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位喔.....超過兩千叫正新慢慢賣吧...........
這條要搶攻市場的話...價格至少要壓在1700左右
含裝若破2000....我寧願要601..或者KR336...
而且國產貨...幾乎不管什麼東西,在國人眼中除非CP值高到爆....大家才會樂於捧場
例如最近車市的黑馬 LUXGEN 7 ...上市才短短幾個月,能見度居然比PREVIA還高(個人所見啦)
不然台灣人的進口品情結真的很重.....
這條輪胎為一能打死進口胎的最大關鍵就是價錢

再者...大家想想一條601...日本工資比台灣高成本一定比台灣貴,若601的售價撇開經銷商利潤不談,將關稅扣除在換算一下公資比例,各位覺得一條R1該賣多少才足夠對601造成威脅?
bugitai wrote:
價位喔.....超過...(恕刪)

那我試問一下,maxxis跟普利司通輪胎量差多少??模具費哪邊最快攤平??光原物料進量的價格就有差了,更不用說模具費,賣你們幾條胎才能賺回模具費阿??價錢不是你想得如此簡單,況且kr336不是這種等級的,不要哪來比吧
sonyrex wrote:
找我發表的文章就知道哩...(恕刪)

有阿 發文沒多久就有看過
只是....想問問看有沒有不會磨到的 不想認命
新鵝為何不設計可以裝120/80的空間
不然還要去改土除啥的 真麻煩 裝洞洞鐵又不美觀
伊瓜那 wrote:
很同意阿我有朋友為了...(恕刪)

+1
那條翻胎很厲害 我B02都沒翻得這麼誇張
似乎也有國產胎的缺點 後期衰退
也算是我對國產胎連考慮都不考慮的原因之一吧
3554763 wrote:
那我試問一下,max...(恕刪)


相信R1不只賣台灣而已吧, Maxxis的胎在全世界應該還算有名氣的, 不過台灣每個企業都把在母國
賣的東西搞的跟賣進口高檔貨 一樣, 然後在國外才砍價競爭, 台灣的人不是笨蛋, 我為何要選用國產品?
我寧願多花個幾百塊選用國外大廠的胎...
在試過幾個廠牌的小綿羊胎後, 還是覺得洋貨/國產 胎質有差...
每條輪胎都有鷹該有的胎壓

不是每條輪胎胎壓都是26PSI

或是一推老車行胎壓打飽就好發現胎壓還有40PSI不是沒遇過

等量產就知道行情了

等我摩完或是過一陣子就知道會不會翻胎了

也是測試一下這條輪胎CP值高不高
3554763 wrote:
那我試問一下,max...(恕刪)


不好意思~我的理念沒有你如此崇高
我支持國產品,但不妥協國產品售價
換個角度,假設今天R1性能根601相同~售價相同?....請問您選擇的是??
好若您沒有進口品牌情結~非常好
廠商賺多賺少那是他家自己的本事,用不著消費者替他著想那麼多.....
就是有你這種消費者若一條R1賣個兩千多元,大家在眼睜睜的看你買個幾條回家裝吧
以消費者立場,能夠便宜個一些就算不夠成誹謗損害,把品牌廠商罵的體無完膚我也在所不惜...
我只要以最實惠的價格買到我所想要的東西和品質~這只是我想要的
bugitai wrote:
我只要以最實惠的價格買到我所想要的東西和品質~這只是我想要的


本日最中肯.

BT601 很多有的, R1沒有

1)長期耐用/穩定度, 國慘胎很多中途就霸工/滑了,說難聽就是連國外胎都不如

2)12" 胎王之稱, 這是多年比賽 + 街道心得的結晶

3)品牌, 不管喜不喜歡B牌, 也不能否認它是全世界最大家的輪胎公司


光這3點, R1 想賣2000 , 除非真的比BT601 優某區塊(耐用度,排水,長期穩定性,支撐性等的)

不然,我寧可信全球最大家的輪胎公司, 最少如果真的出狀況, 鬧大時,陪的也比較多.



R1 真的在道路出事, 我想M 牌也只會說"這是比賽胎,道路上我們不負責" ...


BT601 是沒TT92 那麼鳥,上面可是沒寫 NOT FOR HIGHWAY USE...
bugitai wrote:
不好意思~我的理念沒...(恕刪)


不能同意你再多

畢竟國產胎賣的價格如同進口胎價格,性能即使與進口胎同,我想裝國產胎的人應該少之又少

譬如說是華豐、正新的胎也只有在12吋稍有優勢(10吋賣的跟進口胎一樣貴,甚至有些還更貴...)

國產胎無論是耐磨排水性好的胎或者是熱融胎,只要超過1600元都很難讓人去支持
ver.ka wrote:
本日最中肯.BT60...(恕刪)


同感
況且進口胎的售價還包含了關稅跟船運等等
結果國產胎若搞成這價位
真是cp值狂降


前1500~1600
後1800、under 2000
應該可狂賣且大力支持
不然實在是找不到有啥吸引人跳槽換這條的因素
有人規定只能有一台車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