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oy200 wrote:
如果你也不知道機種的成本價,為什麼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暴利論?
我是用同機種或更高規機種在兩國不同的價格,加上個人主觀感覺比較出來的,我不敢說是「絕對精確」!但至少這也是個「WAY」,是條邏輯!我的邏輯!
從頭到尾也沒看你提出你自己不同意暴利論的邏輯是什麼!你只是一直要論者拿出數字証據,好像唯有明確的數字佐證,推論才能進行!
因為我提不出成本價,所以暴利論是不存在的?這是你的邏輯嗎?
為什麼我也不知道機種的成本價,就得要同意沒有經過驗證基礎的論述?兩者相關性為何?
也請讓我再說明一遍,我並沒有判斷你判斷廠商暴利的「結論」是否對錯,這部份你高興就好,
我只認為你判斷廠商暴利的「推導過程」有問題,這部份我應該也提出自己的說法了。
更請讓我再說明一遍我說過的話,如果你一開始拿出來比的,是香港忍和台灣忍的價格,
這部份我完全沒意見,因為至少製造商相同產地相同很多因素都相同,
在變因上幾乎可以只視為香港代理商和台灣代理商(現在僅是水貨商)的差異,Fine, very good.
可是你一開始拿出來推論的,是香港忍和台灣 Venox 的差異,
不要說廠商不同,光是銷量影響的變動成本,更別說其他固定成本都完全都不一樣,
卻有人僅憑末端售價,不用管前端成本就可以導論出台灣廠商賺取暴利?
抱歉,我對於這麼粗糙的「推導過程」完全無法認同,這也是我發文的原因。
你要情緒性發言幹樵台灣廠商我沒意見,就像某個愛幻想又拿不出證據的 ID 我回都懶得回,
但是你要用自以為相對準確的推論過程來發言,請要有雅量接受人家對你推論過程的質疑。
xboy200 wrote:
我的邏輯錯誤就能表示暴利的存在或不存在嗎?你的邏輯又是什麼呢?因為我錯所以你對?你只要拼命証明我錯,就能表示你對?我又塞你嘴巴了嗎?
你的邏輯錯誤就能表示暴利的存在或不存在嗎?當然不代表,這是兩個獨立事件。
另外我可沒有說你錯就是我對,請再容許我強調第二次,
我僅僅是對於你那麼粗糙的「推導過程」完全無法認同,其他的請就不用替我假想了,謝謝。
xboy200 wrote:
台灣買泰槤要多付50%以上的價格,為什麼香港買泰槤就不用呢?兩地不過一小時的航程不是嗎?你要不要解釋一下?我真的不懂!
如果台灣泰槤只要賣十元,那台槤要賣多少?又敢賣多少?這條邏輯哪裡有問題,也沒看你指出!你卻一再強調泰槤價和台槤價有什麼關係?你當然不知道榴鏈成本價,所以你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不用,你又真的想懂,你可以去問一下台灣的水貨商,相信他們會告訴你一套理由,
但是我相信應該不會告訴你因為他們賺取了暴利...XD
「如果」台灣泰槤(小忍)只賣十元...如果..嗯...什麼時候這個如果會變「現在」?
而「現在」香港泰槤(小忍」賣十元,台灣泰槤就是要賣你十五元,
結果有人說因為香港泰槤賣十元,所以台灣水梨也要賣十元太貴應該降價?憑什麼?
憑你「假設有一天」你能夠在台灣買到十元的泰槤就要評斷人家「現在」水梨或台槤價格太高?
那婆婆媽媽們哪還需要殺價殺得那麼辛苦?生意沒那麼好做的吧...
xboy200 wrote:
你同意國產車的現價是合理的,莫非你清楚其成本價?否則又憑什麼說「合理」?你怎麼都不拿出自己的推論邏輯或是比較對像呢?
我說過了,我認為市場的價格都是合理的,不論是國產車還是進口車,
因為這是廠商考量到多數顧客的接受度後訂出來的價格。而不是你覺得太貴人家就得要降價賣你。
當大多數人覺得太貴而不願入手了,廠商的現價就會被調整,Ninja 250 就是一個例子。
這種事需要到清楚成本價才能懂?...真的跟你講不用,多看幾本書就可以懂了。
xboy200 wrote:
300CC的機車和250的機車是不是「相同的品項」?你覺得不是!我也沒說是!那兩者之間就不能比較價格?不能以此為基準推論到其他「不相同的品項」的價格水準?你不是學過定價學或經營學嗎?
廠商賣十六萬有合理利潤,廠商是哪間廠商…你讓我憶起專科時一位很愛跟我抬摃的同學!
