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單去看卡鉗,噴射引擎等項目
舉例來說
大概2006年開始進入噴射引擎時代,當時的摩托車與現在的摩托車的廢氣排放標準不同
所以同為噴射引擎,引擎調教與節能方面之技術門檻差異很多
台灣的環保署規定今年開始進入參考歐盟6期的我國6期環保廢氣排放標準,且汽機車幾乎是同時實施
而越南則是2017/1/1開始實施歐盟3期環保。同時汽車是實施歐盟4期
發現了嗎?國外是汽車的標準較嚴格,機車少一點
而我們偉大的環保署認為,台灣機車數量太大(平均每人2.5台),為空汙問題"主要"原因
因此"每年"加嚴環保法規是責無旁貸....
今年新車強制加裝OBD,這使得機車成本多3000,還有各位已知的ABS,CBS,H7大燈等...
另外台灣車廠利潤可能較其他國外車廠高
因為台灣車廠於東南亞市佔遠遠輸給早就已經進入東南亞機車市場的日本車廠
日本車廠除早期技術成熟率先進入東南亞市場
且也加入東南亞自由貿易關稅優惠的國家,日本車廠的主要獲利都在東南亞這些開發中國家
而台灣在這方面起步很晚,在東南亞國家也打得很辛苦
在外銷仍不足的的情況下,國產車的利潤勢必要調高。
稅金部分
台灣國產機車每輛酌收14%-17%貨物稅,回收處理費(?%),5%營業稅
各位看到了嗎?稅金都是用%數去算
也就是說當車輛總價提高的情況下,這些稅金收的數字越大
一台車廠準備要賣七萬的車,貨物稅17%是11900,營業稅是3500,到各位消費者至少為85400,如車行抽3000,則公告價格至少為88400..差異前面的7萬多了18400
但如果是一台車廠準備賣5萬的車,貨物稅為8500,營業稅為2500,消費者最低價應為61000,車行抽2500,則公告價格至少為63500,約較5萬多了13500
因此機車越來越貴可歸類三項:
1.環保署不斷調高環保法規限制,使車輛成本提高。
2.高總價使得稅金更重。
3.國內機車市場需求已逐漸飽和,2015年相比東南亞差異約4-8倍的銷售量,而台灣車廠在東南亞沒有賺很多的情況下,只好調高國內機車利瞤使自己先活下去再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