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仔ing wrote:
以下是小弟想像~)
請問換改裝品、以及使用上述方法
能讓車子在經過坑坑洞洞
輪子瞬間下去又上來
然後自己手完全沒感覺?(或者指感覺到一點點...)
有這種可能性嗎...?
...(恕刪)
當然可以,只要你知道原理。
首先我們可以將 簧上質量 跟簧下質量做一了解。
也就是
彈簧以下的質量/重量 (輪胎、輪框、卡鉗、碟盤、輪軸、前叉外蓋)
彈簧以上的質量/重量 (車主、車架、引擎、前叉內管、三角台、其他拉哩拉匝)
以上大概知道名詞是什麼意思就好。
簧下質量越小,相對的避震作動的回饋力道越小、越靈敏。
簧上質量越大可以抵銷 簧下質量的回饋力道,但是因此車子重量會比較高。
所以比賽車都是先偷輕在簧下質量,這樣才能先把避鎮效果/貼地性 提升,之後再來就是車體平衡。
簧下質量減少的例子 :
倒式前叉、輕量化鎂鋁合金輪框、碳纖維碟盤(這大部分是性能取向)、高扁平比輕量胎 (輪胎內層編織法不同)
簧上質量增加例子:
機車雙載路感比較好、125比50cc穩 、戰車 壓到阿兵哥 一點感覺都沒有
以上基本的力學知識 提供各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