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馬路不平 我有點疑問

jrta1597 wrote:
馬路的平整度是在施工...(恕刪)


的確,高鐵兩側的道路確實耐用~~
市區道路應該要依照高鐵兩側道路的規格做路底,多種試驗確認符合載重標準 才可以鋪設面層

如果有官說,通通送 "公務人員懲戒委員會"

載重試驗沒過,設計監造單位要被檢討 "送 政風 101 "相關技師兩年內不得承攬公共工程
居民有權跟 過失廠商 (監造、設計、施工單位)進行求償~~

如果經查開挖後是民房回填不實導致道路沉陷,相關廠商亦有權力對原住戶及相關建設單位進行求償
相關工期延誤費用亦由多方聯合分攤。






相信可以執行的貴人一定辦的到,前提是台灣人的選票要投給他.....

---------------------------------------------------------------------------
道路不是由一層柏油跟薄薄的碎石級配就撐起來了...
大家都知道平房用疊磚就可以住人了,改成高樓大廈為何要用水泥
原本道路等級就只能承載腳踏車跟少量汽車而且時速在40~70km
現在用路人增加,承載重量及加速度都遠高過當初鋪路的要求
道路底部不重新修改的情況下,不斷的整理表層有用嗎??.............
道路做得再好,管線單位馬上就開挖,回填不實就馬上掛掉~


台北市道路等級最好的就屬總統府前面的凱道 ,夠平了吧~砸錢就平拉

馬路中央凸起來
在十字路口的部分,一是下方的管線單位層層疊,越疊越高不就拱起了

二是降雨量變大,中央路拱增高加速路面排水
一般路拱1%,每100公分 上升1公分
南京東路道路中心跟路邊差10公分依據台灣現行法令是吻合的
瞬間大雨才可以加速路面排水,減少正常時速的車輛打滑的機會
所以沒加高才是錯的,甚至山區道路及停車場都有做超高


道路挖開千奇百怪,路面下5公分可以挖到瓦斯管 (神奇嗎) 經常遇到

這麼多人反映一鋪完就變型,那是不是要跟政風單位反映,該抓的抓一抓~~
政風單位反映又不用留姓名,也不用怕潑油漆,即使找到你 也剛好可以發揮所長

要求承攬廠商好好施工,督促工程品質,帶著錄影機跟警察全程監錄~~
民眾亦有權力調閱工程圖說 ( 這是沒有保密條款的 )
這是全民督工的宗旨。
cbmtvb wrote:
所以只要是路平的國家...(恕刪)
潛水中

jackson8969 wrote:
大家都很會抱怨,幾個...(恕刪)


先說,大大您辛苦了,

不過偶爾在國道會看到鋪路的工人,他們給我的感覺就比較接近日本的專業等級,反觀偶爾在路上看到在挖馬路的工人,就是給大家專業形象不夠的印象阿

a8552065 wrote:
二是降雨量變大,中央路拱增高加速路面排水
一般路拱1%,每100公分 上升1公分
南京東路道路中心跟路邊差10公分依據台灣現行法令是吻合的
瞬間大雨才可以加速路面排水,減少正常時速的車輛打滑的機會
所以沒加高才是錯的,甚至山區道路及停車場都有做超高


原來有這規定?

另一個疑問,日本馬路很平中央和兩側落差很小,不像台灣這樣.
我一直想不通如何排水.

jrta1597 wrote:
原來有這規定?另一個...(恕刪)


重點是不夠平,會形成水坑,機車汽車開過去就....
jrta1597 wrote:
原來有這規定?另一個...(恕刪)


瀝青混凝土鋪面也是有分種類
一般的瀝青混凝土鋪面,水是禁止滲入,所以下大雨會有水膜的感覺
標線都會因水折射而看不見,且車輛行使會易產生水霧
(台灣市區道路漸漸的不用貓眼,因為貓眼會導致機車騎士違規跨越雙黃線摔倒
但確導致下雨天看不到標線,當然台灣很多人是看不到標線的)


另外的是透水瀝青混凝土,水是透過瀝青間的間隙透過瀝青層間行成排水路
的排水倒入側溝

兩者最大的差異是價格跟實用性,禁止水滲入瀝青混凝土等於保護了路基
相對的耐久性較高;不過透水瀝青摩擦係數高、但透水瀝青如果孔洞被填塞了也
不容易排水,但價格也相對較貴,道路鋪面都在價格跟耐用性之間取捨。

