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朝聖者 wrote:
呵呵 大大你好
我...(恕刪)</blockquote
不要叫我大大啦~~~
真的...承擔不起.....
我跟你一樣於這個月份會將RV150牽到手.....
預計元月八日訂車....最慢的話應該元月十五日會將車子送到家裡.....
我是有積極的規劃"它"需要甚麼....該用些甚麼讓它更加美觀或實用....
基本上其傳動&引擎等等暫且不想去更動它......等它"老"(過保固)一點....
很高興認識你.......有機會出遊時....大家交個朋友...我住桃園
KenKuo wrote:
我有個方法、把雨衣先塞進3/4帽子當中
應該還是可以順利放下一頂瓜皮跟一頂3/4帽喔
這個方法的確是使用者的經驗,我也是這樣放雨衣和SP-333的。但是瓜皮帽就不建議了,因為10月目睹瓜皮帽害駕駛人喪命(顱內出血),當時已經勸親朋好友換掉瓜皮帽,還辦個SP-333小團購;最近又有親戚(當時嘴硬不加入團購)被路邊突然開車門的轎車撞傷,現在還在加護病房(也是顱內出血,但是保持清醒),據說頭痛的要死,而且後悔當時嘴硬不淘汰西瓜皮。反正RV可以多吊兩頂安全帽,要防雨就加個塑膠套就好了,或者是把面罩放下,這樣除非是大雷雨,否則一般小雨不會濕的。
最近正在找RV150放得下的全罩帽或汽水帽,預計要再升級一次,把3/4的SP333當成便帽。請大家支持淘汰西瓜皮運動,支持RV!
水草朝聖者 wrote:
附帶一提
民國77...(恕刪)
是地...我已經漸漸邁入"中年"(六年級初段班)...
光陰似箭.....當時讀五專時遠在新竹.....
因從桃園搭火車到新豐.....需要轉車等等(我每天都得五六點起床,真的是不堪回首)
第一台50c.c.的摩托車也因"偶而"騎去新竹而縮缸(壽命僅有一年的s牌address 50)...
當時我沒有駕照(我在滿17歲買的)....
有駕照時就買了兩台檔車....一台2T水冷....一台4T氣冷...
其間曾經發生重大交通意外...差點因而喪命....
印證了一句話..."年少輕狂".....
會買RV150(or RV250 or 馬車125)是因為小弟我身材"矮小"
(我老婆165cm的身高都比我高
)所以某些"重機"只能流口水的份.....
最喜歡的重機是本田CBR250RR(早就停產了吧!)...因小弟的腳至少可以撐到地.....
當時的重機都是利用廢五金偷渡進來....再組合起來.....當時250c.c.一台約十四萬左右....
很像在"講古"....

騎摩托車真的要小心...安全第一...
水草朝聖者 wrote:
同樣是黑色rv150有空一起出來會人兼會車吧
順便把kenkuo大大一起找出來吧
六日休假時,基本上我都OK!

水草朝聖者 wrote:
對了 不知道三陽在交車都是加哪一等級的原廠機油在新車裡?
依原廠維修手冊所言是使用SAE 10W-30 API SH/CD以上的"礦物油"...你可以比對金帝系列的機油....記得有此級數....
順便連前後碟煞的來令片都換了,後輪磨掉約一半,前輪更多,因為我是前煞為主的煞車者。換完金屬聲是不見了,但是前煞換完之後,居然有摩擦的聲音,煞車時會"辜"的一響,牽車時我覺得錢煞車把手有振動傳上來。後來去車行拔下來看,發覺來令片上的金屬含量好像很多,是銅色的(車行說是銅屑),換了另一組藍色的,看不大到金屬顏色,聲音就不見了,手感也變軟了。真的是材質的問題嗎?還是我心理作用啊?到底哪一種比較好啊?
還有在換後避震時,車行的手法和阿昌哥不一樣耶!他把坐墊下的行李箱拔出來,然後用蓮花扳手從上面將鏍絲取下,再取下面的螺絲,所以並沒有"拆殼",供兩位參考。
好吃,所以好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