴油"引擎機油4瓶組

裡面寫著柴油耶...


我已經下單才發現...請教這罐油跟您加的是同一罐嗎? 謝謝~~

power802762 wrote:
在此不討論何種基礎油...(恕刪)

你陷入誤區了
機油越低是低溫的流動性越好,台灣小又短,沒人會隨便騎個一兩百公里
大部分上班都是5~35就解決,有的更是騎到公車、捷運站就停了!
所以0-10W這幾年才會盛行,因為短距離能有效保護引擎,流動快發動起步就可以有力

退一百步講,同樣的引擎車種,國外一萬保養一次,台灣五千保養一次
你用那麼高係數的油幹嘛?還比別人早換?浪費兩次?
chingchang wrote:
再請教T大...看是...(恕刪)

是的..我是用這個
汽柴油都可用

恭喜勸敗成功
toyulong wrote:
是的..我是用這個
...(恕刪)
x087552096 wrote:
恭喜勸敗成功...(恕刪)

沒有啦~
我並沒有推薦大家要買那個牌子~
我只是希望很愛護自己愛駒的車友們~
不要花大錢買到不符合規範~沒認證的高價機油而已啦~

剛好有人問~我就分享我的賤駒現在用那種機油~
以前我是用美孚ESP~
有一次機油倉庫ESP缺貨~我就改買Shell HELIX ULTRA EXTRA 5W30
剛使用它時~~它跟ESP機油打架~~油門有點不順~
但用了50公里以後....

我只有一個感想..油門草泥馬的順!!!!
從此以上...我就愛上Shell HELIX ULTRA EXTRA 5W30了
CASTROL日本寫得明白,讓人易懂


エンジンオイルがその本来の機能を発揮するためには、エンジン稼動中の高温の中でも「粘度」が確保される必要があります。粘度というのは、オイルの硬さや軟らかさを表すものです。5W-30という表示のオイルは四季を通じて使えるマルチグレードオイルで、Wの付く数字はWinter(冬)を意味し、どれだけ低い温度でエンジンが快調にかかるかを表しています。またWの付く数字が小さいほど、より低温でのエンジンの始動が可能になります。

引擎機油要發揮原始的性能,引擎高溫運作中的粘度必須維持一定的水準.
粘度是表示油的軟硬度,標示5W30是4季皆可使用的複級機油.
帶有數字的W是指冬天的意思,表示在多低的溫度下能讓引擎順利運作的能力.
數字越小,越能夠在低溫的情況下發動引擎



後ろの方の40という番号は、高温での使用時、100℃での粘度を表したものです。 一般的に、粘度の高いオイルは厚い油膜ができるので、保護性能に優れ、シリンダーとピストンの密封性もアップします。また油膜のクッション効果から静粛性も高くなります。その反面、粘りによる抵抗は高くなります。一方低粘度オイルは、さらさらと流れやすいので、低温から高い潤滑性を得られるし、抵抗が低いため燃費やパワーアップが期待できます。

後面的番號是指高溫使用時,100度C的粘度表示.一般而言粘度高的機油會有較厚的油膜,保護性能優秀
油缸和活塞的密封性也會提高,再者因油膜的緩衝效果,靜肅性也會提高
但這些效果的反面,就是因為粘而提高抗阻.
另一方面低粘度的機油因流動容易,在低溫時就有較高的潤滑性.
抗阻低,所以可以期待每公升可駛公里數的提高



所以
低溫流動性 VS 高溫保護性
自己去想你想要哪一個 (我看重低溫流動性)


低溫起動時的傷害 vs 高溫運作時的傷害
自己去想你想要避免哪一個 (我認為低溫時的傷害比高溫的傷害還嚴重)


引擎性能發揮較高或較低
自己去想你想要哪一個 (我選較高,cc數小夠可憐了,當然要壓搾它)


静粛性好或不好
自己去想你想要哪一個 (我的車隔音沒救,引擎再怎麼安靜都一定聽得到聲音)



當然現在機油技術不斷突破
基礎油越用越好
油品在高低溫時哪裡不好,油商都會用一些添加濟來補足性能.
所以要高低溫兼顧也並非不無可能


所以...只要"按時"更換機油,系數多寡,各位自己爽就好..這是真心話啊!!!!


我的汽車用0W30( MOBIL 1,入手價375/L 對我而言算神油般的價格,每5000公里換一次,一年最多換二次
我的機車用0W40( MOBIL 1,COSTCO價 對我而言不算神油般的價格,每1000公里換一次,一年最多換六次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我今天跟朋友合買了一箱Mobil 1 extended performance 5W-30
最近才到港的~~大家來歡迎ep5w30來到天氣酷熱嚴苛的臺灣

一箱有打折
等於一瓶不到3百~~(mobi排行一哥的機油~有點貴~單買水貨就要400~沒有超講究不用考慮)
哈~一直講求看MB229.5~vw504/507等等認證的我也自打巴掌用沒用MB229.5的機油了~~

但是這支認證比較少是因為黏度比較低
40c黏度59.8 (ESP 5W30 72.8)
100c黏度10.6 (ESP 5W30 12.1)
且HTHS只有3.0 (ESP 5W30 3.58) 未達VW, MB要求的3.5, 所以就算送認證也不會過
但不表示這支的性能會比不上ESP~
等級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能過MB229.5/229.51, VW504/507的油品, 都是5W30裡面比較黏的
因為這些規範要求HTHS至少要有3.5, 並不是所有的5W30都有這麼黏
基本上100度黏度12左右, HTHS才可能大於3.5

譬如:
Mobil 1 ESP formula 5W30 12.1, HTHS 3.58
Shell Helix ultra extra 5W30 11.8
Castrol edge 5W30 12.0

XW30比較稀的:
Agip 7007 0W30 9.6
Castrol edge 5W30 FE (日本鐵罐) 9.8
Eneos 5W30 10.35
Mobil 1 10W30 10.1, HTHS 3.0

等我機車換機油時馬上換來用用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