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ao3 wrote:
我還是覺得2T機油引入燃燒室還是最大的敗筆,潤滑油的成分燃燒後一定會帶來比HC燃燒更多的污染。更何況引擎熄火之後霧化的機油和HC縮合回液體後在下一次發動時會造成過濃的燃料與空氣比例。這大概也是冷車產生大量煙的主要原因。
不過這些討論讓我突發奇想,覺得光陽KDI直噴技術好像只做了半套。並沒有解決機油和汽油一起燃燒的問題!理由應該是KDI引擎進氣還是需要活塞下降的動作來壓縮混合氣進入汽缸, 所以機油不免還是會從曲軸箱中混入進氣的氣體。
我的想法是假如今天2T的引擎採用的是封閉式的潤滑系統而進氣壓縮採用機械壓縮器(例如魯式或雙螺旋)來強制進氣。進氣比例可以大於氣缸容量, 再加上氣缸和進氣/排氣孔的設計應該可以達到幾乎完全排氣。壓縮後再進行燃料直噴和點火。
好處:
- 保持2T的cycle。一次壓縮,一次排氣。
- 壓縮比率應該可以提高到12:1以上, 燃料直噴可以降低震爆的產生。
- 可以動態的來調整汽油和空氣的比例 (稀薄燃燒?)。
- 保持2T引擎的簡單設計(沒有氣門, 凸輪軸。。。等)
- 機油和燃燒室完全分離,沒有機油燃燒的顧慮。
壞處:
- 需要額外的壓縮器(對小引擎來說可能不合適)
- 高溫和高壓縮產生的NOx?
哈哈,希望這個想法是能成立的。專利嗎就讓給廠商了。
PS.針對主題的問題而言,2T機油的品質,機油汽油的混合比例還有2T的引擎保養還是最重要的。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標準的測量2T機油燃燒的污染和排放。光靠CO和HC是絕對不足的!
對於2T引入機油燃燒,也有個實際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更換機油,換下的機油本身也是個污染,如果燃燒狀況良好,燒掉不見得是壞事情,機油本身另有潤滑曲軸跟舌簧閥的功用,所以如果要類似四行程的設計,設計上的變更恐怕不是普通的大。
單缸引擎因為排氣連續性的關係,並無法安裝渦輪增壓器,至少目前渦輪廠的回覆是如此,如果真要達成,大概又是個大工程,將排氣導入儲壓室推動渦輪,效益上不如直上兩缸,直接裝渦輪來的實際。
法規有規定粒子的排放,目前只有柴油引擎有被管到,因為汽油排放分子很小,即使改直噴也不會有碳粒子的問題,一堆烏賊車不是因為2T的設計問題,而是車主沒有做好保養,政策應該朝這方向走,一路使用法規管制只是個基本手段,真正要落實還是人要用心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