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V7月有現車?至6月底累積6762(更新)

jjames725twtw wrote:
2010年的HONDA revo AT 110了解一下,還全世界第一台咧,捧成這樣

我去找了圖來看,這台彎樑車的本體是檔車的變速箱,不是CVT
看腳踏那邊還有前後打檔桿


您說的最後一段話很好,兩句話點出車款特色。

我不是捧,是很開心終於有廠商打破傳統CVT速克達的枷鎖。也不是我要嘴單搖臂,而是在CVT速克達領域,把單搖臂當作特色真的太幽默了XD

(事實上檔車界單搖臂也不是主流阿...車款越來越少了,像CB1000R的單搖臂夾住Backbone,這抗扭強度....冏)

我也很希望能夠獲得到更多摩托車的資訊,更新我的腦袋,這是我們的興趣一起成長
jjames725twtw
你找錯了,要找revo AT才是是CVT的,沒有排檔桿。
zcs0125
謝謝大大的分享! 真的開了眼界,為了負責任我不修改前面的留言,這才是世界第一台! 原來本田在東南亞為了免打檔也做出一台"跨界"的CVT彎樑車阿!
zcs0125 wrote:
會哭的車主是2021年還在買傳統尿布傳動箱與引擎排氣管來當作搖臂車款的那些人
1.小速克達輪徑小 最低離地距本來就低...逃避進步
2.耗材是在說多了一條後輪驅動皮帶嗎
3.DRG單搖臂當特色你認真的嗎...婆婆媽媽那些買菜車哪台不是單搖臂

1.DRG也是小輪徑為何就沒撞破油底殼?就你會撞破油底殼還硬要護航?

而且我前面只是隨便舉例,因為缺點又不是只有這一項而已,例如某車行心聲如下



2.KRV的CVT是雙齒皮帶,光是這一條雙齒皮帶就比DRG的皮帶要貴,而且皮帶輪也是耗材,二條皮帶再加上皮帶輪,傳動耗材的長期維護成本至少是DRG的二倍跑不掉吧?

3.所以你連DRG在這部份的設計美感與一般的買菜車有何不同你都看不出來?我倒覺得正常人應該都看得出來,除非你就是故意要在雞蛋裏面挑骨頭。




又例如BMW的未來概念車也一樣是採單搖臂設計,換句話說:
DRG在單搖臂、外露式後輪圈、及後土除的造型設計上其實是走在BMW的前面...



你若真的這麼在乎操控性,那你去買打檔車就好啦,不論是彎道的穩定性(雙三角台、更粗的前叉、更結實的車架),還是更自然的坐姿(註一),檔車都比速可達要強太多了,騎檔車殺灣時更不會去磨到船底殼、駐車架、或排氣管。也不會去撞破油底殼。

而且我還記得KRV在繞錐測試這個項目並沒有勝過DRG,比加速性能則輸DRG輸的更多,整體戰力上與DRG相比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全新設計的175卻輸給排氣量更小的158,你為了一個優點,卻製造了更多的麻煩或缺點,這倒底能不能算是 "進步" 我很懷疑...

註一:
因為 [中型速克達的平面腳踏的離地高度] 比 [小型速克達的平面腳踏的離地高度] 更高,
所以身高越高的人,在騎這種平面式腳踏的中型速克達時,坐姿會越接近蹲馬桶的狀態,
也就是髖關節的彎曲角度會超過90度以上,長時間騎下來,二隻腳尤其是髖關節其實很不舒服,二隻腳怎麼放都不對勁...


檔車則類似騎馬,腳部自然下垂,髖關節也處於放鬆的狀態,二隻腳比騎速克達要舒適多了
phos2019 wrote:
1.DRG也是小輪徑...(恕刪)


你說保養貴? 12萬的車價
市場定位本來就不是賣給一般人的
其維修、保養費用不一般
不是消費者該有的認知?

TOYOTA、LEXUS保養、耗材費用一樣嗎?
偉士牌的保養費用你了解多少?

如果有一項商品
讓你覺得他的價值跟價格不符比例。
那只不過是因為該商品的銷售方
沒有把你當成是銷售客群罷了!

