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反對歐洲胎的話
前輪M牌的S1與後輪P牌SL26也不錯
含安裝氮氣3張小朋友有找
我目前是這樣搭配,愉快使用中
(以下圖片取至Y拍網站)
前輪米其林S1

本來前輪也考慮安裝SL26,但考量到前輪的排水性,雖說下雨天我也不騎車,但要是騎車時突然遇到陣雨,或是經過積水的路面,安全性也要兼顧一下,所以改選排水紋路比較明顯的S1。這款胎面的中央靠近兩側的胎塊大、中央有導水紋,應該比較適合裝在前輪。當然如果你要前後都裝S1應該也不錯。會挑選350-10/51J規格是因為胎面會比原廠的100-90-10尖一點。用在前輪比較靈活些。
而且GT125原廠說明書上頭所標示的前輪規格就是350-10/51J,後輪才是100-90-10/56J,但車上前後輪卻都是配備100-90-10/56J的馬吉斯6029,原因不明。
後輪倍耐力SL26

個人覺得SL26胎紋個人覺得不錯看,有點類似象牌ME7的味道,當時去輪胎行時本來也有考慮ME7,但一想到平均只有5000公里的壽命後便不考慮。
後來考慮B02,但看到SL26後便問了一下老闆價格、抓地力與磨耗,評估後便決定捨棄B02選擇它。
我裝的是110-80-10/56J規格,原先也有加大尺寸讓油耗增加的顧慮。經過測試後發現,幾乎同樣的路線與騎乘方式,換裝SL26前一公升跑33公里,換裝後一公升也可以跑出34多公里的成績。而且加速感與原廠100-90-10的馬吉斯6029差不多,幾乎沒有任何重拖的感覺,所以基本上應該是OK的。
這兩款胎的熱胎還算迅速,由於家住半山腰,所以都要跑山路,大熱天騎車下山,幾乎騎不一公里左右就可以開始以較大的車身傾斜角度過彎。也許是加大尺寸的緣故,在路感與吸震方面比原車上的6029 Q一些(冷胎壓30PSI),沒什麼噪音,舒適性與穩定度感覺都不錯。尤其是暖胎後的貼地性,讓我過彎時的信心增加不少,雖然不像全熱融胎那樣的完全貼副在地面,但比起先前6029真的是好太多了。
由於兩款輪胎都是我第一次使用,所以在耐磨度方面並不了解,老闆說輪胎看人用,如果以前輪S1與後輪SL26的搭配,一般使用狀態下兩款胎應該都有超過8000公里的壽命。由於我平常代步長距離或雨天會開車,以兩款胎的抓地力與磨耗程度相比較,要是如老闆所說的,已經合乎我的標準了。
昨天才託我姊幫我拿了2顆優耐立TH-558(新配方)當備用胎,一顆(3.50-10)一顆(100-90-10)爬文得知優耐立的輪胎評價兩極,但我是基於他是國產的熱熔胎,我也沒有使用過熱熔胎的經驗所以才想要用用看。最主要原因是我可以拿到超級優惠價,網拍價幾乎都900元左右,但是我可以拿到更低的價位。就算這顆TH-558不耐磨耗,但是價位便宜就會繼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