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勁戰卡鉗升級疑問,單二改對二?

bugitai wrote:
若版主是台北國的人,...(恕刪)

NISSIN也是有500塊上下的來令可以用阿,原廠來令等級算很不錯的。
換對四之後為省錢換爛來另感覺好像也怪怪的吧...
一固一固腥黏材 wrote:
單二改對二就不如別改...(恕刪)

我也在想對二的效用到底對新勁戰而言優不優
畢竟像您說到光車重就使得煞車效果變差
但是也如小弟所說的,曾用過Brembo系統對四心得真的是過於利害..
cocacola123456789 wrote:
你可以考慮改馬車的卡...(恕刪)

似乎是個不錯的idea,不過馬車卡鉗跟新勁戰不是同一顆??
我以為只差在馬車有Nissin的加持..
ver.ka wrote:
12" 機車用給16...(恕刪)

您的建議很好,我看小弟乾脆走路就不用怕煞不住了XD
d120000 wrote:
箝制力的部份可以參考...(恕刪)

重點就在於放大的倍數對小弟來說有過多的感覺...
Nissin似乎就是在這前提下比較好的辦法?
對二的來令皮,恐怕消耗會過快,常常就要換新皮,進口的皮不說,國產的對二皮也不會比對四便宜到哪去,且厚度差太多了
重點效果未必比原廠單二來的好,一般都是100cc的車種在使用的

建議還是上對四卡實在~
怕效果太好,用最爛的皮吧
國產對四皮我買過最便宜的一組才70元,效果就普普,目前是用在後碟上,但絕對比原廠好
Inutakumi wrote:
對二只有單二的一半?!
真的蠻令我驚訝的......(恕刪)


會驚訝代表你沒有做功課喔~
改卡鉗著重的是它的單側活塞面積
所以不管你是"單"還是"對" 都只有計算單一邊的活塞而已
假設原廠單二卡鉗兩顆活塞直徑都是27mm
活塞總面積為13.5*13.5*3.14*2=1145平方公釐
若是改brembo對二(以32mm螃蟹那顆來說)
單側活塞直徑為32mm
活塞總面積為16*16*3.14=804平方公釐

如此不僅活塞面積變小了 對應同一顆總泵所擁有的放大倍率也變小的多
簡單來說就是煞車被越改越爛......

若你擔心你的煞車操控能力
建議卡鉗不要換 挑一組好點的來令片做更換
如此可以達到煞車手感不變 但是煞車力道和反應性卻有所提升的優點
給你參考~
有其他問題可再問我囉~
inspiration21th wrote:
會驚訝代表你沒有做功...(恕刪)

小弟看到那令人眼花撩亂的巴斯卡公式就暈了...

小弟以為在同樣都是二活塞的條件下
對向的活塞同時出力,會比單邊活塞跟反作用力推來的優
加上對Brembo系統對四的印象有點畏懼,所以才出此想法

基本上若我是樓主的話
希望在煞車操控上不需要多擔心跟原廠感覺手感很不同
個人還是會建議更換高效能之來令片為佳
雖然一些進口品牌的高效來令片價格差不多可以買一顆仿b
感覺起來仿b似乎划算的多
但是這仍然存在著樓主在意的問題 雖然仿b的活塞沒有正b(32/34)那麼大顆
仿b它優勢在於價格低 活塞面積比原廠大些 但是所附的來令並不佳
划算的作法是仿b來另磨完後 更換為高效之來令
如此就能夠花不到進口卡鉗的錢 但就能擁有一個效能較高的煞車系統

另外相當不建議買仿b卡鉗然後去換一塊爛爛的來令
因為來令片仍然是一大重點
也許"原廠卡鉗+高階來令"與"對四卡鉗+普通來令" 這兩種組合在標準狀態下剛好擁有相同的摩擦力
但是別忘了 還有來令熱衰的問題
當你在連續下坡路段 或是 高度使用煞車時
高階來令的抗熱衰能力絕對比普通來令來的優
也能夠持續的提供煞車效果
安全仍為首要

另外樓主提到的nissin tokico等是否為選擇之一
n牌與t牌之所以會讓人覺得沒有b牌來的銳利

第一是它所搭配的來令片
以07' 600rr上的 tokico輻射對四來說 它所搭載的來令乃tokico廠之HH等級
但是 此來令的實際效果卻沒有AP的sport款或是galfer 1375來令來的好

第二是卡鉗的活塞面積
brembo道路版單插梢款活塞為32/34mm
n牌與t牌等他牌則有32/34mm 30/32mm 等不同規格
若樓主避開b牌而購入n牌 買到的n牌活塞是32/34mm的
那麼問題繞了一圈仍然會回到原點

故小的建議樓主檢視自己想要的需求是什麼
是單純只要提升煞車效能而已?
還是在提升效能之外 還希望能有外觀上的美觀?
這兩種訴求將會導引出不同的改裝方式~
以上淺見供樓主參考^^
inspiration21th wrote:
基本上若我是樓主的話...(恕刪)

感謝您仔細的分析講解^ ^
小弟雖然主要是在於煞車本身的提升
但是人總是都會希望實用外兼具美觀

小弟是希望能在緊急狀況有一個保障
前段時間綠燈直行時,對象一個開BENZ的直接從3台車後面跨越雙黃線要轉至水門
當時我的煞車距離實在是長到一個危險...所幸煞住了
但也變成我日後心裡常常在想的一件事
前制動到底要如何升級?如何升級才是省錢又有效果的?

若原廠單二配高階來另片能達成我所希望的感覺
那真的對小弟來說是個很棒的選擇!

不過我記得沒錯的話高階來另的工作溫度似乎比較高
萬一還沒騎多遠就需要用到前煞,會不會反而沒有對四來的好呢??
我的二部機車前週全改仿B對四,而且是用網拍最便宜的1.2K對四。
買來同時就換成 $400 的 Elig 陶瓷來另片。

騎了二週了,覺得很滿意。 上週好天氣,台北/北宜/北海岸/九份/瑞芳繞了一大圈,
覺得煞車既Q又利 (二部機車都是金屬油管,一部是 11mm,另一部是 12mm 追風總邦)。
$1.2K 的對四卡鉗便宜的跟垃圾沒什麼二樣,
一樣是鋁材壓鑄成型,重的跟磚塊一樣,從二樓丟到樓下砸中行人肯定腦袋開花。
買來用著玩,壞了也不心疼。

給你參考。
來令的話以各大廠牌來說
都會定位產品為 標準款 運動款 競賽款 等
其中以標準款工作溫度最低
在低溫下就擁有不錯的煞車力道
此款在市區最好用~

運動款工作溫度稍高些 但在低溫下不會差異太多
工作溫度較高時 例如山區小跑 則有比標準款要高的效能

競賽款的特性較為極端
低溫時磨擦力甚至不如標準款 但還是比不知名爛爛皮或是某些國產皮要好
但競賽款的工作溫度在連續高溫時則有強大的效能
很多人提到買來令片就直攻最高等級.....
但是我們常用到的用路環境並非賽事 競賽款在市區中低溫時並怎麼不好用

故推薦購入各廠之標準款或運動款均可~
對二來另有那麼不堪使用喔@@?
我原本有打算改對二...
一來失竊機率問題
二來怕對四強過頭
(基於以上兩點,甚至原本曾經想只個改毛毛蟲油管就了事........
最後只是想找個能吃滿原廠碟盤的卡鉗
吃不滿覺得好浪費....

能吃滿+對二應該就不會強過頭又比原廠優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