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SYM研發T系列的動機與市場定位.....

小林仲彥 wrote:
可見你真的不太認識國內機車產業環境!!
要是國內三大廠有特權,四、五期環保法規會過嘛!?

怎麼又來這個老招阿...對國內廠商增加限制就可以來說叫做沒保護?真是天大的笑話...中華電信特權歸特權..但是總是還是要做點面子給NCC吧?
重點是在國產車和進口車之間相對的不平等待遇與非關稅障礙...你始終不敢面對這個事實來回答..四五期法規只有更推高進口車的驗車難度..這反而是增加非關稅障礙...這是加強對國產車的保護好不好...國內車廠當然順水推舟...做面子給政府...

小林仲彥 wrote:
拿整個工業的獲利在講毛利率,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回你..
我明明談得都是國內機車自產自銷這一塊
拿個財報數據....但你有分析過嘛!?


沒有分析過的是你...拿個公司發的新聞稿就以為是全部...
證交所公布的財報有分兩種...一個是台灣公司營收...另一個是全球合併營收
我抓的財報資料是拿台灣公司的營收...並沒有加計越南...加計越南的合併營收毛利率更高
而且轉投資獲利在母公司的報表是算在業外收益...和毛利率是兩回事

而且最後公司虧錢與賺錢和毛利率也是兩回事...三陽毛利率那麼高...結果如果還虧錢...那表示營業費用太高...那是他自己營運管理有問題...不代表毛利率就一定是低...而且也有可能是汽車部門的費用太高也說不一定

三陽的財報的確沒有把機車和汽車分開來...但是三陽的財報很明確的說明了三陽上半年的毛利率是21.75
當然你又會推說是汽車的影響...我都把其他汽車廠的毛利率都找給你了..大約是8~13%...三陽高達21.75的高毛利...以三陽在汽車市場的地位...很顯然不可能享有龍頭廠兩倍的毛利...所以三陽的高毛利...很顯然就是機車所貢獻的
我都舉會計師簽證的財報來證明三陽的毛利有21.75%
反而是您的機車毛利只有5%的來源依據是什麼?
請面對問題回答不要顧左右而言他好嗎?

蔥油餅大叔 wrote:
當然都會是速克達 有...(恕刪)


關於路權及各種交通問題在下之前的文章也有說過了,追根究底也只是政府官員只想開大車
不然和150CC以上一起禁的3000CC以上的汽車怎麼會解禁?原本是以石油危機為
藉口禁的但汽車卻早許多年開禁,難道汽車比較省油?不然誰能告訴我那些所謂的高官及有
關單位是怎麼想的??不就只是為了它們自己爽而已。

禁重機也是檔車沒落的原因之一,品質良好的進口車被禁買不到只剩國產的商用車偽裝的街
車,騎起來即沒力又彆扭當然沒人喜歡騎啊,而大排量機車就因為目前國內沒有正常水準價
位的車子所以能買能騎的人當然是少數,如果價位能正常化你能掛保證大排量就一定活不下
去?而且高技術含量機車的維修及保養的問題難道不是因為今天這樣禁了幾十年重機會修的
都改修速克達了,因為好修啊氣冷單缸而且CVT又好改,這道道不是國內機車產業不正常
所導致??

在下可沒說要廠商多佛心做好車給我買,只是希望廠商做台車售價能和造車工藝的水準持平
別普通貨賣進口貨的價錢,速克達現在的賣價你覺得訂得很應該?

一台普通的氣冷250,用類似愛將的車架,氣冷250引擎(哈士奇那顆或CB系都可)
加前碟及雙圓錶,圓燈 A型方管後搖臂,鋁框或鋼絲框,這些東西組起來會很貴嗎?

還是車廠連這些坊間修車廠都能組起來的車都做不出來?況且車廠出的車那些騎士三角,煞
車前叉傾角,車體重心,後輪拖曳角,照後鏡後視角度,整車電系及回充 這些我真的看不
出來國產車有所謂的設計在裡面,充其量就做個外型而已。

國產車做到現在幾十年了叫做沒什麼經驗?以前中日合資時做的機車就不叫機車?生產經驗
也不叫生產經驗?難道它們都砍掉重練???

