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靈~ wrote:
噴射的技術來說!!跑.畢竟12吋 騎長途有不錯的操控性 舒適性 (以騎過新競戰的感覺)..(恕刪)


12吋胎+1


台灣的路況還是12吋胎較適合---我騎馬車/12吋胎


10吋胎對路面較敏感,反應較大

12吋胎較穩定舒適..胎價較高
如果沒有一定要噴射車種,化油版勁風光算不不錯的選擇

在油耗方面,其實噴射車沒省多少油,但維護起來麻煩多了

我試騎了一年多的勁風光 騎到快五千時有一次發不動順便保養 才發現電瓶壞了 然後後輪磨平了 多花了2000大洋
被同事虧說我的yamaha機車五千平均保養花了四千多(我每次機油齒輪油都是原廠350) 比我同事BMW原廠保養還貴
他是一萬公里保養時原廠大約8000元

我也是第一次騎車遇到電瓶和輪胎這麼快壞的 心在淌血中
這個時候應該來推一下風光嗎.....
隨便騎都有40的實力.....雖然都會爆殼 哈哈.....
哈挖勒 wrote:騎了一年多的勁風光 騎到快五千時有一次發不動順便保養 才發現電瓶壞了 然後後輪磨平了 多花了2000大洋 被同事虧說我的yamaha機車五千平均保養花了四千多(我每次機油齒輪油都是原廠350) 比我同事BMW原廠保養還貴 他是一萬公里保養時原廠大約8000元...(恕刪)
你用"固定哩程數"作比較, 好巧不巧~~ 遇到"電瓶"/"輪胎"要一併更換... 當然~ 不公平!! 何不問問~ BMW同事, 每次更換BMW的輪胎時, 一顆要價多少?? 更換BMW的電瓶時, 一顆要價多少?? 再者, "勁風光在固定哩程數保養"都必定會換"電瓶"/"輪胎"嗎??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我也是推薦競戰!
建議買08年化油版的!
油耗也不會很差!
重點是有力許多!
競戰本身雙載就感覺有點拖了!
噴射版的感覺更大!
不過競戰是台好車!
殺灣專用的車XD"
小弟今天去 ysp 試騎了四台車:
1. GTR Fi
2. GTR aero
3. 勁戰五期
4. BW'S

勁戰跟 BW'S 很明顯因為輪子大的關係(應該吧?)騎起來比 GTR 穩定,而且覺得這兩台車怎麼這麼巨大?小弟身高 171 坐在車上都只能用腳尖觸地。

GTR Fi 騎起來覺得就是很一般的 125 車子,沒有很特別的感覺。

GTR aero 跟 BW'S 的催油起步手感跟現在的小五十有一點像。

BW'S 的腳踏板空間太小,也沒有前座置物空間,手把的位置有點高,好像是手撐高著在騎車,不是很習慣。

GTR Fi 跟 aero 的前煞雖然是碟煞,但感覺卻很像鼓煞,不知道是不是調整的關係?

勁戰是這四台裡騎起來最有特色的,催油的感覺很明顯跟其他車不一樣,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不過真的好大台。

老實講,因為小弟騎了十多年的小五十,今天騎了這四台車之後,大概已經有個覺悟,從 50cc 升級到 125cc,各方面都要重新練過,而且幾乎都是適應方面的問題。

有一點最明顯的是,現在的小五十騎到一個速度後,油門突然放掉,車子是會以目前的速度滑行的,可是今天騎的這幾台車,油門放掉後,就覺得好像車子自己在煞車,不太習慣這樣的感覺,但是 BW'S 又不會這樣子說。
推風光車吧
125速克達應該沒幾台比他省的

上回司馬庫司
回家後小算一下
直逼60阿


其實爆殼後
打幾個洞
八字鎖束線帶處理一下還是穩穩的

不過動力無法雖傳隨到
很溫馴~加速沒有爆發力
是一台代步的省油好車
只是好奇為什麼我的勁風光五千公里電瓶就壞了 然後剛好後輪使用起來好像熱熔胎

當然不是要比BMW啦 只是舉個被同事笑的例子而已 不知道我的車這樣正常嗎
哈挖勒 wrote:
只是好奇為什麼我的勁風光五千公里電瓶就壞了 然後剛好後輪使用起來好像熱熔胎

當然不是要比BMW啦 只是舉個被同事笑的例子而已 不知道我的車這樣正常嗎..(恕刪)


不正常..去檢查一下整流器吧...電瓶一般可用二年以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