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車廠來說幾千台車子才幾台出問題計算機拿起來敲一敲還好吧但是對消費者來說我花十幾萬買的車子保固期內還要"需要"同樣問題5位車主?以消費者的立場每台車都應該都要處理好才對這種統計的事情在內部做才對品保系統應該主動去經銷商或車店統計收集出保資料怎麼會發在臉書上?
買車、買3C產品,最好還是等上市半年後再入手,因為上市前半年就是消費者幫忙DEBUG測試階段,想嘗鮮就要有勇氣當白老鼠,或者至少要有吃了老鼠藥也不會死的能力,也就是具備最基本自我故障排除的技能後才可以搶頭香,否則那種必須坐等原廠解答的消費者,只會獲得「免費測試員」的稱號一枚,然後繼續等原廠解決。倘若原廠願意拿誠意解決,那就還有繼續支持購買產品的動力,如果愛理不理、三催四請五拖拉,就謝謝,以後別聯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