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煞比鼓煞性能優異很多?

其實不管是碟煞或著是鼓煞,我都有騎到過熱導致煞車GG,

用鼓煞會感覺煞車力道不足,這其實也不能全怪鼓煞,

那是因為台灣原廠車的鼓煞都很小顆,原廠認為夠用就好... Orz

騎過大鼓煞的摩托車就知道,那種煞車力道不輸給碟煞,

但碟煞的手感比較討喜,我個人認為力道也比較好控制,

所以我還是喜歡碟煞... XD


鼓煞過熱時會直接卡死,可能因為膨脹關係,

我是直接拿水狂潑鼓煞,水瞬間蒸發,

連潑了5~10分鐘煞車勉強才放開或著勉強可以騎... = =''


至於碟煞過熱,那是當年從數碼天空下來,

坡度是小50騎上去一定會倒退嚕的程度,

當時我的車前面配220mm+對四後面配220mm+單二,車重加後座加駕駛,

總重接近300公斤,下坡不到10分鐘,煞車就GG了(前一天剛換煞車皮跟油),

毫無煞車力道,當然先叫我朋友滾下來,

停等了5分鐘(沒潑水),大概就恢復5成~7成煞車力道。

piggy0909 wrote:
實在不知為什麼一對人...(恕刪)

那是因為鼓煞要得到碟煞的優點必須要重新設計
複雜的機構會使整個鼓煞結構體變得很昂貴
甚至體積會更大

是沒有必要這麼做
而不是做不到
就好比汽車的傳動構造也會隨著人類的需求
由4WD.FR.RR轉化成更節省成本的FF
懸吊系統也會由以前操控至上的雙A變成麥花臣

有很多機械構造並非是因為性能不好而被另一種機構取代
而是因為商業化的因素,成本至上
有很多以前的機構對於現代大量生產模式的成本太過昂貴
在經濟與安全性方面有所取捨罷了
況且這麼做
鼓煞的缺點也未必能超越碟煞而成為優點
反而變成造價昂貴又不實用的機構
(維修困難.機構複雜)
我不知道我這邏輯對不對@@

我認為鼓煞力道比較大(假設所有條件都一樣,包含煞車力道),以圓的性質來說
我們都知道齒輪的大小會影響速度
以同理來說,鼓煞煞車點是在圓的外圍,碟煞是在靠近圓心,因此在外圓煞車因該力道會比較大
而碟煞因為擁有比較大片的金屬散熱較快,再遇到長時間煞車時比較不容易遇到熱衰
因此,將鼓煞放在後輪,因為是動力輸出點需要較好的咬力來停下
將碟煞放前輪是以防萬一遇到熱衰時不會兩邊的煞車都失靈

Cross Lou wrote:
其實不管是碟煞或著是...(恕刪)


機車鼓煞那麼弱是因為
沒有分磅力量
單純靠手指拉動鋼索的力量而已

有分磅幫忙推開的鼓煞
煞車力量可是大的很呢
superppjp wrote:
哪裡不安全了 不了.... 是自己不會用 所以不安全 還是設計不安全 ?????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 大車看到的 前面的煞車 又大又利 後面的 小的可憐


回你一樣的

習慣只按後煞的 有個人 只習慣按後煞 所以遇到危險 急煞後輪打滑 犁田事小

後車不慎 輾過真衰小 ...
(恕刪)



行文別太極端偏執,還順便扭曲別人意思兼無中生有。 說的是前後煞車都要用,
各有其功能,假如煞車只用一組,就可以周全的話?為何需要設計前後煞車個一
組? 是錢多?汽油便宜?還是比較屌? 汽車都這樣了,難不成機車就可以例外? 。

假如還不了的話?就自求多福吧。 最好保佑上蒼,讓你都是好事臨頭,萬無一失。
我自己照顧好自己就好,你還是先幫幫自己吧~
真是一棟充滿奇特錯誤觀念的樓...

