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iMichi wrote:
大多數的汽車與速可達...(恕刪)
ddr533 wrote:
GP125摧油門轉速...(恕刪)
我兩台機車都有裝溫度表
頂客
水溫表+油溫表
低速
水溫60-95 油溫80-95
高速62-95 油溫80-95
數據是全年幅度
大眼悍將 EFI+油溫表
低速 油溫70-85
高速 油溫80-98
數據是全年幅度
其實我的觀察
水冷機車,慢慢騎60以下,他溫度就容易拉高,除非冬天
夏天去爬山,機由溫度也不會超過95,因為水冷風扇壓制
而純氣冷機車,在我的大眼上面,測過連續爬山路,高速爬 低速爬
油溫都不會超過98,紀錄是高速爬比較高溫
足以證明氣冷車,速度越高,風扇來不及散熱是有可能的
但也只到98度
另外一輛測試車是RX110,跑一樣的山路,油溫可以上到120度
所以可以說,水冷車機由溫度多半較受到控制
但氣冷車,應該是少數設計問題,才有機油超過100度的可能
meridian wrote:
這樣你還是不能解釋機...(恕刪)
但還有個考慮要件就是機油的散熱效率
速克達大部分都是空冷
速克達有水冷水箱也是小小的 頂多還有散熱風扇
然而汽車水箱面積大很多且風扇都有兩個
再來
汽車怠速約800左右(依車種)
行駛轉速基本上就如前面有人講的
基本上市區行駛不超過2500rpm
高速公路開快點一般也很少超過3000
相較之下
以速克達為例
怠速就高達1700~1800
冷車提速轉速都2000多 化油車有的會提到3000
再來就是行駛轉速
CVT離合器接合轉速都約5000左右
所以速克達慢慢騎轉速轉速就高達5000
更何況騎到50 60轉速都是6000甚至7000
所以比較起來
機車光怠速舊汽車兩倍多
行駛中轉速更高達三倍
甚至更高
最致命的就是空冷
就依照你之前所講的邏輯
機車機油的劣化速度會比汽車快很多
而且引擎工作的轉速落差很大1700~7000
汽車工作轉速都很穩定的落在3000以內
轉速變化大 油溫變化也大
也是扼殺機油的一大兇手
還有一點引擎的體積
這星期熱力學課老師才講到熱效率
他講道個重點
基本上體積越大的熱機
其效率越高
正好也符合這個說法
還有單缸效率一定小於多缸
汽車中
四缸以上效率會比四缸以下來的好
因為有動力重疊角度
所以機油劣化某種程度來說跟引擎效率也有點關聯
效率差的引擎所燃燒的燃油其轉成熱的比例會比較高
kjhgfdsa1021 wrote:
但還有個考慮要件就是...(恕刪)
如果照前面網友的數據來看, 水冷版油溫80-95度, 代表機車引擎運轉環境也沒多嚴苛
汽車引擎溫度也差不多是這個程度(有些turbo車可以超過110度, 但機油還是可以撐超過10000km)
若溫度這麼低, 機車引擎轉速高造成機油劣化較快這個推論就是不成立的
就像重車引擎轉速高達15000轉, 但依然可以撐6000才換
而且如果前面網友提供的油溫是常態, 那機車其實不需要用到15W-50, 10W-60這麼黏的機油
像我都加5W-40左右的油
另外就是, 同一款車日本3000換, 台灣為何1000就要換?
(其實車子也是, 手冊明明說10000再換, 保養廠就跟你說5000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