貴不是產品的缺點,是你的。

KRV主打PTM有得人覺得是進步
有得人覺得是多餘

有得人對汽車內裝質感和隔音很重視
有得人覺得省油能開就好

產品是區分消費者的
你不懂沒關係
閉嘴就好…


11:28 有針對DRG、KRV懸吊做理論上的講解

DRG感受不到後輪的資訊自然覺得操控很好…
KRV PTM因為給你過多資訊
反而讓你懼怕這種感覺

改避震可以去玩看看不同的阻尼
各種路面給你的感受
也是樂趣所在

有些人就是傻傻騎
什麼路面資訊、回饋感受
都是放屁…只要彎得過就好。

改個O老師讓人家以為你很懂…
錯誤的調校反而破壞車輛原本的配置
變得亂七八糟
比原廠更難騎
要得只是那份虛榮心
根本沒把產品價值發揮出來

那真的不用糾結什麼搖臂、懸吊…
你只會傻傻騎,無知未必是壞事
至少省錢…

你想要裹足不前是你的事情
原本想笑話人家自己反倒成了笑話。

尤其你說在乎操控去買檔車?
白牌車就不配有好一點的操控嗎?

我也有檔車
家人不肯學
我買車也想讓家人騎…
KRV很符合我的需求啊
麥嗑划斯基
工資是差不多,耗材有沒有多灌水…看車種,反正原廠都是貴,TOYOTA的進口車耗材、零件的確也不便宜就是了。
maxwu123
維修 只要是進口的 都貴,我自己是 toyota國產車 現在開 Lexus
麥嗑划斯基 wrote:
貴,從來都不是它的缺點,而是你的缺點。
連商人(蘋果手機)的行銷話術都能奉為聖旨,現代人的心靈到底是有多空虛啊?只能說東方人奴性太重,以前被西方人殖民強取豪奪慣了,現在連精神思想都被西方的價值觀所取代...

又如亞洲工廠幫蘋果代工製造手機,拼得要死不活卻只能賺取3~4%的毛利,但蘋果卻坐享50%以上的銷售利潤...明明是被商人海削了一番,結果還有消費者甘願被商人的行銷話術來洗腦,而且自己被洗腦還不夠,還幫商人來洗別人的腦,我覺得這種人才是中毒太深已無藥可救...


麥嗑划斯基 wrote:
你只會傻傻騎,無知未必是壞事
盲目相信商人行銷話術的人,跟不相信商人行銷話術的人,到底誰才無知?真正的智者自然心理有數...而且真正的聰明人絕不會說別人傻,只有無知的人才會...


麥嗑划斯基 wrote:
原本想笑話人家自己反倒成了笑話
討輪區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事,但我在22樓並未笑過任何人,不知道你在胡說八道些甚麼?
除非你是不願意聽真話的人?或是你的自卑心很重?才會以為別人是在笑話你...
而且真正的聰明人絕不會笑話人家,只有無知的人才會...
4/19 TCS藍 等到現在
好期待
SCAR AA wrote:
4/19 TCS藍 等到現在
好期待
6月23日,月底快到了。
請問車領到了嗎?
麥嗑划斯基
社團不少4月中訂車的已經開始領車了,北部,看來我的也快來了。
zcs0125 wrote:
不用擔心KRV,獨立(恕刪)


懷疑這個是正確的選擇..?
這樣原始的開創者Honda/Yamaha不會3年內就玩完了
如果是正確的選擇,更不會應用在少眾市場
小排汽量的摩托車用這樣的傳動方式,不如電動車的馬達+鍊條的效率
摩托車的大眾市場的需求是"簡單方便"
maxwu123
最終消費者只看維修好維修 保養低廉 續航力長 這些才是產品本質。
JamesWK
這位看到電動車就高潮的仁兄啊,這是討論傳動設計,請先理解一下target
JamesWK wrote:
小排汽量的摩托車用這樣的傳動方式,不如電動車的馬達+鍊條的效率
摩托車的大眾市場的需求是"簡單方便"(恕刪)
零件少簡單維護成本低,是市場原則。

大皮帶改齒輪:油門反應好,中低速好,降低維護成本。
再加上影響動力的:PTM多了一條皮帶與皮帶盤?還有双平衡軸?排氣量非加大為249.9cc不可?一直用高轉速換馬力會讓壽命變短?
這樣路才走得長~畢竟成本都廣告都花了。
larry1111 wrote:
零件少簡單維護成本低(恕刪)



249.9cc也要讓這家企業願意投入,改齒輪與油們反應似乎沒直接關係,不如ECU的改裝比較直接有效,現在這台的聲量與銷量(目前只是消化訂單)在逐步縮小中

排汽量夠大的T-max 530有改過用齒輪,只是比用皮帶重而已沒比較好哦!!
大重車不是一般大眾市場,單純的就是花錢找樂子而已
麥嗑划斯基 wrote:
5月中下訂的車行都說9(恕刪)
請問大大,車子領到了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