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SYM研發T系列的動機與市場定位.....

煥仔 wrote:
英國? 台灣的國號是...(恕刪)


小吃攤只要養自己 sym要養整個供應鏈

食品類的毛利本來就很高
蔥油餅大叔 wrote:
sym要養整個供應鏈
..(恕刪)


SYM養那些供應鏈?...不是三陽在養他們吧.

講的更實在一點的話,應該算是互助互惠才是.
更何況現在衛星廠都移到中國或其他東南亞國家了.
甚至是自己的公司跑到中國設廠製造零件..(例: 廈杏三陽)


不過三陽倒了,原則上只有三陽的員工會失業,其他衛星廠不會有什麼影響.
因為訂單會轉移,而國內需求是不會因為三陽不見而變少的.

把你把三陽看成飲料店好了,糖商,茶葉商,奶商是他的提供者.
今天他要是倒了,喝飲料的客人會去其他飲料店買,所以,那一些原料提供者,
還是可以其他飲料店的同批客人的訂單.
並不會說那一間飲料店倒掉,客人就一輩子不喝飲料了..
這就是我要大致表達的意思.

所以不要把三陽想的太偉大,香港沒汽機車工業,沒沒農業,混的也沒比台灣遜..
另外,還是稍為討論一下,
車子賣那麼貴只有5%毛利應該是誇小的數字.

實際上應該要有10%以上吧?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mr.jorgechen wrote:
國產機車毛利率才五趴喔, 比鴻海還慘。
炮國產機車貴的人, 可能得出來面對一下了!!!


毛利率低,原因很多啦
原物料高漲、國內依舊大量採用本國勞工、國內市場近10年萎縮嚴重
國外外銷機車與零組件,面臨中國或東南亞的極低價競爭等等..

現階段就要看貴的定義在那裡!?

民國91年我買奔騰G3是5萬1辦到好
現在光陽V2順順騎,5萬3~4辦到好
這九年的價差就3千,還比不上這九年的物價通膨!!
還多了噴射引擎,更加的省油有力,是我賺到還是光陽賺到!?

有些人想要新車款,那就必須受到產業的定價擺佈
沒有什麼冤大頭或盤子之類的,只有你想買或不想買的念頭而已

在大眾糾結機車售價太高的同時,iPhone一台毛利率高達4~5成
鴻海幫代工拼死拼活,才拼出一個毛利率5%
但大家有抱怨售價嗎!? 我台北處處見得到iPhone人手一支

講國外手機不公平!?
那談談北勁戰、南QC與Many,售價有比較漂亮嗎!?
並沒有,但一大堆人還是買來騎,抱怨貴的人,也只是吐吐苦水而已
就八個字:市場機制、自由選擇


還有不用看到這一篇,某些特定人又扯到保護產業和ARTC
我不知道四、五期環保法規,有那一點是在保護汽機車產業!?

就算通通取消,這些國際大廠是要面對台灣95%以上的速克達市場
他們還要面對國內500億以上機車零組件工業,與台灣在地上千家機車行的行銷手段對抗
請不要用檔車或中大羊標準去套用,連本田對於台灣速克達都不敢小看了

稍微平心看待國產機車產業很難嗎!?

至於某人,我懶得回他....
他高興愛怎麼講就怎麼講!!

TimSmith wrote:
小的認為,250c.c.的市場,如果好好的經營開發,其實是很有潛力.,
250c.c. 算是介於小羊與紅屁屁之間的市場,就以台灣小小的島國來說.,
是很符合經濟效率及機車效能的.,


嗯嗯,速克達也正在慢慢投入...
大排氣量,的確保有較高的毛利率!!
但能不能搶下10%市佔,就要看國內市場機制了

小林仲彥 wrote:
毛利率低,原因很多啦...(恕刪)

"沒有什麼冤大頭或盤子之類的,只有你想買或不想買的念頭而已"
認同,每個人的需求與使用價值不同
當iphone3上市時就去衝了,身旁同事有的認為瘋了
彼時環境一支手機多少錢,iphone卻訂出那種價
但當我使用下來我發現比我的nb c/p值高,
NB我只有到大陸時使用(沒辦法要用到autocad)
平常在台灣都只用公司的桌機,但iphone幾乎任何時候都用
我就覺得他對我而言是很棒的選擇,當然那時還有一點點虛榮啦!!
每個人對一件物品的解釋都會不同,無需強加自己的價值觀
我也會認為目前T對我是較佳的選擇,但有人認為他只值0.7分貨
那是他的價值,但我不是,我認為的價值自己認定,
比如維修點便利性大家會修,不要像同事的yamaha fz2老闆說不會修
我想單缸應該大部分的都會修吧(至少在今天)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你看,車是要買來修的",那我也只好無言
之前開的車也是這樣,雖然故障率不高,只要故障每次都讓你痛
一顆冷氣壓縮機原廠就要5萬(12年前),還要吊引擎(連原廠都不太會修),
當然最後找到門路搞掉,又不用吊引擎,但不見得每個人每次料件都有便宜門路,
那車在台灣至少還賣千輛以上(不計非turbo款),
我想我若騎進口的機車還要擔心有的沒的我會不自在,
純個人認為也不知對錯 暢銷進口機車賣的數量不見得比我之前開的那車數量多
我只想自在的享受人生,無慮的騎乘



