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f wrote:競爭過程中希望消費者能獲益 各牌有各牌的缺點光看葉佩雯是看不出門道的但銷售量就騙不了人例如山葉去年銷量跟市佔率都大幅衰退難道只是因為別牌的葉佩雯比較多???難道山葉自身都沒有可以檢討之處???有思考能力的人都知道這(把問題推給葉佩雯)只是粉粉們一廂情願的酸言酸語至於消費者,我倒覺得不用擔心因為很多家庭都不只一台機車只要不是腦粉或鐵粉就有機會長時間騎乘或體驗不同牌子的機車所以產品是好是壞最終還是會反應在銷售量上
ocf wrote:幾個分享:業配業很成...(恕刪) 你說的東西,應該是牽涉到兩邊內部的組成三陽上市公司,由各方大股東組成,目標當然是工廠賺錢光陽這種由經銷入股的方式,利益面當然是多賣車讓經銷賺保養光陽這種玩法,感覺哪一天把高級車款全收掉,全部只賣入門車,賣機油利潤比賣車高都不易外
賣車賺的少?靠修車才能多賺錢?如果車要一直不斷的修?那真是賺大錢了?如果某廠車店特別多?就是修車好賺?尤其是電腦噴射車?隨便修都幾千元?機車10000公里換10次10瓶機油?自備機油車店大多不接受?電腦?感應器~怎麼說?汽車10000公里換1次4瓶機油,且機油還能自備,沒聽過電腦那裏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