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150cc以上機車可走快速道路

是不知道你有沒有騎過紅牌上快速道路
不過如果以我騎西濱來說
一台快300公斤的車被風吹都會左搖右晃了
更何況旁邊有汽車呼嘯而過的時候
我個人是不反對也不支持 因為個人性命個人擔
但150cc給我是不敢騎就是了
ltd7610 wrote: 哈哈,你的機車好了不起, 你應該去爭取...(恕刪)


又一個不看文亂酸,我前面已經有轉貼一篇新聞,一台smax雙載騎上國道,根本完全打臉,你還想說什麼?

㊣30公分㊣ wrote:
大大分析的好,但是現...(恕刪)


正是現在臺灣大部分人的心態

見不得人好 自己卻又不肯努力

~風~阿肥~城~ wrote:
150-250要騎上快速道路就是動力不足更何況雙載,
就像前幾幾頁有人說了直接開放200-250還比較OK(RV250 T2 你踢他200 動力足夠的)


開不開放我沒意見

----------------------------------------------------

題外話一下勿鞭....

我也偷跑過幾次台66

smax和刺激300過120以後,跟汽車比都是飄

(像1200cc vs 3000cc誰先到120而已)

偉士牌300種"騎帥騎不快"的車在高架上也是騎的好好的

看過同事的雷廷王180 地瓜150 刺激300

151~300的差距真的不大

150cc只有極速沒大羊快而已

應該沒有所謂的動力問題

ltd7610 wrote:人家他是155cc的車耶,車重138公斤...(恕刪)


那你乾脆禁止白牌機車上一般道路好了,某些橋上也會遇到強風,有摔車案例?一般道路都會摔車,乾脆全面禁止上路好了!
etman1999 wrote:
正是現在臺灣大部分人...(恕刪)


所以小弟才有集結白牌150cc以上車主同時間同地點集體行駛快速道路抗議的想法~

實際上可行不可行我不知道!!!
但,至少是個開頭~

臺灣北中南的車主或許不能同地點,但是應該能集結協調同天同時間集體行駛快速道路~

但是.....車主要有吃罰單的心裡建設....



wangjiaguan wrote:
重點不在性能,在於密...(恕刪)


其實克服密度問題很簡單

尖峰時間汽車高乘載管制 至少少三分之一車流
㊣30公分㊣ wrote: 所以小弟才有集結白牌150cc以上車...(恕刪)


3000~6000能換來道路使用權,是划得來,只是一次抗議應該沒什麼用吧?
我個人覺得

開放151以上車種上去是ok的

市面上大部分屁孩都騎149
(除了少數幾個剛成年家裡就出錢買180的以外)
這樣可以過濾掉不少亂七八糟的人

你說速度不夠??那我不去內線待在中外線不就好了

但是考照掛牌這幾點要再討論

剛滿18就立刻上快速道路這點我不太能認同

但是交通部搞不好會直接丟出一句:比照汽車
這樣我一定罵髒話啊~~
我就是看準白牌方便才把購車目標訂在250的車種啊
我是 SMAX車主,同時也是 530 的車主,我是很樂見開放路權
但我就我看到的例子與問題來說明

拿鄰近的泰國來舉例,很多人會覺得泰國很落後
其實他們家是可以上高速公路的
但他們國民的民族性比台灣溫和很多
開車頂多閃大燈,不太按喇叭,不會逼車
(這裡說的逼車是側逼,不是後逼,後逼他們會,但閃大燈後前車會自己閃開,前車不會視而不見)
如果真的遇到慢車,頂多就是切車道超過而已
但台灣人民就是會起一些紛爭

至於速限跟側風
拿 台64 來舉例,10 台有 8 台都是超速的
速限 60,大家都開 80
速限 70,大家都開 90
側風還好,還算可控的範圍

有人會說這個是市區高架,可能不會有危險
那拿 台 61 來舉例好了,10 台有 9 台都是超速的
速限 70,大家都開 100
速限 90,大家都開 120
側風很大,基本上會有點小偏
我是沒有騎小車進61過,不過我想應該也不太好控制

CC數 我到覺得還好,如果自知跟不上,都騎外車道就沒差
應該要擔心的是較年長的阿伯,在內車道騎個 75 騎到忘我
這就比較危險,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比較擔心的事

在來說防護措施與騎乘觀念
台灣的機車會鑽車,這是多數人很詬病得一點,說好聽點是台灣特色,說難聽點是亂源
泰國的機車也會鑽車,但他們很少跨車道超車,通常只會往前
遇到塞車時就是在汽車後面等,不會在汽車縫間等
反觀台灣能嗎?
回到台灣的快速道路
如果大家可以在快速道路上願意乖乖的排隊塞車
我想今天應該不會有人說小機車是亂源,也不會有這麼多阻礙

另外就是量力而為,還是有大重機會在台 64 的中和大灣壓到伸縮縫而側滑,只差沒摔
很多人會因為 150CC 馬力小,自覺的可以 HOLD 得住,結果最後還是噴了
快速道路上雖然路線單純,但就是因為太單純了所以都會不自覺得加快
等到要收了才發現來不及,我想這可能要從一般的道路觀念來提昇

基本的人身部品上
帽子、手套應該不會是問題,很多人都有帶
我自己會因為要去的地點與路線
選擇要不要穿護具衣,也就是防摔衣
如果是市區,很短程(新店~木柵,中和~新店...etc),又是塞車路段
因為我本來就不鑽車(大車鑽什麼?)所以我就不會穿
如果是郊區或是跨縣市的快速道路,我就會穿
現在普遍都沒有,想說才 150CC 而已
開放路權後,這觀念有沒有提伸也是個考驗

一點想法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