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x855084 wrote:
那個.....
其實是台灣地區機車密集度實在是太高
廢氣排放的汙染的佔有率遠超過於汽車
所以環保法規就瞄準向機車是正常的
若你有仔細看它的法規內容 大多是針對減低廢氣排放相關的規定
例如在等紅燈要求引擎自動熄火然後綠燈就要自動發動上路
這東西很難搞 我在大學時有研究過這方面PAPER
難不成要台灣政府像大陸很多城市一樣 搞強硬的的手段
規定台北市不准騎機車嗎? 不造成民怨才怪(恕刪)
不要太相信官方有關空污的統計數據,預設立場所做出理論推測(應去查證其假設前提與限制條件的合理性),為政策背書,是台灣政府的陋習,學術界為取得研究補助,也只有跟進。機車主要是行使短程,汽車主要是長程,如果以排氣量,及在公路的實際行駛公里數,我相信,汽車,貨車,公車總計空污程度絕對大於機車(如果以個別總加油量去推估,應該可以更顯而易見),反之工業生產的空污程度比較容易衡量,卻以經濟成長為由,被刻意壓低或忽略
台灣地區機車密集度世界最高,是因為台灣氣候,地理環境大小,適合發展機車,以人民的幸福及方便性而言,是正確方向的。
大都會地區,例如台北市,如果要控制汽機車的空污排放,可以採取加課高額空污稅等租稅方式來管理,這在民主國家屢見不鮮,大可不必採取中國野蠻作法。
另外台灣機車總數也被高估了,因為台灣機車如果不騎不報廢,不用繳燃料稅,也不用繳牌照稅,不定檢,也不會有人找上門,因此十年以上車齡的機車有很多是幽靈車,根本不會上路。十幾年前,我有一輛二手機車毀損,請人報廢,結果車牌被遺失,沒有辦成,拖延至今,不理它,也沒事。搬了家,戶籍遷走,連定檢通知都沒有再收到了,算算該幽靈車應該已有二十幾年了。
買不起FIESTA~可以買YARIS...
買不起RCK~有不到九萬的DINK180...
買不起勁戰~有勁風光~
買不起G5~有V1/V2
車廠高低價去做配售是合理的~
舊車款,研發及模具或零件~攤提得差不多了,價格便宜是一定的!!
大家可以看看,為了省研發及模具成本,很多電動車都是用以前機車的車殼~
至於貴不貴~
以過去到現在的車價來看,真的貴也是這3~4年
在大環境及薪資所得沒提高的狀況下,最近大家才在喊車價高!!
否則15年前,最新的速克達150大約將近6萬~
而3年前,當時雷霆化油一台也不過7萬3左右~
說真的,經過12年的物價調整,加上現在的配備跟以前又不能比...
一台150CC,前後雙碟的頂級車款漲了1萬多算是還合理!!
後來因為噴射系統成本提高,廠商也就趁勢加價!!
如果要怪,就怪那錯誤的政策給了廠商加價的空間~
無商不精,只有要錢賺,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至於提到環境或是環保的問題~
其實台灣民生排放二氧化碳或是廢氣的量,遠遠低於工業排放的量!!
這個部份是有資料可查...
真正污染空氣的原兇不是汽機車,而是石化等...工業
當然環保是大家都要做的~
但是政府弄個全世界最嚴格的環保標準,然後要機車族買單!!
立意是要減少機車的量,但配套沒做好...
就變成大家都在嫌車貴!!
車廠從善如流推出5萬多的機車~
可惜年輕人不愛啊!!
有多少實力,買多少錢的東西吧...
再喊貴~喊再多~廠商也看不到!!
當然~~喊喊也不是不可以,就看大家是不是能看到問題點~~
以上
小熊維尼~Winnie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