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太舊了,請看以下轉貼文字https://www.facebook.com/TopClassMotor/posts/6447395755555162013年7月12日 · Macau, Macau ·0w40 跟 10w40 機油的差別0W-405W-4010W-40全合成機油的技術演變過程,就如同半導體製程的精進,隨著煉油技術的不段的突破,全合成機油的低溫粘度由 10W- > 5W- > 0W 不段往下發展,提煉成本也不段降低,以往只有全合成機油才能調配出10W-XX的粘度,現今只要礦物油就可達到此粘度(所以才會有些小的機油商說10W-XX的機油好,因為此類機油成本最低,定出的價格可為消費者所接受,0W-XX的機油成本高,只有大廠有生產技術專利可壓低成本,小廠無生存空間)10W- > 5W- > 0W 演進的過程,這不僅僅差別於低溫的流動性,這也代表機油中基礎油精練的程度也就是基礎油的品質,基礎油精練的程度愈高,分子團愈趨向一致,機油中的雜質也愈少,低溫流動性愈佳也就是大家所謂的比較稀,所以引擎使用比較稀的機油,引擎因機油低溫粘滯性所導致的汽油消耗愈少也愈省油,也就是節能減碳,提高油耗表現使用0W-XX 的機油也可以減少汽車隔夜再發動的冷啟動磨損(汽車70%的引擎磨損來自冷啟動磨損)尤其現今的引擎在引擎上部設計了一些增加燃燒效率的機構, 機油的低溫粘滯性更加重要,引擎一啟動0W-XX 的機油由於低溫流動性佳立刻潤滑這一些機構.但是基礎油精練的程度愈高所消耗的能源愈多也就是蒸餾的溫度必須愈高,所以價格相對的比較高昂,但是機油雖然低溫下比較稀,但由於分子團愈趨向一致更提高了機油的抗氧化性世界石油大廠,就如同半導體製程的模式,大家都在發展已最小的節省成本的基礎上,精練出純度最佳(比較稀)的基礎油,這些技術專利都掌握在世界前幾大石油公司的手中所以 0W-XX 必須使用第四類基礎油 PAO-->分餾的溫度最高,基礎油中的雜質最少,所以低溫動性最佳,所以價格最貴,用於全合成機油基礎油的使用5W-XX必須使用第三類基礎油 -->高度加氫裂解或加氫異構化蠟技術純熟,成本低提煉出的基礎油品質不輸PAO所以廣泛的被使用,用於全合成機油基礎油的使用10W-XX使用第二類基礎油 ---->原油只經過初步的加氫裂解成本低即可達到此粘度,大部分為礦物油可由基礎油的分子示意圖就可知道 0W-XX 必須使用第四類基礎油,由於分子團一致,所以流動的阻力小,也就是所謂的比較稀基礎油的抗氧化程度可由下列RPVOT基礎油抗氧化指標及Noack 揮發率 來決定機油的耐用程度0W-XX 使用第四類基礎油 PAO-->420分鐘(優),Noack 揮發率 13.5(優)5W-XX必須使用第三類基礎油-->350分鐘,Noack揮發率 1510W-XX使用第二類基礎油-->320分鐘,Noack揮發率 26這都是機油廠商市場價格區分的操作結果0w-40 全合成機油由於成本高,新車回原廠的保養用油也很少採用,如有供應售價也相對高昂5w-40 全合成機油機油成本適中,新車保固期間,車主回原廠保養用機油的主流粘度,為各大車廠OEM機油的粘度規格10w-40 半合成或礦物油,為新車過保固後車主到一般私人保養廠的機油粘度主流,由於機油價格低廉,可以在原廠使用5w-40 的售價上,另闢一個價格帶,以更低的機油保養售價,搶食汽車過保固的機油保養市場,0w-40 全合成機油成本高,售價高銷售量少避免造成自己的庫存壓力,所以一般保私人保養廠很少進貨的,這就是老闆告訴您10萬公里的車子不適用的原因,10萬公里的車,當然可以用0W-40 ,不過機油必需自備好市多的MOBIL 1 0W-40 比劃算,機油商把此一粘度定位在金字塔頂端的產品售價十分高昂,一般私人保養廠售價更高達5~6百元,老車會吃機油的情況下您用一瓶240元 好市多的MOBIL 1 0W-40與一瓶100元的 10W-40 的礦物機油,還是會吃機油的所以一般人在老車殘值不高的狀況下,都會選用一瓶100元的 10W-40 的礦物機油(一般保私人保養廠售價約250元)減低機油保養費或讓會吃機油的老車使用低廉的礦物油吃多少就補多少引擎的磨損70%來自下班停車熄火後,隔夜後早晨再次發動引擎啟動的一瞬間(在引擎熄火後汽車停放了一個夜晚,機油都沉澱到引擎低部,0w-xx 5w-xx的機油能在早晨再次發動引擎啟動的一瞬間,立刻從引擎的底部被抽上引擎的頂部,潤滑引擎頂部機械運轉機構,減少引擎磨損,所以新車時就要使用0w-xx 5w-xx 的機油來減少引擎的磨損才為治本的方法,使用10w-XX只會更加遽引擎的啟動磨損!
用5W就差不多了0W也有礦物油高轉速的舊機車風險很大真正油質好全合成VI值又高的0W很貴而油商宣傳文看看就好0W礦物油沒有多貴不是油做0W就一定會多優宣傳文讓人覺得0W就比較高端一開始用很滑覺得這油很棒.誤以為宣傳文說的對極了.有的又賣的不貴久了$就要撇海了也別覺得掛某汽車牌0W是原廠用油耶都沒事阿那些使用車型才兩三千轉而已.當然沒問題同品牌的其它高性能車型原廠指定用油才不是用那款露天賣很大.有用有網路買油的人就知道我在說什麼油何況一些名不經傳的品牌
Iron_oxide wrote:用5W就差不多...(恕刪) 我覺得這種跨距大的複級機油 最厲害的功能是高溫的黏度維持程度比普通複級機油好很多 尤其是氣冷跑車越野車 Ducati油溫在190度時會斷油 那還是油底殼的油溫 誰知道打上去後用10w40黏度多低了 用礦物油大概早就汽化了
Iron_oxide wrote:是阿所以汽機...(恕刪) 幹麻酸溜溜的 我不排斥低黏度的機油阿 而且我覺得0w30用在一般汽車上 跟10w60的油溫跑到150度以上黏度其實應該是差不多的 就是看你的用車狀況選油就是了我的汽車也用M1 0w-40這支 水溫這五年只有水漏光超過中線以上一次 轉速超過四千一年一次而已 我就不知道這種狀況要耐多高溫 九成五的汽車大概都這種開法 不過最近爬山開到一半破管水漏光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開了一公里 停車五分鐘後加水還有大量水蒸氣衝出那種溫度 倒也是沒有什麼損害就是了
Stereophotography wrote:幹麻酸溜溜的 我不排...(恕刪) 酸?有什麼好酸?我想你應該看不懂或是誤會我在講什麼油吧有興趣看看最近另一篇機/汽用油爭論而礦物油爛已不是高溫黏度的問題有些油質本來就差0W不=油就好我前頭就說了0W也有礦物油只是黏度低很滑.初期油新"讓人以為"這油很潤滑很棒操高轉久了就會出問題(高黏度礦物油都耐不住了.而況低黏度的礦物油)而我說的操......從來都不是速可達與不到萬轉的汽機車上(另一篇也一樣)而汽車用0W的礦物油更是差而美孚0W40是不錯高端的全合成油我一直不是也無關在講你說的這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