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見人去釐清原因
沒有錯~我對漲價這件事也很不爽
我也覺得太貴了~6年前我買125的時後辦到好也才55000;同學買G4也才60000
但~~~
漲價原因在哪?
在於日漸嚴苛的環保法規
從以前的二行程到四行程直到現在的五期法規
還有電子配備(如儀錶板等)的增加
才讓車廠有了漲價的藉口
說真的那些環保配備就算要多一點錢
也不至於到現在一台車賣到快9萬
更不要說每年18歲的人很多~所以不怕沒人買
事實就是到最後大家會買不起新車
但沒辦法需要就是要買...
抵制方法就是大家把車子保養好,避免加速車子汰換
同時標準量產化那些環保感知器~意思是說希望三大廠牌都能使用同種感知器來降低成本
這樣才算是積極的作法
我也只能說這些了
共勉之吧
目前台灣機車市場佔有率都在前三大車廠~suzuki雖然第四大~近兩年的銷售率也有不錯的成長~車款評價也不錯~但是差第三的市佔率還一大段~甚至從第四名加到第十名總和佔有率可能還沒有第三大多~
這種現象已經超過十年以上了~未來五年我想前三大的地位依然穩固
1996年小弟第一台JOG PRO 90 牽44000交車價 一直到2006年舊勁戰化油版 57000 元 2008年當年的CUXI 100 化油版也才賣49000(朋友入手價)這些價格都還在合理範圍之內~包含這十年來的通澎算進去其實機車並沒有漲價
隔了一年馬上豬羊變色~三大廠一堆車款開始進入噴射化(順便藉機哄抬價格的開始)一台125 七萬起跳 100的六萬起跳 在過一年到2010年原本09年的價格在多5-6千 所有的漲價理由都是從噴射系統開始~台灣速客達銷售量大到驚人~基本上就算噴射系統跟國外採購或是技術授權~在這麼大量的情況下成本也不應該這麼高~應該就是車廠難的找到提高獲利的機會當然就不放過
也因為市場長期被壟斷~所以當第一大要漲價~其他第二或第三的正常來說應該逆向操作推出更優惠的來搶市場進攻第一大的地位~~但是並不是這樣~~當第一大開始漲價~~第二第三也跟著一起漲價~反正消費者只有這些可以選擇~而且長期以來台灣機車消費者看車也大都只看前三大廠~~雖然說台鈴的車這幾年也做的很不錯~但是很多消費者一開始買車舊排除在外了~連考慮都不考慮
所以不意外的就算明年三大廠在多漲個2000元~銷售量我相信還是不會掉下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的車好好照顧~盡量不要再換新車~這樣才不用繼續抱怨為什麼車越來越貴~~因為這已經是事實~短期之內不會改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