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1000公里換機油。機車引擎運轉環境比汽車嚴苛(轉速高、溫度高,氣冷的冷卻效果不如水冷),所以機油衰退會比較快。我的汽車時速100公里時引擎大約是3000轉,你可以看看你的機車時速100公里時引擎轉速是多少,這樣你應該就明白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汽車的機油可以5000公里才換(新出的車標榜10000公里),因為機油在汽車引擎裡衰退的比較慢。當然以上是正常情況之下,若引擎有問題(機件老化)就必須視情況提早換機油。提一下機油係數,例如5W30-W是Winter(冬天)的意思,前面數值越低代表低溫時越好啟動(台灣的氣候用15W以上就可以了)。後面的數值代表抗高溫程度,機油在高溫時會變稀,同時對引擎的潤滑也會降低,所以後面數值越大代表機油越濃稠(高溫之下比較沒這麼稀),可減少降低對引擎的潤滑。機車建議用濃稠一點的機油,後面係數最好用50的(不然就用40)。至於機油濃稠引擎阻力較大,動力會流失且比較耗油,這的是這樣嗎?我不敢肯定的回答。也許多少有引響,但引響應該不大才是,我自己騎是沒感覺。機油的功能主要是[潤滑]跟[清潔],對動力沒有直接引響,對動力引響較明顯的是傳動,如果你要求動力那就顧好傳動。而機油對發動引擎也沒有直接引響(依台灣的氣候),引擎好不好發動主要是跟電系有關,如果你要求引擎好發動那就顧好電系。機油在高溫之下能持續保持對引擎的潤滑,且能有效清潔引擎,那這機油就是好機油!至於機油交換量,將油尺插進去,如果油面高於油尺上限就是加太多機油了。加太多機油對引擎不好,引擎是消耗品,騎久了之後活塞會產生間隙,機油多加(液面較高)會導致機油從活塞間隙進入燃燒室,剛開始間隙不大,進入燃燒室的機油不多,這一點機油會隨著高溫揮發。而隨著磨損間隙變大時,進入燃燒室的機油變多,無法完全揮發就會造成引擎積碳,所以多加機油會增加引擎積碳的速度。很多人都忽略這點!若機油進入燃燒室就造成引擎吃機油了,當然引擎吃機油還有其他因素(例如油封..等),這是其中一個原因。我的機車是GY6引擎,一直都是加20W50的機油(正常機油交換量),騎了12年里程130000公里。引擎除了會吃一些機油之外沒其他問題,機車只要顧好引擎其他的都好解決~
hellemissary wrote:請別懷疑,只有台灣的...(恕刪) 這倒是真的,只有台灣這個奇怪的地方鼓勵提早換機油不僅鼓勵提早換,還有一堆沒聽過的「奇怪」且「高貴」神油...三不五時還會出現塑膠殼機車不能用汽車機油的奇怪論點有時想想還真的是有點可笑言歸正傳,機車我會視情況1500~2000km換一次機油一般至少都會撐超過1500km以上才換機油......不過記得800~1000km時檢查機油量,不夠就加一些到上限
我跟大家說啦,因為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台灣氣候越來越惡劣,機油用200公里就已經黑掉了。所以我建議大家無視機油製造商的建議,250公里就更換機油。用好油不如勤換油!! 請無視機油認證與番號,可使用沙拉油勤換即可!! 縮了別找我!!
和醬油膏一樣兄弟你有沒有熱車後才換油?變醬油膏一樣濃稠很無言1.沒確定老闆換油到底是到多少進去有些老闆根本是瞇一下油瓶旁邊的刻度,這就算了許多老闆咪刻度的時候還不是眼睛和刻度平行看而是斜的所以更不可能用量杯去玩2.和醬油膏一樣濃稠這點怪怪的到底是多濃?印象中GY6交換量650CC 少個100也不至於會變成火山泥之前公司的車會吃機油,保養方式為機油燈量後打開機油蓋到進去...當時才發現裡面都是火山泥XD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再買一瓶廉價油品用來洗油,其個一兩天換掉(如果真遇到火山泥的話)怎麼算都還不到兩年,會怕的話找原廠看看至於要怎麼跟原廠說就看你的智慧了