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i74 wrote:
機車用的機油比汽車多了什麼耐摩擦添加劑嗎?因為很多人都說汽車用的機油不耐機車的高轉速
話說回來...... , 轉速這東東 , 不是光看數字
如果是馬達 , 就一個轉子 , 那多少就是多少
引擎這東西 , 裡面還有一個活塞 , 轉一圈還牽涉到行程長度 , 也就是活塞上下的速度才是重點 , 而不是看轉速
平均活塞速度V p ( m / s e c ) , 活塞行程S ( m ) 與引擎轉速N ( R P M )
======================
如果簡單的來算.....
(我並不是很懂 , 只是網路上找的公式試算看看 , 請大家多指教)
2*行程*轉速/60
以普通的四行程 , 衝程57.8mm , 然後吹很用力的 8000 轉
那就是
2*0.0578*8000/60 = 15.41
--
如果是 Altis 1.8 , 衝程91.5mm , 也是有點用力踩的 5000 轉?
2*0.0915*5000/60 = 15.25
也就是說 , 這二者的磨擦剪力是差不多的?? , 可是汽車的點火壓力大多少阿??
這樣還會說機車的比較嚴苛?? , 我真的不認為......
套句樓上某位大大說的 "為什麼要特別出機車用的機油 , 不如作一樣還省成本"
我個人是覺得就是因為成本
機車的環境不嚴苛 , 可以攙少一點添加劑 , 才會特地出機車用的機油 , 而且用量又大 , 迷信神油花費500/罐的更是多 , 這樣更好賺的情形下 , 不幫機車特別出一個系列才奇怪勒
(1000km就換的人超多 , 800km就感覺到機油衰退的神之屁股也不少 , 機車數量也高於汽車 , 真的要比起來 , 以全國來看 , 我覺得機車機油總銷量跟汽車的有的比)
hongzyzy wrote:
不是敢不敢的問題,是針對性設計的問題。在一般工況下可能差別不大,但真的到了極限狀況可就不好說了,有很多機車是風冷發動機,極限狀況發動機溫度很容易失控,而汽車幾乎全是水冷的,跑到極限大不了也就是水箱開鍋,在極限狀況如果機油失效就得不償失了,機油的設計都要考慮這種極限的,而不是憑個人感覺差不多就行,不要當廠家是傻子,如果都是一樣的僅僅是包裝容量不同廠家早就做了,可以降低成本且便於管理,為什麼不做?
你覺得水冷車爆水箱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水冷車的運作是比氣冷車更受不得一絲一毫失控的,氣冷車多少還有散熱鰭片可以散熱,水冷車的熱可都是被包在裡面了,只要水箱出問題就是大修一條。
何況......這和汽車、機車用什麼機油一點關係都沒有,走出台灣,水冷機車才是主流。
jijerwang wrote:
奇怪..........(恕刪)
自己入行做這麼久準時換油引擎里程數到達3-5萬基本上都會開始吃機油
吃機油並不代表著一定會發不動所謂吃機油是指引擎刮油環磨損或者汽缸壁磨損
進而使機油加入燃燒燃燒完的機油將會變成碳粒運氣好排出引擎由排氣管排出
運氣差碳粒卡在氣門造成氣門磨損或者卡在氣門上使氣門無法氣密造成車輛
怠速過低容易熄火嚴重時發不動
騎乘使用方式絕對會影響一個引擎壽命
機油800-1000換新
以自己在騎乘車輛平均一萬五開始吃機油因為催油門方式手比較賤一點
三萬會吃到機油吃到自己看不下去拆下引擎換掉內部磨損零件
說這麼多主要是要說沒有一個引擎能完全不壞
只是使用者方式或者里程數未到跟幾年絕對無關
20年你里程只有2萬那你的引擎還能在騎20年
反之快遞用車一年3萬里程大概兩年引擎壽命已經到達
另外機油使用車行的差異是在保固期間若你愛飆愛操車
運氣差一點在保固期就磨損能討到保固
若使用並非原廠油或者非車行機油就算保固期間吃機油
換成我我連提保固都不會說客戶問這樣正常嗎我也會直接說正常
就算他吃到只剩2-3百量我還是會睜眼說瞎話的等你過保
還是真的壞了我們在來拆引擎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