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 250 與 NSR 150 / RZX 135 性能比較?


sheep7101516 wrote:
大家互相討論求進步啦

"exmpansion chamber"用GOOGLE翻譯出來是"膨脹室"
算是一種改變排氣回壓的機械裝置
個人認為不能算是增壓...(恕刪)


如果真是這樣是最好了,

個人認為, 油氣回流, 汽缸油氣壓力增加,
就是一種增壓效果了

Qmore6545 wrote:
這就是重點了...ATAC是改變排氣管回壓波型的"作用時間"...並沒有增加排氣管回壓的"作用強度"...(恕刪)


不知你從哪裡看來的?

ATAC 是在低轉速的時候, 除原本就有的expansion chamber, 又打開一個小的chamber,
加總的容量更大, 來容納更多的油氣,(回填汽缸更多油氣) 改善低轉的扭力,

上面sheep兄有提到類似的(不確定跟我看的是否一樣)
唉~

一比壓一比一比壓
一比壓壓一比一比壓.....

2T好像停產太久了
還是說台灣車太爛舊車都爛光了
怎麼現在的人都搞不清楚


日本四大廠牌的2T仿賽車我都騎過

都各有控制進排氣迴壓的裝置
設計都不太一樣
但目的都是一樣的


NSP-150sp
只有泰版才有這車
其他國家版本的NSR都是125的
要不然就是50/80/250

光陽的遐咨品就不提了
人家原廠也不想承認
翅膀很早前就摘了


而泰N的出力都在小忍之上
而且以較低的轉速就可以跑出較快的速度
轉速不用拉多高所有的洨就呼之欲出了


基本上...
以前的雙缸小忍跟泰N極速差不多
但泰N加速比較快
現代的小忍不如以前雙缸的小忍
而T2不如現在的小忍

不過都不至於海放到看不見
不過騎T2的要技術很好


不論操控性和加速跟品質與外型都差一截
不曉得要賣誰

外勞家鄉的車都比我們強
人家原汁原味的說



慢慢騎安全第一
有錢真的是寧願買日本小隻的也不要買台灣大隻的
精亦求精
不是大隻就比較優

尤其是跟台灣的車比較下




衝吧~阿斯拉
打開腿進去
abcpanadol wrote:
不知你從哪裡看來的?

ATAC 是在低轉速的時候, 除原本就有的expansion chamber, 又打開一個小的chamber,
加總的容量更大, 來容納更多的油氣,(回填汽缸更多油氣) 改善低轉的扭力,

上面sheep兄有提到類似的(不確定跟我看的是否一樣)


同學, 自己google到的文章都不仔細看嗎? 我幫你劃個線吧?


At low RPM a centrifugal crankshaft driven gear opens the valve into a small chamber and increases the volume of the exhaust by allowing the exhaust gases to flow through the chamber. At high RPM the ATAC valve is closed and the exhaust simply exits into the expansion chamber. A larger expansion chamber allows for more power at lower RPM's because of the extra time needed for the impulse to "bounce" back for the supercharger effect.


照你這說法, 高轉怎麼不回填更多油氣來增加扭力, 把ATAC關起來做什麼?
你先搞清楚二行程膨脹室長度跟角度, 如何影響產生的壓力波大小與時間
再想想ATAC為什麼要多開啟那個小空間

裡面講的壓力波只要有膨脹室就有了, 是二行程引擎的基本設計
不過你說因為NSR150 SP因為多了ATAC或是啥valve的所以有渦輪增壓的效果
根本牛頭不對馬嘴


abcpanadol wrote:
那一版(SP版) 有加valve, 甚至有渦輪增壓的效果



angel_reed wrote:
進氣部位的旁通室?
...(恕刪)



abcpanadol wrote:
yes!

Honda ATAC



kurfurst wrote:


照你這說法, 高轉怎麼不回填更多油氣來增加扭力, 把ATAC關起來做什麼?
你先搞清楚二行程膨脹室長度跟角度, 如何影響產生的壓力波大小與時間
再想想ATAC為什麼要多開啟那個小空間

裡面講的壓力波只要有膨脹室就有了, 是二行程引擎的基本設計
不過你說因為NSR150 SP因為多了ATAC或是啥valve的所以有渦輪增壓的效果
根本牛頭不對馬嘴



謝謝指教,

仔細看的確是在低轉時曲軸會帶動一個小驅動齒輪,
讓蝴蝶閥開啟以加大排氣系統體積,氣體可以流過這個小氣室來調整排氣回壓壓力波正時



Qmore6545 wrote:
這就是重點了...ATAC是改變排氣管回壓波型的"作用時間"...並沒有增加排氣管回壓的"作用強度"
沒有ATAC...2T的排氣管也有相同的效果...只是適用的轉速區域比較窄
ATAC和RC閥是為了增加適用轉速的"廣度"...並不是增加特定轉速的進排氣效率的"深度"
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RC閥比較接近可變汽門正時...ATAC比較接近可變長度的排氣岐管
這些進排氣機構都是和"增壓"是兩個八竿子獨立的東西...
不管你叫啥機構...進氣歧管永遠都只有負壓
只有半桶水的人才認為那是有"增壓"的效
果...哈哈



但我是的說expansion chamber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2/Arbeitsweise_Zweitakt.gif
由於壓力波反射回來更多油氣, 有類似4衝程引擎渦輪增壓的效果
kurfurst wrote:
同學, 自己goog...
裡面講的壓力波只要有膨脹室就有了, 是二行程引擎的基本設計
不過你說因為NSR150 SP因為多了ATAC或是啥valve的所以有渦輪增壓的效果
根本牛頭不對馬嘴(恕刪)




剛剛特別去看雄獅 &Kawasaki (2T 很舊的不知型號)機車, 根本沒有這個東西,

你確定膨脹室, 是二行程引擎的基本設計?
雄獅是商用車
很多商用車跟速可達沒有膨脹室

膨脹室要配合邏輯性的可變進排氣機構才能天地合補
大多用在高性能車上

而一般2T只有舌簧片
所以省下來不膨了

不過比較早期摳日本的速可達是有膨脹室的
像凌風跟金贏家之類的


80年代2T最強的膨脹室



川崎出品


繃咖......氣流湧出有如排山倒海
2X年前爆發出的洨比我以前的3MA還多
現今ER-6也不是對手

只是川崎比較愛地球提早收攤.台灣沒有幾個人見過

Iron_oxide wrote:
雄獅是商用車很多商用...(恕刪)


謝謝解惑!

abcpanadol wrote:
剛剛特別去看雄獅 &...(恕刪)


我是NSR車主...
其實大大應該是錯了,容小弟解釋一下

RC 筏其實只是改變排氣口高度的一個閥門
2T車比較特別, 排氣口高度~寬度,進氣口高度~寬度~
排氣管膨脹式設計,都會影響其特性輸出

Honda的RC筏設計,只是在低轉騎乘時,
由於轉速不高,因此降低排氣口,延長爆炸時間,因此可以補償一點低轉的扭力
高轉時~~講求快進快出,因此提高排氣口(也就是RC筏開)..縮短爆炸時間~排氣口早開讓排氣更加順暢
也就是~~RC開只是恢復原本2T車該有的性能,
但是這種排口高度在低轉時效率差~~扭力不足~~
所以才會設計一個閥門....去控制排氣口高度

另外~~2T車本來就是靠膨脹是迴壓去加強掃氣效果
不同排氣管的膨脹室回壓都不同, 這是基本的2T原理

而RC筏和膨脹室回壓~~都跟增壓一點關係都沒有
以上~~報告完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