首先最重要的:
除非你的車是實驗車,否則會不會犁田只反應技術的好壞,跟煞車系統的種類或配置無關

煞車的強度,只要夠把輪胎鎖死,超過的部分用到的機率極低
摩托車(尤其檔車)因為煞車時重心前移的程度比汽車大很多,所以使用後煞很容易鎖死打滑
速克達則是一個特例,因為配重集中在後方,後輪可以維持一定的正向力,延遲打滑的時間
但這並不表示速客達就該以後煞為主。實際上比較有用的還是前煞(除非輪胎太爛)

那後煞是幹嘛用的?抓地力很差的時候(例如爛路),後輪打滑比較容易維持控制。
所以比較細心的人可以發現,越新的重車,前煞越做越強,但後煞卻沒啥改變,甚至越來越小。
就是因為現在的路面都很好,所以後煞越來越不重要了。

再來就一個一個解釋:
1.鼓煞有自鎖效應,所以煞車力大
基本上沒錯,但一般鼓煞為了倒退時也能煞車,兩片煞車皮是對稱配置的
也就是說,主要只有一片在出力。
有沒有非對稱配置的?有,一些性能老車可以看到,煞車鼓外觀有兩隻搖臂的就是。
不過這種煞車,出力非線性的問題就會更嚴重

2.鼓煞力道強,所以卡車用鼓煞
不是這原因。卡車因為用氣壓控制,需要很大的活塞,鼓煞的形式比較容易把煞車活塞做在外部
所以有些卡車會用鼓煞/碟煞並用,或是狀況許可下用碟煞(歐洲車用很多),兼取其優點

3.鼓煞跟碟煞的煞車力那個強?
這只跟煞車作用的力矩,碟盤/來令片的性質,接觸面積和正向力有關
一般來講,相同的輪圈大小,碟煞可以做到比較大的煞車力,同時散熱也比較好
(一般很喜歡用「相等直徑」來比較,其實是有盲點。應該用相同輪圈大小比較符合現實狀況)
鼓煞因為重量,機械加工和散熱(外緣跟輪圈要保持距離)的問題,沒辦法作太大,力矩佔不了多少便宜
再者,碟煞是兩面都在受力,鼓煞主要受力只有一面,面積誰大誰小很難說。更別提多活塞卡鉗了。

總之,鼓煞的優點,碟煞都可以很容易的達到或超過。而碟煞的優點鼓煞大多做不到。整體性能上,碟煞確實是優異很多。所以越來越多地方可以看到碟煞取代鼓煞。

prometheus0125 wrote:
A:你有沒有從陽明山騎車下山過?你有沒有遇到熱衰竭過?下山騎快一點…還不用很快,連超速都沒有,鼓煞就有可能會有一點弱化了…騎125也許還好,車子輕無所謂,熱衰竭不明顯!騎750cc的可就不一樣了,熱衰竭是會要命的!(恕刪)

你不會用檔煞?!
還是你騎2T750的?!
時西北齊,立紅竿賀甯蒙鴻察,吹西北嵐風。查曉理奇稀,歸稽齊紅柑。
看大家討論的那麼熱烈
亂入一下~不知道你有沒有用過bt601?
煞車很重要但我覺得輪胎更重要

prometheus0125 wrote:
看看內文再來自找沒趣...(恕刪)


所以你在開飛機?

ABS裝在汽車或機車上原本就不是因為要"縮短煞車距離"

甚至裝上ABS還會"延長煞車距離"

至於原因...既然妳這麼喜歡查詢,就交給你查吧

你順便查一下ABS的作動原理好了

ABS只是讓煞車變的更安全,並不是要縮短距離

一直扯飛機幹麻?01有飛機版?

prometheus0125 wrote:
完全在亂說,不知道你...(恕刪)


原來你看書找資料只看一本或一個網頁嗎?

這樣就知道你的知識真的都來自於網路沒錯...

多查幾個網頁看看ABS是不是真的在"全地形中"都可以"縮短煞車距離"

千萬別說我扯太遠

因為你都扯到飛機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