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請大師]修不好的吃機油,學問在哪裡?

auxo wrote:
大多車子的進排氣門間...(恕刪)

大大說得對
排氣門間隙比進氣門大一點點
後來我把缸頭拆下找塘缸行處理
問塘缸行師傅
他說兩個汽門都沒有間隙
所以燒了
這是車行的傑作
從此我就不相信機車行了

dohan8850 wrote:
大大說得對排氣門間隙...(恕刪)


有名大間有技術的車行通常都不會便宜,多半問了價格就跑掉,覺得很貴。

剩下有技術不貴的都要靠親戚朋友私下介紹了。
施工是否用心很重要。


kyundai wrote:
我有一台YAMAHA...(恕刪)


快離開這店家~
說不定他跟本沒換!
願聞其詳~ 願體之享~
網路要找到拆裝活塞跟曲軸的相關文件實在太難..有的也只是拍拍圖片,細節沒有多做說明,自行拆裝很容易出事,勸大大該給人賺的還是必免不了!

kyundai wrote:
我有一台YAMAHA...(恕刪)

修引擎完全是看良心,我是工作室,我看過很多被修壞的車,
很多引擎是亂裝的,螺絲沒鎖的,太多...
有一台125說是塘缸過,結果是裝一顆殺肉場拿的61缸,整個生鏽嚴重
活塞環沒幾台是有裝好的,好像看都沒看方向就裝上去,4個缺口都擠一起,再怎新手至少把缺口分開吧...

但有的車真的設計不好,全換原廠新的,也照吃油,這就沒辦法


dohan8850 wrote:
大大說得對排氣門間隙...(恕刪)

有種可能大家討論看看,氣門跟汽門座的接觸面是會磨損的,一旦磨損後汽門間隙會變小。
我把這種變化視為磨合的一部分,可能的話最好是引擎重整後定期檢查汽門間隙。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夭壽喔~這麼黑暗
果然認識的人騙更大哩
換新車吧...

auxo wrote:
有種可能大家討論看看...(恕刪)

汽門另一個偷料的地方,正確做法是給塘缸店換汽門,和磨合你說的地方,就不會有你的問題,
但想省錢店家會自己換汽門,不磨合或兩光隨便磨,
再更省錢的是清一清換都沒換,
能偷的地方很多
1.你確定引擎真的有翻新嗎?(熟人或鄰居介紹的客人最好騙啦)
2.才騎一千公里機油吃到剩下一杯米杯,不拆開來是不會知道問題點的。
3.EV4毛病多不要再花錢在上面了,如果很愛這台風光的話你再考慮修下去吧。
EV4 引擎族, 如果不想亂亂花錢修整"吃機油"現象.. 建議要有耐心及細心的長時觀察。 我在 2010年時, 曾經 Po文過... (2010 / #11層) 自己胯下的 sv max125(鼓剎版), 打自3年前年底換我再次接手騎乘.. 真正維修部份花不到 $3,500元; 但是要動到汽缸部份~ 敝人目前還在"龜縮"中.. 實在是~ 台北地區的幾間車行的報價令我車車繼續擁有"汗血寶馬"的稱號...

我胯下的 SV Max125機油量會明顯減少, 都已經長達 6年之久 (會固定時間觀察~ 機油檢視窗)。

yamaha sv max125 機油量狂降 (有改善..)

上帝的祝福 wrote: 網路要找到拆裝活塞跟曲軸的相關文件實在太難..有的也只是拍拍圖片,細節沒有多做說明,自行拆裝很容易出事,勸大大該給人賺的還是必免不了!...(恕刪)
要找到 EV4引擎族的資料, 目前尚存不少..。 但是, 拆汽缸要用到的"特殊工具"不少, 如果只是 DIY一族 (敝人亦為其中一員), 奉勸一句, 謹慎評估, 好自為之。

倒是, 敝人胯下的 SV Max125 (5NW , 鼓剎版 / 2002年份)。 還勇健得很~ 最近也因為整理傳動部份, 順便將"啟動盤"換原廠新品料件 (持續用腳踩發動引擎, 已長達約 5年左右溜), 現在一按即發~ 爽一個字可形容。

yamaha sv max125 啟動盤檢視 DIY


最近才作"傳動總成"部份檢視... 以往的維修 / 檢視文, "[菜鳥 DIY] yamaha sv max125傳動部份檢視整理DIY(低調)" (敝人不改裝 / 原廠順順騎) ... 超好用的!!!


[2014 / 06 / 06th, 後記整理]

記錄#1,
原先以, [火燄電動衝擊起子] / Alien 電動衝擊扳手組 (含 17"/19"/21"/23"套筒), 超過一年以上沒使用, 可能機件已萎壞無法使用, 想不到~ 至今勇健的很。


記錄#2,
傳動皮帶, 可能發現得早。 幸好這次有拆開傳動內蓋檢視, 首先發現~ 怎麼有那麼多一絲一絲的黑色棉線卡在傳動內蓋的通風口 (原以為是"鳥巢"哩)。 當看到傳動皮帶表面時, 恍然大悟.. 難怪最近半年來, 總覺得車車起步時, 油門轉得較重手, 才能起步前進。


記錄#3,
每當要裝套入"傳動皮帶", 就是敝人因娘泡力道最不擅長的階段.. 但仍要硬著頭皮直上~~ 這次一開始裝套皮帶時, 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時, 皮帶塞入情況仍是紋風不動~ 未見起色.. 真是有夠#$@%^&..~~, 突然想到有位網友建議~~ 單腳踩套入皮帶一端固定著, 皮帶另一端套入開閉盤, 雙手抓緊開閉盤往上拉... 但往上拉抬時要邊帶略旋轉式轉動開閉盤(轉動不用過大), 就會發現開閉盤竟然會內縮~~!!

挖靠.. 這時我的心情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還要更為 surprised!! 原來訣竅就在於此~~ 裝回傳動皮帶的心訣就靠這2式!!



P1070197,



P1070201,

嗯~ 嗯.. 空氣濾清盒底部, 那 2顆螺絲要上點黃油作防鏽處理。


P1070202, 未拆之前, 先檢視蹦緊的"傳動皮帶"



P1070203,

傳動皮帶邊緣已有裂痕, 換新!!!



P1070206,

新 / 舊, 啟動盤。 終於給它換原廠新品, 主要是原廠料件價格已降滑將近 5成..


Cheers.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