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機車的工業,有進步但很緩慢...

現在許多人追求高性能的車種,但國產車的性能 外觀無法間被的狀況下,只有往進口車來解決需求,是其中一個辦法...!

或許台灣市場小,但想要擁有性能 外觀兼備的慾望可不小...

CTfrank wrote:
才250
FZ可以落引擎..HX,RZ就不行??...(恕刪)

難易度問題....

一大堆 SRV250,又相容,使 FZR 太好改了。。。。

相反的,改一隻王牌到 250 以上, 比直上 CB600 還累。。。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3554763 wrote:
你太小看台灣了,你不知道很多雙b引擎內部,日本的重型機車,零件很多都是台灣製的,連ap卡鉗等等的知名品牌,都是台灣代工的,噴油嘴台灣絕對有能力做的

會製造零件,跟會製造引擎是兩碼子事,更別說設計一個新的引擎。

NSRC wrote:
有沒有研發有差嗎 ?...(恕刪)

哈哈
大學的時候有幾個同學和學長在裡面做設計
還蠻常看到那些車去試車的
YA
我是少數人
我的新寵 : Olympus SP-550μZ
當一個國家的車廠將”仿賽車”
做成要舒適
使用與車重不成比例的煞車


我真的不知到這車廠還能有什麼前途
廣告很進步 因為誇大
噴射技術不成熟 便趕鴨子上架 現在大多人普遍對於噴射車沒有太大好感
工業科技持續有在進步 但道路品質一直在倒退
速克達是否有考量到懸吊的進化 及配備的調整 和零件組裝的品管要求
「挑戰在,我就在」

應該改成:

政府在保護,我就在隨便做也賺」

goodyearf1 wrote:
可是如果沒有本田機車...(恕刪)

沒有三陽黃家,本田或許已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一堆搞不清楚狀況的

要跟日本人玩,絕對不是你想像這麼容易

三陽和本田分家,剛好而已
幾個禮拜前在路上看到才突然想到FZR己是前雙碟後單碟(FZ為前單後單)。
其實我是好奇大於批評,自然界自有其制衡之力量,但現在的汽車燃油效率,造車成本,售後成本遠高於機車,早期主要依賴服務部(保修廠)為主要獲利來源,但現在的汽車保固普遍到達四到六年之普,部份系統保固更久,回廠率又大不如前,這樣的現象時在很令人好奇。

最近很多廠牌皆有新作(汽、機車皆有),很多車款早己準備就緒(只差Promote),只是在找個適當的時機上市,或技巧性的曝光。

今年下半年開始到明年,汽機車市場都會很熱鬧,尤其是機車。




加油~ MI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