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ritella wrote:
還是再補充一下相關知識,台灣的石油業不是壟斷事業
除了台塑之外,世界大廠Exxon-Mobile曾經在台灣賣過石油,但沒幾年就發現無利可圖撤退了
台塑也是以外銷為主(比較好賺),內銷為輔(意思意思以免被罵)
背後的意義,聰明人一眼便知
至於中油肥貓多導致油價漲?我只能說台灣實在很多天真的想法
就算中油的人,全年做義務不領薪水,全部反映到零售油價,猜猜看一公升降多少?
一塊多....
然後一年賺三百億,賠三百億,差別也就是這幾毛一塊的
對一般民眾有差很多嗎?一個月省五十塊?
所以你可以看到,或許無知的媒體和保證無知的民眾,是怎樣把時間在爭一些枝微末節的事情
抗議油價,自以為省到荷包,真正爽到的就是鄉民痛恨的所謂「財團」啦,或許就是媒體背後的大老闆(恕刪)
其實國外的媒體在講台灣的油價 or 電價時是用 "政府補助價格" 來形容,這點很少台灣人會知道。
search : taiwan fuel subsidy,
我們的民生用水用電用油,通通都是拿大家的稅金來補貼,才有現在的低價
你以為很低嗎? 其實就算不加油,你我都在不知不覺中替全民買單
爽到浪費油的人,虧到乖乖繳稅13-21%的中產階級
因為這個階級很多人要養家活口,過的很省,買車也捨不得開,但還是要幫忙出大家的油錢,電錢。
低於中產階級的那就不用說,有人連車都買不起了,日常水電的價格也靠中產階級的稅金。
老闆階級做帳做到不用繳稅,又開超吃油的進口跑車/休旅,這種人最爽。
政府要漲電價油價,外國媒體評價是正面的,因為用稅金補貼不能長久,本來就該反映成本,讓我們的稅金可以拿去做其它建設,而不是像共產主義那樣吃大鍋飯。
這幾年稅收減少,目前幾項捷運鐵公路蓋完後,可能未來十年都沒錢做比較大型的建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