今天會在網路上說一大堆也是希望知道國產車廠不足的人能多一點,別被一些廣告就被騙去
買車,相信錢要花在刀口上的人會比好野人多很多,說越多會有心看的人也越多,也許就救
了某個差點買了台B3U車系的沒錢人。而且車廠有沒有用心在做大家都看得出來明明能做
得更好卻總是做不到這不是窮折騰嗎??而且回饋不是說用一台骨子裡是商用車血統來改個
低把腳踏後移就叫R版,改個長前叉外觀抄國外車型就叫滑胎越野的 光有外觀沒內在是在
做模型嗎???

如果在下今天不用整天忙著養家糊口,閑著沒事幹得話在下一定會去找相關單位談談這些問
題,而今天在下一個無權無勢的小人物又能做什麼?也只能在網路上嘴砲用這種 溫水煮青
蛙 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這些問題,也許有一天就厚積薄發有人下去做了也不一定。

想改變一些事或做一些事不是只有對和錯或一種做法,社會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 灰色地帶
一狗票,而且社會上人百百種用迂迴的方式或造勢促進大都比直接動手改變有效。有人不讚
同在下在這嘴砲說沒建設性,但現在在下也說了原因了啊 溫水煮青蛙 嘛,那不讚同的大
大有什麼好的意見能教教在下?

Y社及S社這二家是正國產嗎????被日方操控的車廠能自主什麼???

Qmore6545 wrote:
三陽的財報的確沒有把機車和汽車分開來...但是三陽的財報很明確的說明了三陽上半年的毛利率是21.75


2011 Q1毛利率:12.54%
2011 Q2毛利率:29.62%
上半年毛利率是21.08%沒錯

但是

2010 全年毛利率:11.7%
2009 全年毛利率:8.64%
2008 全年毛利率:11.5%
2007 全年毛利率:11.66%

其他請自行計算,資料來源:http://www.taiwanrate.net

不計2011年上半季,三陽如果跟其同業相比,年毛利率確實和其他同業相同,只有8%~11%,

你要用特定偏差值來解釋母體情形,不是很恰當。

不過老實說,這種公司盈收、獲利數據都是可以調整的,用毛利率很難代表一間公司的實際獲利情形,不然哪來那麼多地雷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5zP0S8s5hE&feature=related


T2完全被打臉..這只是125的

性感黑鬼東尼 wrote:
http://www...(恕刪)


這個是RS 125耶~~應該是地球上市售二衝最兇猛的車,被打臉剛好而已,哈哈哈

54popeye wrote:
用毛利率很難代表一間公司的實際獲利情形,不然哪來那麼多地雷股...(恕刪)


三陽會是地雷股,
那就笑話了 ------ 台灣政府專門培植的咧 ???

T1到T2的銷售,
真的無法想像T1車主的心情,
三陽這樣的賣車法,能沾的上回愧心嗎??
T2目前還沒法確定是否脫離T1的慘況,所以沒啥好說嘴.....
沒嫌過車不好,不過不否認比進口車就免比了!!!

性感黑鬼東尼 wrote:
http://www...(恕刪)

怎沒人說他是快樂表呢
完全被打趴

ill49 wrote:
三陽會是地雷股,
那就笑話了 ------ 台灣政府專門培植的咧 ???


我不知道三陽會不會是地雷股,(搞不好是?!)
我認為以毛利率來看一間公司是不是賺錢,或者是不是魚肉鄉民,這不是一個很嚴謹的方式。

另外三陽是台灣政府專門培植的?此話何解?
我只知道政府對電子業有租稅補貼,傳統產業沒有聽說有類似的優惠措施。
傳統產業也是會有,名目不同,你說台塑集團會沒嗎(我指的是石化部分,非其電子部門)?
比如說獎投,研發創新,等,
我們公司(上市傳產)就一定有個研發部門,但存在價值?當然也不能說無,
當然這幾年國稅局也常來了解,不像以往公司怎報隨意準
不過補助永遠比那些半導體業少,
我想政府認為他們是艱困產業,競爭力不足,需要保護吧
所以昨天報紙才說張董希望匯率不要波動過大,
台幣的匯率價值就是 保護出口產業 犧牲全民購買力

hc0025 wrote:
傳統產業也是會有,名...(恕刪)



結果樓上有人想反駁三陽賺的並沒很多,結果他提出的各年毛利率表

更直接的證明了我的說法是正確且存在的。

原物料上漲,噴射化之後

一年10幾%的毛率反而變成半年20幾%....

那不就代表東西賣的更貴了? 10元的東西賣11元,漲一元成本後賣15元,才有辦法多賺3元嘛.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