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有人買東西會用市佔率來做為依據,這邊我覺得沒什麼好說的,SUZUKI 這個單字的車在台灣就是小眾,除了部分重機,一般人通常不會主動考慮這個品牌,但它的好,用過就知道,我個人是覺得,SUZUKI 在日本四廠來說,是一間比較保守的公司,近年來稍微大膽一點,長年來看仍是保守居多,好處是產品線劃分清晰,耐用、通勤的,就絕對不會和性能劃上等號,要性能、酷炫的,就要多花錢買高階產品,但儘管是比較保守的公司,偶爾也會有些亮眼的作品,像 KATANA 刀我就很喜歡,當年的 T200 史昆伯翹管車我也很愛,加速的聲音很像拿掉空濾的 NSR 150,日本四廠中,唯一有做過轉子引擎的機車也只有它,三缸四管水冷2T車 - GT750 這種事情也只有鈴木做得出來。
之前一個親戚買一台 GSX-R1000R,這種高科技、高性能仿賽,還是有親戚會說,蝦瞇,買輸輸企喔,這牌子很少人買啦 ooxx 之類的,我親戚直接回,哪天兩陽去跑 motogp 做仿賽,他會考慮看看。

但是呢,會有普通非掛SUZUKI的車行推這牌車,這是非常罕見的事情,為什麼呢? 如果身邊有認識開車行的親友,可以問問車行的獲利來源多半是什麼,推 SUZUKI 車嘛,呵,為什麼很多車行不推這牌,這需要自己用社會經驗去體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