T2成本價也很可能是14萬啊!所以賣15萬過份嗎?但這不是你不同意的邏輯嗎?你怎能確定成本是14萬呢?
不同品項的東西甚至銷售地不同的東西甚至產地也不同的東西可以拿來互相推論價格水準?
你乾脆跟我說因為香港 300 忍太便宜所以藍寶堅尼一台可能要上千萬的賣太貴了好了。
這是什麼導論過程?應該不需要學過經營學才會知道不同品項的東西拿出來比較價格很荒謬吧?
另外就是因為我不知道 SYM 的成本是多少,所以我不會妄下斷言 T2 的價格是不是賺取暴利,
倒是有人可以從不同品項的東西來導論出 SYM 在 T2 上賺取暴利,小弟真的是佩服佩服。
再說一次,我對於這麼粗糙的「推導過程」完全無法認同,這也是我發文的原因。
xboy200 wrote:
廠商喊出來的價格就是市場價格?是啊!那你還不承認供給方有完全掌控市場的能力?這樣的價格,你還要認為合理?但那也是你的自由!
供給方有完全掌控市場的能力?如果你的理論成立,怎麼 Toyota 86 不賣跟 911 一樣的價格?
怎麼台灣忍不賣個 100 萬來展現一下自己的能力?
廠商喊出來的價格永遠就是市場價格,只是看你有什麼本事讓廠商喊出來的價格符合你的期望而已。
xboy200 wrote:
如果我自己從香港直接進忍300會比我向代理商購買划算!我會向代理商購買嗎?前面交鋒了數篇了,現在這個階段你提這點是在污辱你的對手嗎?
重點是現制允許我這麼做嗎?如果我硬幹!現制會不會懲罰我或是抵制我?這個現制是否合理?有無改進空間?國外的制度呢?或許你毫不在意吧!OK!這是你的自由!
現制貌似是可以自行進車的喔..如果你認為收你錢檢查你車子和課你稅就是在懲罰你或抵制你,
那你應該天天都覺得在被懲罰和被抵制了吧。
所以你也知道現在在台灣買忍 300 的價格比你直接去香港帶貨要來得划算囉,
那請問你一直提香港那個價格的意義在哪裡?我們大家現在人都在台灣勒...
還是你要順便抗議一下為啥中東油比水便宜但是在台灣油比水要貴呀?...
更可以順便幫你中東朋友抗議一下為什麼在中東水比油貴,明明在台灣水很便宜呀...
每個地區的市場自有每個地區的訂價策略,這個道理應該沒那麼難懂才是。
反過來說,如果你有本事在台灣拿得到比現在水貨商賣你的價格要低,
不用你在這裡大聲疾呼,人家水貨商自己就會降價賣你了啦。
如果你現在做不到,憑什麼水貨商現在要降價賣你來符合你的需求?
一隻粉筆一塊錢的故事上一篇就已經說過了,應該不難理解才是。
xboy200 wrote:
我不知道十年後電池價格會不會比現在便宜,我也不知道你是怎麼推論的!你的「便宜」骨子裡到底是什麼意思?我也不想再塞你嘴巴了!但不論是忍300、VENOX或是其他小CC國產車,我比的都是「現價」,不是十年前也不是十年後,你是不是跳針了?
「現價」?...好像有人一直提到「開放後」的價格怎樣兼怎樣的,
現在開放了?還是現在在台灣小忍賣 16 萬了?這是哪門子的「現價」?
香港的「現價」是在香港買才有參考價值,拿到台灣來叫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如果你有本事在台灣買到香港的「現價」,我完全同意台灣的「現價」不會是現在的價格,
問題是你有沒有這個本事呢?還是只有在這裡喊貴要廠商降價來配合你的本事?
xboy200 wrote:
跟你討論真是件累人的事…
不曉得在現實世界有沒有人這樣跟你反應過,如果有,勸你檢討一下比較好,對你好,對你身邊的人也好~如果沒有,就當我在放屁吧!你高興就好!
習慣性用基礎薄弱的論證來發表文章的人,遇到人家檢視你的論證基礎時當然是很累人的。
這類人這個世界上多的是,你不是唯一一個,不用太擔心。
如果你是學生,你的老師認真一點的話會檢視你的論證基礎,
如果你在上班,你的長官認真一點的話會檢視你的論證基礎,
反而應該是我勸你檢討一下比較好,人總是要長大的,
要成功,就得要先學會對自己說出來的話負責,要不然不要說自己公司的長官,
遇到商場上的對手要跟人家談價錢,拿不出任何準確的資料,
只能喊出這也是個「WAY」,是條邏輯!我的邏輯!
或是只能說在香港在哪裡我能買到怎麼樣的價格你應該要降價,你看誰會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