小林仲彥 wrote:
...(恕刪)
我不知道四、五期環保法規,有那一點是在保護汽機車產業!?...(恕刪)

就像是民眾常講的,為什麼法律只保護有錢人一樣,
法律、法規通常沒問題(真的嗎?),但是使用的手段有問題。
你不要問我手段哪裡有問題,我通通都不知道。

小林仲彥 wrote:
...(恕刪)
沒有什麼冤大頭或盤子之類的,只有你想買或不想買的念頭而已...(恕刪)

這段話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像是......
當了冤大頭或盤子之類的人在安慰自己的話。

其實我比較好奇毛利5%怎麼來的?




路上那些 卡車 貨車 遊覽車 公車 甚至小叫車
有算在5期6期環保內嗎???


煥仔 wrote:
專利.... 你說的...(恕刪)


專利這個東西是對方要告你時他就會用到的東西
沒妨害到他的利益,他不告你時你要怎麼做是你家的事

有多少東西是台灣代生產或研發卻被限制禁止直接在台販售
非得送去國外,再由國外賣回台灣
那是因為對方委託我們研發.製造,卻沒給我們販售的權利
賣了對方可以告侵權

至於副廠料件,就是多個開放販售權利和少原廠品管檢驗
當然價錢會比較便宜

題外話:
我並不是想為車商講話 (因為我也覺得車很貴)
台灣的加工能力是很強的 (以更低的價錢,更快的方法做到同樣的事)
也擁有一定的研發能力 (看老闆魄力)
但專利真的事我們的痛腳處,且就算真的申請到專利 (國內或國際不論)
被侵權仿造,控告對方到國際法庭常常還是我們輸 (這牽扯到國際問題,這不討論)
但看大家這樣一直罵,想為那些 "基層員工和有志員工" 講些話 (米蟲除外)
煥仔 wrote:
SYM養那些供應鏈?...(恕刪)

煥仔 wrote:
SYM養那些供應鏈?...不是三陽在養他們吧.

講的更實在一點的話,應該算是互助互惠才是.
更何況現在衛星廠都移到中國或其他東南亞國家了.
甚至是自己的公司跑到中國設廠製造零件..(例: 廈杏三陽)


不過三陽倒了,原則上只有三陽的員工會失業,其他衛星廠不會有什麼影響.
因為訂單會轉移,而國內需求是不會因為三陽不見而變少的.

把你把三陽看成飲料店好了,糖商,茶葉商,奶商是他的提供者.
今天他要是倒了,喝飲料的客人會去其他飲料店買,所以,那一些原料提供者,
還是可以其他飲料店的同批客人的訂單.
並不會說那一間飲料店倒掉,客人就一輩子不喝飲料了..
這就是我要大致表達的意思.

所以不要把三陽想的太偉大,香港沒汽機車工業,沒沒農業,混的也沒比台灣遜..
另外,還是稍為討論一下,
車子賣那麼貴只有5%毛利應該是誇小的數字.

實際上應該要有10%以上吧?


本來還以為你是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去看國產機車產業, 結果原來是另一種思維。

看到這樣的回文, 我心裡到還蠻希望今年內銷外銷機車都掛零的 合 騏 收一收算了!



煥仔 wrote:
台灣有能力自製以上零...(恕刪)


不要再屁了好嗎?人家都講出最大的重點了,

就是好多車子整個噴射系統都是國外進口裝在車上,

一台光這部份付出的成本就夠高了


是呀SYM跟KYMCO是有部份車種是用自己開發的噴射引擎呀(哪幾台車價壓特別低的就是了),

但為啥不全面使用自家貨?

不是當事人誰知道事實?


但如果有能力百分百使用自己研發的系統,為何不用?


總之就是現在大部份車子上確實是裝著國外進口的系統,

也確實每台車得付國外廠一大筆錢,鐵一般的事實就是這樣




這種高科技的東西,除非是山寨小廠,

否則不可能採用仿冒的方式去仿製別人的系統,因為你還要在外國的市場賣車

除非你也握有大量專利能跟對方互告,以達成合解,這就是專利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