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真的要殺光黑油車了嗎!?


gladiator wrote:
台灣跟義大利,義大利...(恕刪)


話是這樣說沒錯,
但是2T的燃燒效率單理論會比4T來得低,
加上需要加入機油控制溫度,所以雖然低CC數可以有高馬力,
但是有些代價。
甚至,2T車和4T車狂飆,2T的車主對縮缸這個字眼應該很清楚。XDD

其實在重機械裡頭,二行程的構造其實越多。
低轉速高出力,這是4T比不上的優點。

時代也在推演,所以我覺得在多方改良下,4T在機械應用上會比較有利。
barbielinda wrote:
根據 經濟部能源局的...(恕刪)

看來才知道 光陽二行程 挺耗油的
其他都還好嘛.....
CVT變速跟檔車拼油耗?
比較好奇的是4T 49cc的時候會變得怎樣...

blu-ray wrote:
很多騎2行程的都是不...(恕刪)


最可憐的還是在2T車後方的機車騎士...
gladiator wrote:
台灣跟義大利,義大利...(恕刪)


那為何現今全球主流還是4T的天下?

如果2T這麼神,既能環保又可節能,構造簡單維修容易,動力又大

為何幾乎所有車廠都主攻4T? 就算你說台灣跟義大利有有生產

那生產該2T的車廠,主流及重點研發項目是不是還是4T?

您說義大利準備玩到汽車上,那一堆義大利超跑車廠

在不斷地想辦法提升他們4T引擎動力的當下,為何不乾脆全面改成2T?

美國的直線加速賽,噴射引擎的就不說了,那些活塞引擎,為何不用2T?

以他們的能力,難道辦不到嗎?還是他們認為這麼做有什麼致命性的缺點?


總歸一句,如果2T這麼好,為什麼大家不約而同的都在發展4T?

適者生存不是嗎,歸納幾位版友的說法,那該被淘汰的,應該是4T吧?

要節能,又想要傳統的內燃引擎!?

看看人家本田是怎麼玩的...
Honda PCX 125i
或許國內廠早已經在著手研發此類車種
但售價應該很不妙...

Idling Stop是趨勢,也是未來環保六期的重點執行項目之一

小林仲彥 wrote:
要節能,又想要傳統的...(恕刪)


PGO有做出一台油電混和的...
barbielinda wrote:
根據 經濟部能源局的油耗檢測 :

三陽
DIO 50 2T 39.8 KM/L
野狼125 4T 44.7 KM/L
迪爵125 4T 40.1 KM/L

山葉
JOG 50 2T 40. KM/L
愛將150 4T 44.5 KM/L

光陽
美的妳50 2T 39.1 KM/L
三冠王125 4T 39.7 KM/L

不知 二行程的節能在哪裡? 上述2行程車型都是常見的冒煙車 , 不過越後面的年份, 就看不到二行程機車送檢 ?

為什麼呢 ? 二行程引擎機車不符合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排氣標準


盡挑些對自己有利的,拿檔車跟CVT比較,你不知道機車的CVT的效率很低嗎?工學院的都這種水準嗎?...==

你怎麼不找找三檔沒離合器把手的農用車,50CC二行程實際可以跑超過70公里,RZX這種車每天狂飆一公升實際都有20多公里。
020411385 wrote:
那為何現今全球主流還是4T的天下?

如果2T這麼神,既能環保又可節能,構造簡單維修容易,動力又大

為何幾乎所有車廠都主攻4T? 就算你說台灣跟義大利有有生產

那生產該2T的車廠,主流及重點研發項目是不是還是4T?

您說義大利準備玩到汽車上,那一堆義大利超跑車廠

在不斷地想辦法提升他們4T引擎動力的當下,為何不乾脆全面改成2T?

美國的直線加速賽,噴射引擎的就不說了,那些活塞引擎,為何不用2T?

以他們的能力,難道辦不到嗎?還是他們認為這麼做有什麼致命性的缺點?


總歸一句,如果2T這麼好,為什麼大家不約而同的都在發展4T?

適者生存不是嗎,歸納幾位版友的說法,那該被淘汰的,應該是4T吧?


講這個就要從古早時候講,單就汽車來說,2T污染問題能夠解決,也不過是缸內直噴時代之後的事情,早期化油器時代,2T的污染只能從觸媒去解決,但是觸媒玩太大馬力會降太多,以汽車來說4T是當時技術上所能作到的低污染車子,所以在汽油缸內直噴上市,還有法規日趨嚴格後,才有廠商回頭去檢視2T,主要是能夠以更低的排氣量,來達到增加馬力降低油耗進而降低污染。

機車的2T壽命明顯長了許多,主要是法規也沒有那樣嚴格,另外機車在台灣市場上是低價的交通工具,盡可能壓低售價讓2T延壽很正常,畢竟跟汽車認定為奢侈品不同,所以後期導入了許多降低污染的手段,直到缸內直噴機種出現,才讓2T過五期環保變得可能。

如果今天汽車系統商開發的都是4T,你身為汽車廠要開發2T引擎,包含系統得全部自己來,從電腦、噴嘴、幫浦、點火線圈等等,主要零組件開發費用與風險要全部自己負擔,還得自己負擔失敗的風險,兩個開發費用與風險差那樣多,即使2T單顆引擎成本低廉,車廠想也選擇4T,只有最愛自己研發的光陽,跟為了性能無所不用其極的義大利人,才會去搞這些東西,這種關係外行人是完全不知道的。
visit1992 wrote:
話是這樣說沒錯,
但是2T的燃燒效率單理論會比4T來得低,
加上需要加入機油控制溫度,所以雖然低CC數可以有高馬力,
但是有些代價。
甚至,2T車和4T車狂飆,2T的車主對縮缸這個字眼應該很清楚。XDD

其實在重機械裡頭,二行程的構造其實越多。
低轉速高出力,這是4T比不上的優點。

時代也在推演,所以我覺得在多方改良下,4T在機械應用上會比較有利。)


縮缸是因為初期大多都是氣冷車,20多年前冶金技術也沒那樣進步,不然也不會有陶缸的出現,後期檔車已經快退出市場,才有穩定的水冷出現,像是NSR之類的車子,檔車比較少在縮缸的,縮缸大多都是速克達。

4T因為應用的廠家太多,技術開發非常完整,從一個商業的角度來說,開發4T絕對比2T輕鬆愉快,但是從工程師的角度來說,提昇效率才是我們想要的,個人認為2T、兩缸、V型、500-1000CC加上渦輪增壓,非常符合現在節能需求,義大利人真的是很敢實現夢想。
話說上個月追風去測排氣
未達低標標準值還得調整調高才可以通過
機器一直認為是感知器沒有裝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