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開放大陸機車來台,台廠才會深自檢討?


魯拉拉拉 wrote:
在小老婆那邊有篇關於...(恕刪)


不只摩托車吧,很多產業都是,保護產業到最後跟溫室的花朵一樣
DSNT wrote:
噗..你可以不接受呀,沒人逼你買呀,對你來說不會是成交價格我很同意呀,
但是對某些已經是台灣 300 忍的車友來說它就是成交價格呀,這個就叫市場機制,我知道你很難懂。


要是明天汽油突然漲到每公升五十塊,大家就會不加了嗎?要破壞市場機制的方法太多了

陳凱米 wrote:
那是最基層的廠線人員...(恕刪)


基本基層都要3、4K的RMB,還沒算加班費。

較需要技術類的跟管理類的人員 基本上6K~1萬RMB

在大陸加班不給加班費是自找死路!

以上都還要包3險、吃住!

幹嘛要在大陸設廠你不懂? 看HTC王董不就明白了~

設在因為大陸市場大,還省了 台灣>大陸的運輸...等,一堆費用。

remild5476 wrote:
要是明天汽油突然漲到...(恕刪)


某人都可以無視受關稅保護/國慘車廠寡占的畸形市場前提下,說得出來"任何價格都是合理的價格"了,他自以為的"合理的"市場機制可以信? 如果全台灣加油站都是我家開的,我也可以開價一公升1000塊,信不信你明天還是乖乖排隊來跟我買油? 都讓她說就好,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她好啦!
從頭到尾看了好多大大的論點,真的好激烈,

我沒學過很多學,還是只覺得台灣車廠賺太兇

Hyde671 wrote:
從頭到尾看了好多大大...(恕刪)


不用學很多都知道台灣車價不合理,小朋友都知道乖乖一包賣20元,有人想要豪洨一包賣40元合理,你覺得會是誰? 有可能是另外一個小朋友嗎? 用膝蓋想也知道。
remild5476 wrote:
要是明天汽油突然漲到每公升五十塊,大家就會不加了嗎?要破壞市場機制的方法太多了

的確大家不會不加,而會減少加,進而開始找其他的替代物品,
比如說自行車,比如說捷運公車,比如說電動車...

可是請注意,你提到的汽油在台灣是寡佔市場
(其實依台塑看中油調多少就是跟多少,其實也可以說是獨佔了),所以大家沒有其他的可選擇性。
但是重機是寡佔市場嗎?貌似不是...你今天HONDA CBR 1000RR 突然漲到 150 萬一台,
你覺得大家是「不會不買,而是會減少買嗎?」...不,大家就直接不買,
(當然,我絕對同意有本田控即使是 200 萬也願意下手...XD)
而去買其他日本三大廠或是 Ducati 了,所以這是個人覺得你舉例不太貼切的地方。

另外請讓我拿美國來舉例,美國的石油站有很多家,你差個 0.2 塊美金搞不好人家就跑到別家去了,
但是如果今天因為發生了某件事(比如說某大國發動戰爭),導致美國油價全面上漲了,
結果有人一直拿油價在中東還是很便宜的這件事來說美國油價不合理,應該要賣跟中東同價,
或是一直說「未來」戰爭結束後油價就會回落,所以現在石油站應該要賣未來價格的油才不是無良。
這種說法對不對,我想你應該也很清楚才是。
樓上的大大都有理,一個是認為拿國外價格來比根本沒意義,一個是認為國內車子價格太毫洨,兩位大大都沒錯,我覺得期許關稅大幅降或是萬惡的ARTC不見應該不太可能,即使關稅降了,車商絕對還是繼續爽爽賣天價的,像是新款的六眼,其實國外的ZX-14價格和新隼是差不多的,但是國內,兩台價差20萬,無良廠商我們一點也無法期待他們什麼...
小弟只認為ECFA若能納入大陸摩托車整車零關稅進來的話,從三萬多的速客達(錢江喔,不是小廠),七萬多的雙缸250,八九萬的雙缸320,十幾萬的單缸650/雙缸650/四缸600,這些車價就不再是夢想,應該只有這樣國產/進口車商才會深自檢討吧? 不過這也只是希望啦...

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會批判,對現實妥協是最可怕的,我們一妥協,廠商更有恃無恐,如果大家還是默默接受的話,應該很快就有10萬的125/150出現了...唉.....

魯拉拉拉 wrote:
樓上的大大都有理,一...(恕刪)


以前以為台灣是民主的天堂,原來在民主世界也會有壟斷,也會有天價關稅,也會有暴力產業。

台灣的壟斷還是沒有大陸的嚴重,我們這用電力全部是由共產黨旗下產業「國家電網」壟斷
魯拉拉拉 wrote:
樓上的大大都有理,一個是認為拿國外價格來比根本沒意義,一個是認為國內車子價格太毫洨,兩位大大都沒錯,我覺得期許關稅大幅降或是萬惡的ARTC不見應該不太可能,即使關稅降了,車商絕對還是繼續爽爽賣天價的,像是新款的六眼,其實國外的ZX-14價格和新隼是差不多的,但是國內,兩台價差20萬,無良廠商我們一點也無法期待他們什麼...
小弟只認為ECFA若能納入大陸摩托車整車零關稅進來的話,從三萬多的速客達(錢江喔,不是小廠),七萬多的雙缸250,八九萬的雙缸320,十幾萬的單缸650/雙缸650/四缸600,這些車價就不再是夢想,應該只有這樣國產/進口車商才會深自檢討吧? 不過這也只是希望啦...
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會批判,對現實妥協是最可怕的,我們一妥協,廠商更有恃無恐,如果大家還是默默接受的話,應該很快就有10萬的125/150出現了...唉.....

第一句就抓到我的重點了,在這裡給你拍拍手。

不過老實說,我個人認為即使沒有 ARTC 了,即使大陸廠的車進來了,車價會一時的往下調整,
但是不會有什麼香港 22 萬小忍的水準,甚至過不久後車價又會回復到跟現在一樣的水準。
最眼前的一個例子就是調降關稅的外國奶粉,有在注意的會發現奶粉還是一直漲。

癥結是什麼?癥結就是還是有人有那個「需求」。

想想看,配備沒有少,年份還更新,為什麼 Ninja 250 卻是降價在賣?因為沒有人要了。
不用你大聲疾呼,不用你舉在天邊的價錢,人家廠商就自動降價賣給你。
反過來說,為什麼過個海水,Ninja 300 多賣人家 50% 的價格還是銷得出去?「需求」才是重點。

其實很諷刺的是,把車價推高的元兇,我認為其實不是別人,而是某些消費者自己。
如果消費者們都像我一樣只看不買了,又何愁廠商不會降價,可是忍得住的人有幾個人?
奶粉對某些家庭來說是「民生必需品」,不得不買,要不然小孩沒東西喝,
重機對哪些人是「民生必需品」?有誰今天沒騎到車就活不過明天,所以非買不可的?
如果沒有非買不可的理由,卻又克制不了自己的慾望,請問被人家賺了錢又怪得了誰?

最好的抵制方法,就是消費者都不要買國內車廠的車,請大家從明天開始身體力行吧。

其實很有趣的是,當大家在罵國內的車廠無良的時候,
回頭看看自己的公司,是不是也是自己口中的無良公司,
你有沒有希望自己公司不要賺那麼多,能不賺就不要賺也要降價賣客戶?
如果沒有,請問你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別人做你不願意做的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