透水瀝青路面,一般的側溝牆就要先預留排水洞難度高,
台灣常見運用在高速公路上面,有些路段霧茫茫,有些路段大雨中依然清晰就是
透水跟不透水的差異
(希望有日本的道路水準、確希望台灣零稅負、甚至要跟政府領津貼)
--------------------------------------------------------------------------------
台灣公路局明明有推出道路檢修的分級標準,有達到全面翻修的才做修補
稅金跟預算是有限的

但是很多台灣人認為道路沒有新新亮亮的就是里長、代表沒做事
公務人員礙於會計要求,撥下來的預算一定要消耗完.....................

奇怪的要求跟邏輯、讓台灣不需要修的道路一直修、想用大錢改善道路品質卻又沒錢
公務人員又不愛待工務機關,因此改了品質沒人持續追蹤

道路養護單位更換,相關的鋪設標準也跟著換。
現在主要道路由縣市政府維護,原本中央執行的預算就撥到地方
更多的預算就有更多的東牆西牆可以補..........
一些鄉鎮亦可拿工程預算來放 煙火,導致幾千萬的工程款延誤發放
之前高雄市政府不也拿勞保局的預算來做******用嗎,還上新聞
工程施工工期要配合選舉調整.............
與其選放煙火的億元,還不如選懂得節約預算用科學的方法做事的人

((當然這是我自己接觸道路工程的看法、不表示縣市政府如此運作))
((上面的流言蜚語也只是野史道聽塗說、登報的時事也只是行政疏失刊登錯誤))
所以笑笑就好
一個循環鍊,環環扣扣
各縣市政府都有在改善,我們應該多多關注跟提供建議
多給身邊周遭的人多點認同~不分政黨、不分種族
多多將心力放在改善事實,而非分化跟批判~
台灣會更美好
潛水中
現在來看看全台經費最多的台北市,鋪出來的馬路是長什麼樣子.

斑馬線標線對齊有那麼難嗎?

路面凹凸不平.

邊界歪七扭八.

路面上上下下.

放大給你看,在那裡有看到嗎?



你覺得路有平嗎?
你可以認同這樣叫很努力嗎?



補上日本國東京都靖國通前的馬路,
我認為這才算是真正的馬路.

jrta1597 wrote:現在來看看全台經費最多的台北市,鋪出來的

如果去比較兩個路段的施工工時,你就會知道難處在哪裡

況且你參照用的照片只有遠拍一張,這樣的控訴對台灣的馬路施工單位實在不公平
h7878220 wrote:
如果去比較兩個路段的施工工時,你就會知道難處在哪裡

況且你參照用的照片只有遠拍一張,這樣的控訴對台灣的馬路施工單位實在不公平


這只是在找理由吧.
台灣馬路的品質很差,也不是只有一天而已.
不是所有人都沒注意到.
台灣馬路施工工人,施工時經常不專心.
台灣光是人孔蓋的段差就嚇死人.

光一小段就路面凹凸不平,邊界歪七扭八,
怎麼解釋?還是同一段路面.


這是我拍的日本東京車站前的人孔蓋.



網路上不是只有一張照片證明.
看看日本馬路施工的品質.

http://ying.hopto.org/wp/%e6%97%a5%e6%9c%ac%e7%9a%84%e9%a6%ac%e8%b7%af/

http://blog.yam.com/blazing0115/article/15103412

說現在台灣馬路施工品質差,只是剛好.
完全沒有誣賴.

根據路面平整度,邊界.
日本時代台灣的馬路施工品質比現在的台灣好.


jrta1597 wrote:
這只是在找理由吧. ...(恕刪)

台灣去日本取經只學會了喝花酒
真正要做事的時候
還是差人家一大截

jrta1597 wrote:
這只是在找理由吧. ...(恕刪)


台灣鯛冥也是出名的難搞倒是真的,鋪路影響到他上班又愛投訴1999,如果真要把路鋪好

政府可以的話錢砸下去補助受影響民眾,一區一區做規劃,封路搭捷運轉公車,該實施路段達到可通車品質換下個路段

不過我這是在做白日夢,打醒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